粵北採茶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粵北採茶戲 |
中文名稱;粵北採茶戲 批准時間;2009年 非遺級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流行區域;廣東省北部韶關市、清遠市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唱腔音樂;採茶戲、燈調、小調 |
粵北採茶戲是廣東粵北客家地區的小戲劇種 ,是廣東重要的戲曲劇種之一,舊稱唱花燈、唱花鼓、採茶戲、大茶或"三腳班",是在粵北山歌和民間山調的基礎上,吸收贛南和湖南益州民間藝術精華創造而成的地方民間主要戲曲,流浪淵源可溯至唐宋,盛行於明代嘉靖期間以後,粵北採茶戲因多以旦、生、丑三腳色表演,俗稱"三腳班"又叫"唱花鼓""唱花燈",音樂風格活潑明快以鑼鼓管弦伴奏,唱腔音樂則主要融江本地的山歌調民間說唱和風俗音樂,唱腔分為:採茶戲、燈調、小調又因定弦不同而分為北,南兩三分路,唱腔結構基本是曲牌聯綴,後來雙採用板式產業化的方法,產生散板、中板、快板等,現將收集傳統劇目一百五十個,其中《補皮鞋》、《裝面眉》、《阿三戲公爺》,是久演不衰,大眾喜愛的傳統劇目。
2009年五華採茶戲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
歷史沿革
採茶戲是全國唯一以茶文化發展而成的獨立劇種。[2]
關於粵北採茶戲的來源,民間至今有幾種說法:有的認為來自江西贛南的採茶戲,有的認為來自湖南道州的採茶戲,還有的則認為是由粵北本地的"花燈""紙馬"等民間歌舞發展形成的。戲曲專家認為,粵北採茶戲是在粵北山歌、山調和民間燈彩歌舞的基礎上,吸取贛南和湖南益州民間藝術精華,創造而成的地方戲種。
據史料記載,採茶戲最早形成於明末江西贛南的安遠縣,從元宵、春節時的"九龍茶燈"發展成贛南採茶戲後,分別經大余、粵北南雄梅嶺古驛道及"三南"(贛南地區的全南、龍南、定南三縣)傳入粵北和粵中東江、韓江流域,再與當地山歌結合,最後逐漸發展成為如今的粵北、粵東採茶戲。
粵北採茶戲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舊稱唱花燈、唱花鼓、採茶戲、大茶或三腳班,以韶關市為中心,主要流行在粵北的南雄、始興、曲江區、仁化、樂昌、翁源、乳源、新豐、連平、和平、龍川、河源、梅縣區、五華、興寧、大埔、佛岡、清遠、英德、連縣、連南、連山等區縣,是廣東六大劇種之一。
五華採茶戲亦稱粵東採茶戲。作為流傳在民間的傳統戲劇,它最初主要分布在五華縣的安流鎮、龍村鎮、橫陂鎮、水寨鎮、華城鎮、岐嶺鎮、長布鎮、潭下鎮等。其多表現民間題材,具有濃郁的田野泥土氣息和勞動象徵。表演時載歌載舞,對答酬唱,抒情逗趣,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粵東採茶戲,人稱南國百花園中的奇葩。
據《五華縣誌》記載,五華採茶戲大約在清代乾、嘉年間由江西贛南移民傳過來,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據《嶺山筆記》載:"粵俗歲之正月,飾兒童為彩女,為隊12人,手持花籃,籃中燃一寶燈,絮如絳紗,以組為大圈緣之,踏歌,歌十月採茶,俗稱'茶籃燈'、'燈子戲'。"可見採茶戲很早就在粵東地區流行。
在1949年之前,包括粵北採茶戲與贛南採茶戲在內,時常遭到地方政府與士紳的打壓,有時甚至是跨省打壓。採茶戲的一個重要演員籍貫--江西贛州,就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早在清朝乾隆年間以來,江西贛南採茶戲興旺發展之時,就受到各地官府(注:江西贛南各地官府)禁封的迫害。如在贛縣小坌圩就立有"禁碑",刻有"禁搬唱採茶,擾亂地方"的碑文。《信豐縣誌》也有"嚴禁採茶、大戲"的碑文記載」(見范炎興先生的《粵北採茶戲》)。
然而粵北採茶戲紮根農村社區,並不會隨着士紳的壓抑而衰敗,在新中國成立之際,採茶戲作為一種大眾喜愛的傳統藝術,被很好地發揚光大。
主要流派
粵北採茶戲,原有南雄燈子、韶南大茶和連陽調子三種派別,都用粵北客家方言演唱,1950年後逐漸交融,1959年統稱為粵北採茶戲。[3]
清朝,連縣有何家子弟堂調子班,南雄縣有里溪燈班,曲江縣有老樂群英、樂群英大茶班。清末民初,粵北地區的採茶戲逐漸由農村走向省內省外的市鎮演出,廣東省其它地區和外省的一些劇種也常來這些山區縣演出,通過與江西、湖南一些劇種的交流,採茶戲的音樂和表演得到豐富,在原來的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陸續編演了《壺瓶記》、《九蓮寶燈》、《八寶山》等人物情節比較複雜的古裝戲,還有少量的神話戲和公案戲。
藝術特點
形式
粵北採茶戲多以旦、生、丑三角色表演;音樂風格活潑明快,以鑼鼓管弦伴奏;唱腔音樂則主要融匯本地的山歌調、民間說唱和風俗音樂。唱腔分為採茶戲、燈調、小調;唱腔結構基本是曲牌聯綴,後產生散板、中板、快板等。
早年農村藝人組織調子班、燈班、大茶班,劃地作場,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二小旦一小生或一旦一生一丑)登場表演,邊唱民間小調邊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稱唱花燈、唱花鼓。後來,藝人運用花燈歌舞的曲調演唱勞動生產、愛情婚姻的故事,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馬為主要特徵的程式動作,即稱之為"三腳班"、"採茶戲"。如今的粵北採茶戲,以其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優美動聽的聲腔和通俗、簡練、樸實無華的戲劇情節見長,較適合表現鄉土氣息濃厚的農村生活和小市民生活。[4]
特色
粵北採茶戲表演載歌載舞,形態健美,剛健敏捷,活潑優美、輕鬆奔放,富有鄉土氣息。高矮步、雲手、摸步、扇子花、獨舞、對舞是其特有的表演形式。
粵北採茶戲行當有生、旦、丑三行,以旦、丑為主。旦角又分花旦、正旦(或稱"嫂旦")、彩旦(或稱"搖旦""丑旦")、老旦幾類。旦角表演基本功,通常是包括唱、做、念、舞,大體可歸納為:步法、指法、梳妝、扇花、手巾等幾項基本功組合。其中比較能表現採茶戲旦角表演特色的是:彩步、馬步、蹉步;搖扇、撥扇、挽腕圓扇、八字扇、含羞扇和八字巾、挽腕圓巾、撥巾、浪翻巾等採茶傳統表演基本功。方巾和長方巾在現代戲中也常運用。生、丑角的舞蹈動作,則多用矮子步、扇花步、單袖筒。
粵北採茶戲表現語言,以當地方言演唱,無論在人物安排、情節設計或語言運用上,都很注意突出活潑歡快風趣的喜劇特色,充滿了生活情趣和輕鬆活潑、淳樸幽默的喜劇風格。
粵北採茶戲演唱形式常採用"一唱眾和"式。即台上一名演員演唱,其他演員和樂師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時,和唱"啊嗬"、"咿喲"之類的幫腔。語言明快生動,唱詞清新雋永,演唱、幫腔、鑼鼓伴奏,使曲調更婉轉,節奏更鮮明,風格獨具,也更帶泥土的芳香。
代表劇目
粵北採茶戲的傳統劇目,文革前有的統計是300多個,但現在收集到的是150個,基本上都是小戲。這些劇目中,有一小部分是取材於民間傳說和神話,而大部分是取材於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人物大都是農夫、漁夫、村婦、牧童、獵人、貨郎、各行各業的匠人、財主家的僕人等普通的下層人物。
經過30年的恢復、挖掘、創新、創作,粵北採茶戲又得到蓬勃發展,其中《補皮鞋》、《裝面眉》、《阿三戲公爺》、《磨豆腐》、《雙雙配》、《賣雜貨》、《打狗勸夫》、《阿三看姐》等久演不衰;《牛郎織女》、《曬茶》、《女兒上大學》、《青山水東流》、《母親嶺》、《青峰山傳奇》、《粵北風情》、《花里花枝開》等獲獎名劇均深受觀眾喜愛。其中曲江採茶劇團的《借婚記》、《月亮湖畔》,韶關市採茶劇團的《霜雪山梅紅》、《阿添牯》等現代戲精品,更是好評如潮,受到廣泛讚譽。
代表人物
粵北採茶戲最興旺時有專業戲班30多個,職業藝人200多人,其中劉吉增、沈松、潘金鳳、劉榮華、鍾南石、唐任喜、謝啟池等享有聲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羅發斌、何瑤珠、何勝祥、謝福生等,成為深受觀眾歡迎的演員。上世紀70、80年代後,舞台上湧現出吳燕城、陳聯鳳、匡志剛、郝麗麗等一批中青年優秀演員。
戲劇機構
五華縣採茶劇團成立於一九五七年,是國辦專業文藝團體。二00九年被廣東省列入非物質文化保護單位。目前,共有演職員三十八人(其中:中級職稱。在十二人,初級職稱二十人),同時,擁有較高藝術水平的編、導人才。在幾十多年的探索實踐和改革開放的創新發展中,依靠全體演職員的智慧和力量,以龐大的陣容,精良的設備,精堪的演藝水平,完美的誠信服務,創造了採茶藝術驕人的業績。挖掘整理上演的傳統戲有《梳妝》、《盤茶》、《補皮鞋》、《妹子》、《試妻》、《野店》、《螺絲姑娘》等幾十個大小劇目,廣受歡迎,久演不衰。創作上演的現代教育劇目有《長樂水》、《十里青山》、《扎紅花》、《採茶歌》、《烏雲下的歌聲》、《竹山路彎彎》、《茶山霧蒙蒙》、《天子奇遇》等幾十個大小劇目,其中大部分獲省、市級獎勵,得到高度評價。部分獲獎劇目由電視台攝製成戲曲電視片全省播放。一九九九年應邀台灣交流演出盛況空前。多年來,劇團為建設文化大省、文化梅州,繁榮。發展文化藝術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傳承現狀
隨着社會的發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粵北採茶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創新,新創了一批優秀現代採茶小戲。如《女兒的淚》:一個聰明而又年幼的女孩在媽媽將要走進鐵窗之際,以她純真的心靈給母親上了一堂人生的教育課。《寡婦門前》:山村未婚青年農民冬生,在外地學會了建沼氣池的技術後,回到家鄉造福村民。《牛背坡奇事》:農民發仔富而不思進取、嗜賭成性,和妻子丑妹離婚後,浪子回頭改過自新,讓久違的愛在心中默默復甦。《生日風波》:以小見大,從某個側麵塑造了該市一名基層紀委書記一身正氣、一心為民的形象。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採茶戲(粵北採茶戲)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2020-03-07
- ↑ 粵北採茶戲 , 360個人圖書館 2013-04-02
- ↑ 粵北採茶戲 , 有道搜索
- ↑ 茶調客韻繞山鄉: 粵北採茶戲在韶關 , 快資訊 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