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粵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13日 (五) 10:18 由 Qmli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粤绣(Guangdongembroidery)是以广东省潮州市和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包括潮绣和广绣两大分支,是中国四大名…”)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粵繡(Guangdongembroidery)是以廣東省潮州市和廣州市為生產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繡的總稱,包括潮繡和廣繡兩大分支,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粵繡之一的廣繡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古時繡工大多是潮州、廣州男子,為世所罕見。

明朝中後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雀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五是繡工多為男工所任。繡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繡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粵繡作品

2012年,林智成(潮繡)、康惠芳(潮繡)、陳少芳(廣繡)、孫慶先(潮繡)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

潮繡大師康惠芳於2015年8月11日被聯合國授予"文化大使" 稱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粵繡 申報地區 廣東省潮州市、廣州市
外文名稱 Guangdong Embroidery 遺產類別 民間美術
非遺級別 國家級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遺產編號 Ⅶ-20 非遺傳承人 林智成、康惠芳、陳少芳、孫慶先

代表性傳承人

康惠芳(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孫慶先(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淑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林智成(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歷史沿革

粵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包括潮繡和廣繡兩派 ,即潮州府地區(潮州、汕頭、揭陽、潮陽、普寧、澄海、饒平等地)"潮繡"和廣州府地區(南海番禺順德中山東莞寶安等)的"廣繡"。《存繡堂絲繡錄》及《纂組英華》等書介紹明末清初的粵繡說:"鋪針細於毫芒,下筆不忘規矩,其法用馬尾於輪廓處施以綴繡,且每一圖上必繡有所謂間道風的飛白花紋,所以成品花紋自然工整"。根據現存粵繡作品分析,它的針步短,色彩濃艷,花紋生動寫實。雍正、乾隆時期曾大量行銷歐洲和中近東各國,當時有專作外銷品的作坊。

故宮博物院陳列有乾隆嘉慶時期粵繡掛屏、團扇、背心之類多件。其中持屏一幅,左角繡紅日灰去右方繡藤蘿老樹,中間摻雜錦雞、八哥、鸚鵡等,或立或飛神態各異,樹下白羊3隻,取材布局頗有西洋油畫風味。粵繡用色濃艷過於蘇繡,且多注重光影變化。

18世紀中葉,廣東還流行"皮金繡",即納絲繡的一種,底層多用羊皮金作襯,金光閃爍,格外精美。廣東刺繡藝人還創造性地用孔雀毛編成線繡花,繡品金翠非凡;有的還用馬尾鬃纏絨作勒線,可謂匠心獨運。

潮州編織的刺繡一直是朝廷貢品,如今也是國家領導人贈送海外友人的上等佳作,潮繡早在1915年的巴拿馬賽會和1923年的倫敦賽會上,就曾獲得很高的評價。現今粵繡,大件手工刺繡繡品如被面、屏風,小件如荷包、扇套、繡花鞋等,婦女衣袖、裙面,多作滿地折技花,鋪絨極薄,平貼綢面,有的只有翠藍一色,風格獨特。總之,具有濃厚地方色的粵繡,在國際上以及在港、澳僑胞中,備受歡迎。

粵繡花鳥座屏

唐代《杜陽雜編》記載,永貞元年(805),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即今廣州市)貢奇女盧眉娘在一尺(0.3m)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點畫分明,細如毫髮,其品題、章句無不具矣"。她又繡制闊一丈(一丈=3.33米)的"飛仙蓋",上面繡有山水、神仙、玉女,"執幢、捧節童子亦不啻千數"。

唐順宗(761~806)曾嘉獎其工,謂之視姑。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粵繡經由歐洲商舶出口到葡萄牙、英、法等國,成為宮廷和皇室、貴族們寵愛的服飾品。據《存素堂絲繡錄》記載,清代宮廷曾收藏有明代粵繡"博古圍屏"等8幅,上面繡制古鼎、器、玉器等95件,"鋪針細於毫髮,下針不忘規矩",有的"以馬尾纏作勒線,從而鈎勒(輪廓)之",圖案工整,"針眼掩藏,天衣無縫",充分顯示了明代粵繡的高超技藝。明代粵繡還以國外進口的孔雀尾羽織成絲縷,繡製成服裝和日用品等,金翠奪目,富麗華貴。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高宗詔令西方商舶只限進廣州港,促進了粵繡的發展,使粵繡名揚國外。乾隆五十八年,廣州成立刺繡行會"錦繡行"和專營刺繡出口的洋行,對於繡品的工時、用料、圖案、色彩、規格、繡工價格等,都有具體的規定。

光緒年間(1875~1908),廣東工藝局在廣州舉辦繽華藝術學校,專設刺繡科,致力於提高刺繡技藝,培養人才。潮州刺繡藝人林新泉、王炳南、李和彬等24人繡制的"郭子儀拜壽"、"蘇武牧羊"等作品曾在1910年南京南洋勸業會上獲獎,在當地被譽為"刺繡狀元"。著名藝人裴蔭、魯炎1923年在倫敦賽會上現場表演技藝1951年,潮州市13家繡莊成立了公會。這些刺繡作品還於1915年參加巴拿馬國際博覽會,1923年和1925年參加倫敦賽會,得到國際上較高的評價。

1952年,潮州市抽紗公司下設刺繡部,組織刺繡生產和出口。1956年,廣州市成立藝鋒、民藝等刺繡生產社。

1979-1981年潮州刺繡藝術品為國家提供出國展禮品達到250件(套),其中僅潮繡廠就提供了198件,受到了國內外各界的極高讚譽 。

1982年,潮繡作品《九龍屏風》和《吹蕭引鳳》,1982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金杯獎。

1955年5月,廣州市組建了由新滘區大塘鄉19位繡花外工組成的刺繡供銷生產合作社-第一刺繡社,兩年後更名為新滘刺繡社(現廣州繡品工藝廠)。

1957年,廣東省潮州市和廣州市相繼成立工藝美術研究所,總結、整理粵繡的傳統技藝經驗。後來,潮州又成立刺繡研究所。

本段品種

粵繡的欣賞品有條屏、座屏、屏風等。日用品的品種很多,主要有服裝、鞋、帽、頭巾、被面、枕套、靠墊、披巾、門帘、台布、床罩等。潮州的刺繡潮劇服裝聞名遐邇。宗教用品大多為神袍以及寺廟內的裝飾品。粵繡按刺繡技藝分,又有絲線繡、金銀線繡、雙面繡、墊繡等品種。

粵繡百鳥朝風插屏

工藝特色

粵繡,包括潮繡和廣繡,以潮繡之精良聞名海內外,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產於廣東地區的刺繡品,以潮州和廣州為中心。潮繡以戲服為主。它以布局滿、圖案繁茂、場面熱烈、用色富麗、對比強烈、大紅大綠而著稱。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布局滿,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樹根等補充,顯得熱鬧而緊湊;粵繡的另一個獨特現象,就是繡工多為男工,和其他地區繡工均為女子不同,在繡制大件時,繡工常手拿長針站着施繡。

粵繡用線多樣形態等因素都用來強化,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雀毛績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針法十分豐富,把針線起落、用力輕重、絲理走向、排列疏密、絲結捲曲形態等因素都用來強化圖像的表現力。粵繡最主要的針法,有灑插針(即擻和針)、套針、施毛針。常用織金鍛或釘金繡法襯地。粵繡自清中期以來,分為絨繡、線繡、釘金繡、金絨繡等四種類型,其中尤以加襯浮墊的釘金繡最著名。起初釘金繡只加襯薄浮墊,後來變成襯厚浮墊,使花紋呈浮雕效果,多用於繡制戲衣和舞台鋪陳用品及寺院鋪陳用品。金絨繡以潮州最有名,絨繡以廣州最有名。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經廣州海關出口的粵繡,其價值達到496750兩白銀。粵繡紋樣有三陽開泰、孔雀開屏、百鳥朝鳳、杏林春燕、松鶴猿鹿、公雞牡丹、金獅銀兔、龍飛鳳舞、佛手瓜果等民間喜愛的題材,構圖繁密,色彩濃重。粵繡的主要作品為衣料、被面、枕套、掛屏、屏心及小件扇套、褡褳、團扇、鞋帽、荷包等。粵繡曾於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

自清代以來,潮州婦女多勤紡織,女子到了十一二歲,其母即為預製嫁衣,家家戶戶都會紡織刺繡。清代粵繡工人大多是廣州、潮州人,特別潮州繡工技巧更高,而且男子精於繡功,為其他省市所罕見。刺繡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實用裝飾品上。潮繡以金碧、粗纊、雄渾的墊凸浮雕效果的釘金繡為特色而標異於其他繡種。題材有人物、龍鳳、博古、動物、花卉等,以飽滿、勻稱的構圖和熱烈喜慶的色彩,氣氛鮮明、生動地表現題材,使潮繡產生了豐富瑰麗的藝術效果。潮繡有絨繡、釘金繡、金絨混合繡、線繡等品種,各具特色。《百鳥朝鳳》是其代表作品。

"廣繡"是產於廣東地區的手工刺繡品。創始於少數民族,明中後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五: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常用百鳥朝鳳、海產魚蝦、佛手瓜果一類有地方特色的題材。五是繡工多為男工所任。繡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台帷、繡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粵繡構圖豐滿,繁而不亂;圖案工整,富於誇張;色彩艷麗,對比強烈;針法多樣,善於變化。粵繡運用"水路"的獨特技法,使繡出的圖案層次分明,和諧統一。"水路",即在每一相鄰近的刺繡面積之間,在起針和落針點之間留出約0.5mm的等距離,從而在繡面形成空白的線條。例如,在花卉的每朵花瓣、鳥禽的鳥羽之間,都留有一條清晰而均齊的"水路",使形象更加醒目。

粵繡題材廣泛,其中以龍、鳳、牡丹、百鳥朝鳳、南國佳果(如荔枝)、孔雀、鸚鵡、博古(仿古器皿)等傳統題材為主。

粵繡針法豐富,有基礎針法、輔助針法、象形針法3大類,直針、續針、捆咬針、鋪針、釘針、勒針、網繡針、打子針等45種。繡制時,根據設計意圖及物像形狀、質感和神態,巧妙地將各種針法互相配合和轉換,以求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金銀線繡又稱釘金繡,

是粵繡的傳統技法,針法複雜、繁多。其中以潮州的金銀線墊繡最為突出。金銀線墊繡是在繡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較粗的絲線或棉線一層層地疊繡至一定的高度,並做到外表勻滑、整齊,然後在其上施繡;或以棉絮作墊底,在面層以絲線滿鋪繡制,然後在面層上施繡;或以棉絮作墊底,覆蓋以絲綢,並將絲綢周圍釘牢,然後在上面施繡。潮州刺繡"九龍屏風",畫面上為九條動態不同的蛟龍騰空飛舞,又以旭日、海水、祥雲相連,組成九龍鬧海,旭日東升,霞光萬道的壯麗場面。繡品採用了金銀線墊繡的技法,龍頭、龍身下鋪墊棉絮,高出繡面2~3cm,充分表現了蛟龍豐滿的肌肉、善舞的軀體及閃閃發光的鱗片,富於質感和立體感。

File:丘思澤粵繡代表作品.jpg
丘思澤粵繡代表作品

優秀作品

20世紀50年代以來,粵繡的優秀代表作品還有"百鳥朝鳳"、"丹鳳朝陽"、"百花籃"、"我愛小雞"、"鸚鵡"、"晨曦"等。"晨曦"是表現晨霧依稀,太陽初升,萬物甦醒,孔雀在百花叢中開屏,翩翩起舞的美麗情景。藝人們在繡制孔雀尾時,用紅、綠、藍、黃、紫等色絲線摻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粵繡不同針法的特長和絲線光澤的優點,表現了由於受光部位不同而反射出不同色彩的藝術效果。藝人們又根據孔雀的頭、頸、胸、腹等部位,靈活地運用勾針、勒針等針法互相組合和轉換,生動地表現出各部位翎羽的不同質感。

在唐代至五代十國期間,由於廣州屬於邊疆地區未受到戰亂的影響,刺繡與農業、手工業一樣得到長足的發展,在宋代

至明代粵繡的技藝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清朝乾隆年間,廣州已設立繡行,在廣州和潮州等地也廣設繡莊、繡坊,粵繡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解放後,在雙百方針的推動下,名家名作不斷湧現。隨着粵繡的繁榮,粵繡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其中高級繡品主要有條幅、掛屏、台屏等,一般繡品則涵蓋了日常生活用品的各個方面,如刺繡畫片、金銀絨掛裙、被面、枕套、床楣、靠墊、批巾、頭巾、各種繡衣、繡鞋、繡袋、戲劇服裝、帳衽、台帷等等,也有部分觀賞繡品,如《晨曦》、《百鳥朝鳳》、《九龍屏風》、《吹蕭引鳳》等佳作。粵繡的題材也比較廣泛,包括人物、動物、

花鳥、龍鳳、山水河川、器皿和各種圖案等,其中百鳥朝鳳、龍鳳、博古則是最具傳統特色的題材。

目前所知保存完整幅面尺寸最大的清代粵繡為光緒三十一年由廣東十三省狀元坊官繡的同泰店號所造的壽鸞刺繡,長4.2米,寬2.8米,該工藝品大量使用金鉑線,製作工藝複雜,加之其中的描金祝壽語,含意深奧,字體工整。如此巨幅精美的刺繡巔峰之作,現存於世者極其稀少,是清末刺繡工藝與壽辰禮儀研究收藏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