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精神财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精神财富

精神财富:是指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就[1]。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科技成果权以及发明权等[2]。他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即:除物质上的财富,就是精神财富。既然叫做财富,也像真正的财富一样宝贵的,而与真的财富不同的是,精神财富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贬值或遗失(除非失忆了),具体说来应该是存在与你心中仅次于感情的珍贵记忆或真谛,在你失意或悲伤的时候给予你抚慰,在挫折的时候给你信心或前进的方向,在你老去时可以回味的,谁也拿不走你的内心宝藏,那是比任何实际财宝都要珍贵的东西,是一个人得以活下去,得以不断进取的源泉,所以精神财富也称作精神资源[3]

中 文 名 : 精神财富

释 义 : 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就

示 例 :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科技成果权以及发明权

外 文 名 : immaterial wealth ;psychic property

又 称 : 精神资源

特 点 : 不会随时间推移贬值

目录: 1基本内容 2具体特点 3精神消费 4精神破产 后果 原因 5精神积累 6雷锋精神 7财富定义 8精神力量 健康人生 不囿于物 9对比物质 10十大财富 第一大财富 第二大财富 第三大财富 第四大财富 第五大财富 第六大财富 第七大财富 第八大财富 第九大财富 第十大财富 11另类观点

基本内容

人活在世上,其需要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一为物质需要,一为精神需要。只有同时拥有了物质和精神两种财富,一个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富翁,才能保证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

与物质财富具有很多种类相同,精神财富也有丰富的内容,可以归结为这么几个部分:

其一,信仰信念。信仰,就是人们的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前者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种种,后者如马克思主义等等。信念,就是总认为有一份幸福在前边等待着自己,它在固定性上和信仰有点近似。有信仰有信念的人因为坚信有幸福在未来或来生等着自己,故精神上就有了支柱。这个支柱就是一种财富。当人遇到灾难的时候,他就可以依靠这个东西来支撑,用它来支付灾难造成的精神亏空从而不使自己垮掉。比如遇到了车祸,有信念的人会告诉自己,祸福相连,这一祸让自己对更大的车祸有了警惕,也许福就在后头,从而寻找到内心的平衡。灾难让你内心失衡,精神财富的支出则会让你迅速获得平衡,这就像把钞票支付出去买来东西一样。

其二,意志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强还是软弱,坚韧还是脆弱。当一个人的生活遇到很大阻力的时候,就要靠意志力来支撑,靠意志力推动自己去克服。人的意志力是通过做事情的耐力和毅力来表现的。人有没有意志力,是不是脆弱,遇到波折时会很快检验出来。如果他没有,一旦遇见大的挫折,他就会垮掉。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众多因挫折而自杀的人,穷人、富人都有,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来支付精神亏空。

其三,道德信条。道德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道德信条。一个人所信奉的他那个时代的道德信条,也是一笔精神财富。有了这笔财富,他在世界上的各种邪恶诱惑自己时,就能换来一份坚定,站稳自己做人的底线;他在做各种人生选择时就会从容,会准确地抓住人生机会,从而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人生位置。人生的重要机会,有时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信条换取的。

其四,各种知识。我们从书本上,从父母和学校老师那里,从各种实践中获取的知与识,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知识保证我们进行日常精神支出,使我们不至于陷于人生途程中一些陷阱。这些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也包括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精神财富的量就越大,他应付人生就越自如。

具体特点

第一,与物质财富相比,人的精神财富的最大特点是无形,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存在。一个人所拥有的精神财富的多寡,别人只能凭感觉知道。

第二,它并不一定随着个人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物质财富富有的人可以把孩子送到外国去留学,给他买很多书,让他去看很高雅的艺术表演或展览,但这些并不能保证他们的后代在精神财富上一定能增加。相反,一些穷人没有时间和金钱去欣赏高雅艺术,甚至上不起学,却并不一定就会精神贫穷。

第三,不能像物质财富那样经遗嘱自然传承。父亲精神财富富裕,是富翁,儿女照样可能精神贫困,是穷人。

第四,它乃一个变量,可以像物质财富那样逐渐积累。今天你拥有的精神财富不多,但不要紧,明天随着阅历、学习、汲取经验教训,你的精神财富会逐渐增多。所谓人的成熟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精神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

此外,我们还要明白,一个人精神财富的多寡,与个人受教育程度固然有很大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受教育程度高,可能拥有的知识比较丰富,但他同样可能意志力薄弱,在信仰上存在缺失,从而影响他精神财富的总量。

精神消费

是财富就要消费,那我们个人的精神财富是怎样消费的呢?我发现,这种消费主要是通过下述7种方式进行的:

一是滋润人的气质。人的气质更多是靠精神财富来滋养的,没有精神财富而想拥有高雅的气质,那根本不可能。气质虽然无形但其实是很容易被看清楚的,一个人只要往那一站,别人马上就可以感觉到他是高雅、平常还是庸俗。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二是端正人的生活态度。一个人拥有精神财富,就会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就会既有对生活的享受,也有对社会的贡献,就不会一味地向社会、向他人索取。

三是调理人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非常糟糕,那他的精神财富肯定不会富裕。一般精神财富富有的人,为人都豁达、热情、诚恳,与人的关系和谐融洽,就会享有友谊。

四是提高人应对事变的能力。人生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事变,谁都不敢说他的人生会一帆风顺。精神财富可以提高人应对事变的能力,当意外事情出现时,可以支付精神财富从容面对,使意外得到化解。

五是美化人的语言。语言是人的精神财富的外在表现。语言状态是雅的、美的、幽默的、机智的、礼貌的,还是粗俗的、猥琐的、粗鲁的,一下子就能显示出一个人精神财富的状态。

六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精神财富多了,对一个人最大、最直接的益处就是生活质量会提高,心境经常是一种愉快状态。有的人整天紧紧张张,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赚钱机器;有些人稍有不顺就大发雷霆,整天牢骚满腹,这都是精神财富缺少的表现。

七是增强人获取物质财富的本领。物质财富富有的人不一定会增加精神财富,精神财富富有却会帮助人去赚取更多的物质财富。

精神破产

人的精神财富也同样可能破产,人的精神突然变得没有支柱。

后果

第一种是对一切都变得漠然,随波逐流,不再追求生活质量。

第二种是有绝望感,企图自杀,不想再承受人生的烦恼和痛苦。

第三种是对他人构成威胁,不再善待他人,杀人、强奸、恐怖袭击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原因

一是遭遇了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人的信仰造成动摇,比如地震,洪水等。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伤,残,让人一下子觉得上天不公,开始质问他们信仰的对象:我做错了什么事,要受这样大的惩罚?

二是遭遇了极大的社会灾难。比如说战争,像二战时犹太人的被残害,善一下子没了,这也能动摇人的信仰或信念。再比如恐怖袭击,像俄罗斯的别斯兰事件,那么小的孩子,早上还活生生的,转眼间就被害死了,让人觉得难以接受,觉得人世间是丑恶的。

三是遭遇痛心的人际背叛。本来是非常好的朋友,转眼间为了利益背叛了,人会感到寒心从而对人失去信任,把人世视为地狱。

四是遭遇了巨大的谋生挫折。让人一下子失去生活信心,动摇活下去的信念。

五是遭遇突然的健康危机。像癌症、艾滋病等,有人很难接受,精神大厦的支柱就摇摇晃晃地坍塌了。

精神积累

在个人精神财富的积累上,我们提倡“贪婪”一点儿,积攒得越多越好。要想增加个人的精神财富,需要首先把精神财富的来源弄清楚,它的来源主要有:

前辈人的言传身教。我们出生以后,爷爷、奶奶和父母每天都在教育我们,告诉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前辈人的这种“告诉”,是我们精神财富的一个重要来源。这是在帮助我们树立人生信念。

个人从事各种实践时的体悟和锻炼。个人的体悟,主要是指对人生经验教训的体悟。比如说,一个人做错一件事,总结教训,就是一种精神财富。个人的锻炼,则主要是指对意志力的锻炼。一个人做事失败了,不怨天尤人,找出失败的原因继续干,直至成功,这就是意志力的一种锻炼。

对古今中外书籍的阅读。书籍是前人和别人实践的总结,是知与识相结合的一种载体,读书是我们精神财富的一个重要来源。能不能把书中的东西变成你的精神财富,就看你阅读量的大小和阅读时的分析吸收能力了。

就像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物质财富一样,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地拥有精神财富。我们要经常像盘点物质财富一样,去盘点精神财富的库存情况。要经常想想:我的信仰是什么?我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是不是坚定?我的意志力可否称得上坚强?我信奉的道德信条有哪些?我的知识是不是在不断地更新?如果现在有一百万现金可以不劳而获,我能抵抗住它的诱惑吗?如果今天突然有一场灾难降到身上,我能扛得住吗?如果有人在受难,我看见后能冲上去吗?……可以经常用这种办法来问问自己。这样就会知道自己的精神财富的储存状态。人的精神财富支付是很频繁的,其实人每天都在支付。

在对精神财富的保存上,我们要有风险意识,要随时小心它的流失。我们要特别认识到,个人精神财富的流失有一个特点,就是连带效应明显,可能你精神财富的其他部分还在还有很多,可意志力垮了,不想活了,那么连带其他的东西也完了。我们要像保管物质财富那样,精心地保管我们所拥有的精神财富。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人类的精神财富40年前毛泽东主席为中国一位普通士兵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0年来,雷锋精神传遍神州大地,传遍世界各国。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制度,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境遇优劣,无一不会从雷锋精神中获取力量,启迪智慧,沐浴温馨,陶冶情操。雷锋精神已成为跨越时空的人类的精神财富。

雷锋精神倡导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人际关系。真诚、善良、无私、充满爱心……是雷锋精神的精髓之一,这正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最高境界的精神情操。如果所有的人们都拥有雷锋精神,人类世界将会多么文明、多么温馨、多么美好!

雷锋精神体现了一种人类最高尚的敬业思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全身心投入,充满激情,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开拓创新……雷锋精神一旦融入每一个人的思想言行,人类世界的发展将会更加高效快速、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充满生机。

雷锋精神凝聚了一种人类最完美的人生价值。雷锋是一个普通人,不是明星,不是伟人,只是“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短暂的生命,平凡的事迹。然而,正因为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所以,他的人生闪现出不平凡的光辉,他的人生价值才是最完美的。人类世界是由普通人组成的,人类世界需要雷锋这样的人生价值!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世界将是精神领域和物质领域都高度文明、高速发展的世纪。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有雷锋精神的人才。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学雷锋、做雷锋吧,让我们用雷锋精神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吧,那么,我们将是一个充实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符合时代需要的人。

雷锋精神将是一座为人生照明的灯塔,雷锋精神万岁!

财富定义

什么是财富?对于农民来说,粮食是他的财富;对于商人来说,金钱是他的财富;而对于我来说,书,是我的财富。

有的人认为,书是摆在书架上用来装饰的,还有的人认为,书,只能浪费金钱并无它用。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错了,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能够开阔人们的视野,从书上能学到很多日常生活中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吧!

随手翻开一本作文书,看着那一行行的目录,就足以让你流连忘返,譬如,“我要对溺爱说不!”“精彩的插队与忧伤的排名”“不妨‘自讨苦吃’”等等,瞅着这些题目,早已让我迫不及待了。

每次当我读一篇文章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师教给我们读书的好方法,手里拿一支笔,把你所喜欢的句子、诗句都画下来,然后再写上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后再写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收获。

有时,读一篇文章会让我感到难过,因为作者的一些悲惨的亲身经历,会激发我的同情心,会让我情不自禁地为作者的痛苦而痛苦,为他的不幸遭遇而哭泣。

但有的时候,读一篇文章会让我忍不住“噗噗”地笑出声来。因为作者在文中写到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趣的故事,语言生动,让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读书,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能真正地读懂书中的意思,若你真的“钻”入书里了,你会感觉到,文中的人物仿佛就是你自己,你会随着书中的情节一起,作者悲你悲;作者忧,你忧;作者愁,你愁;作者喜,你也喜。 而且要

书像磁铁,像甘泉,吸引着我,滋润着我,书中的知识丰富多彩。每当我捧起书,仿佛一切都已不复存在,我的整个身心仿佛都已进入书里所描绘的那个神奇的世界。从书中,我获得了许多知识,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快乐的享受。书,已经是我生命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朋友,你是否和我一样也喜欢读书呢?书是否也吸引着你,给了你无穷的乐趣?

我爱读书,书是我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它能使我灵魂升华,如空中的小水滴,感受着那每一次的发现。

精神力量

最新科学表明,人的意念,的确是一种超物质的力量,无坚不摧。

长征的奇迹靠的是长征精神! 绝症病人康复的奇迹靠的是乐观向上的精神! 事业理想的成功靠的是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知天达命的人长寿,日无所忧的人幸福,靠的是自信和旷达! 老子曰:“知足者富!祸莫大于可欲!”又云:“吾所以有患,因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实为参透生死、富贵、忧患之语也,实为大智慧语也。 我常常感慨于斯言,人之福在于口,进天下美食;人之福在于耳,听天下丝竹管器之声;人之福在于鼻子,嗅天下芬芳。总而言之,人之福在于感官,在于感觉,怡然自得,这是浅层次的享受,而更高级和极致的享受却是灵魂深处的激荡、充实和满足。 精神是与你不离不弃的缘和份,是伸手可得缩手可弃的,是可欲可求的,是你想跑也跑不掉、想离也离不了的真情呼唤和无私厚爱。 人是万物之灵长,只有精神才是人生的最强支柱,才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健康人生

有一种财富叫精神,精神财富不是穷酸的困窘,不是乞丐的可怜,不是阿Q的自慰。精神财富是一种清高,是一种旷达;是一份潇洒,是一份淡泊;是一种立身立言立行的目标,是一种冷眼观物,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姿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清醒;是一种君子之怀,是一种仁者之心;这种精神是高雅脱俗的,是怡情逸志的,是心旷神怡的,是奋发向上的,这种精神是一种财富,它让人健康而达观,它让人知足而常乐,它让人弃世浊而濯清流!

周敦颐的《爱莲说》谓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以“香远溢清”。更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尽蜻蜓戏荷之风情万种。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自然平易,却写尽人生百态、世态炎凉,颇耐人寻味!言浅而义丰!又云:“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不求豪宅,偏安斗室,唯修身养德,何等境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不求声色犬马,不求达官诸侯,只是怡情悦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景色三分,快情七分,大自然总是与人相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渔樵耕读,高人雅士,高山流水,琴棋书画,可谓悠然自得,快然似仙;孔子曰:何陋之有?是啊,人生能抒情达性,知音往来,无欲无求,天地人三才合一,这房子、车子、票子还有什么用?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以细流”,有心来看云,有心来看水,有心来看树,有心来看鸟,有心来看岳,这种木石心、云水趣,何等欢肠?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情怀又何尝不是天上人间呢?夜深人静,月光穿户,或持笔而耕,或捧书而诵,觉得自己象是在月光里游动的鱼。想起了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青山旷远洗心,流水潺潺悦耳,松涛阵阵如少女的手滑过脸庞,月影斑驳如鲜花绽放满地,其喜洋洋者矣!

不囿于物

常能返心观照,常能豁达通神,则这种叫做财富的精神,是人一生享用不尽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在自己的诗境里、在幸福的陶醉里、在知天达命的缘份里畅游天怀。人有时难免会陷入高尚与低俗的困惑泥沼而不能自拔,那就是高尚的精神和崇高的艺术是在粪臭般的世俗和吃喝拉撒睡的平庸中生长的,约定俗成,俗人本色,无可非议,人终能免俗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终能免俗之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归根结底,人总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人们常嬉笑:我穷得只剩钱了!中国还不富裕,中国人还不富裕。一元钱出卖灵魂的事屡见不鲜,是否我们真的一无所有?放纵、背叛与贪欲是最大的硕鼠,有的女人为了一斤粮票、为了五分钱而出卖肉体是中国贫穷时代的悲哀;有的人为一级官阶而仰人鼻息,阿谀奉承,象烂韭菜花沾了蜜蜂屎,把干净的钱投入到官场的染缸里,甘做腐败的可怜虫;有的人为了钱,贩黄造假,甚者偷盗杀人,贩毒结众,铤而走险,为所欲为,贻害社会,荼毒生灵。所有的名欲、物欲和情欲,只能使人类向动物性褪化,而只有精神财富才会使人类向高级进化,走向文明。所有的人都会在时间的长河里成为流沙,而只有精神财富会源源流长!因为这种精神财富象沉年的老酒,会越窖越香!

对比物质

物质财富是外在的,虽然我们可能拥有房产、存折,拥有汽车、家电,但所谓的拥有,只是一份使用权或保管权而已。佛教说财富是五家共有,或是天灾,或是人祸,都会将它们化为乌有。所以,这些身外之物是虚幻不实的,随时都可能更换主人,而内在的精神财富才是我们真正可以依赖的无价之宝。

我们可能会失去财富,但不会失去智慧;我们可能会失去健康,但不会失去慈悲;我们可能会失去家庭,但不会失去爱心;我们可能会失去事业,但不会失去信仰。

如果智慧、慈悲、爱心和信仰也会失去的话,那只是由于我们不加珍惜而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自甘堕落。我们叹息世风日下,叹息人心不古,事实上,这正是由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贫乏所致。在今天,旧的价值观被推翻了,新的价值观却没有如期而至。在丢弃了“越穷越光荣”的口号之后,压抑已久的物欲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无休止地激发出来。随着社会商业化的进程,人们的贪欲空前地膨胀起来:对奢侈品的需要,对财富积累的需要,对权利和虚荣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如此迫切,使我们来不及按部就班地去实现。俗话说,“财迷心窍”,当我们的眼中只剩下金钱的时候,不仅职业道德不见了,甚至伦理道德也不见了。

在金钱挂帅的旗帜下,很多人似乎已经忘却了精神的需求。正是这种忘却,使我们的内心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为什么今天的人对物质的需求如此迫切?对财富的积累如此贪婪?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在指引,没有崇高的理想在驱动,没有坚定的信仰在支撑,甚至没有道德的力量在约束。为了追求物质财富,我们不仅忽略了精神财富,甚至以丧失精神财富为代价。当我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一片废墟之时,物质能否填补其间的空白?能否成为我们人生的无悔追求?

失去物质财富,只会使生活受到暂时的影响;而一旦失去精神财富,不仅会影响到我们一生,更会殃及后代。不难想象,一个精神空虚的父母会给子女什么样的教育?一个见利忘义的长者会给后代什么样的影响?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未来人生,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影响到人类的发展前景。

所以,我们要培养心灵深处的慈悲和爱心,培养生命内在的信仰与智慧。对于人生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才是永远可以从中得到受益的源泉。

十大财富

第一大财富

积极的精神态度!积极的精神态度被列为十大财富之首,因为所有的财富——物质的或其他方面的都始于一种内心状态。内心是一个人所能完全的、不可夺取地控制自我人生的惟一东西。

第二大财富

健康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体格始于一种“健康意识”。保持积极的精神态度、加强锻炼、均衡饮食是避免疾病的最佳途径。

第三大财富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两种形式的和谐,即:自己与自己的和谐;自己与他人的和谐。个人首要的责任是建立“内在”的和谐,保持积极的心理态度、设定人生大目标。只要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就会很容易地与别人建立起和谐的精神关系。

第四大财富

未来成功的希望!希望是所有内心状态的最佳状态。它可以使人们在平凡之中、危难之时保持一种力量,是人的一种最深沉快乐的基础。有些人不能着眼未来、满怀希望,不相信自己会成为自己所想成为的人,不相信自己会实现曾经失败过的目标,结果就放弃了努力而未能成功。

第五大财富

信念的力量!信念是一个人内心花园里的肥沃土壤,这座花园可以生长出人生所有的财富,它给思想创造了源泉。信念是一种精神的物质、是一种力量,信念还是将无限智慧充分利用的惟一途径。

第六大财富

与人分享幸福的愿望!有位哲人说过:“你为别人做事,也就等于为自己做事。”那些没有与别人分享自己幸福的人,就没有寻找到永远幸福的途径。一个人在别人心中所占有位置的大小,取决于他通过某些形式的分享提供给别人的服务。仅仅通过简单的分享就可以使所有的幸福被放大几倍,假如它们能够对别人有用的话。

第七大财富

对所有事物开放的内心!对所有事物都保持开放的态度,要有宽容心,这不仅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而且开放的内心态度使人永远处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状态,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第八大财富

自我约束力!自律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目标的最好途径。自我约束力的最高境界就是——当你取得财富地位时、当你被他人盛赞与恭维的时候,都能按一定之规把握自己。

第九大财富

理解人的能力!善于理解别人的人是善良的、宽容的,能为别人着想的。这种基本的素质是所有友谊的基础,是人与人间和谐与合作的基础。

第十大财富

经济保障!经济保障并非仅仅是拥有金钱得到。它是由一个人所提供给别人的服务换来的。掌握与应用成功学的人即具有经济保障,因为他们拥有获得金钱的方法。

11另类观点编辑 1、世俗的世界物质是主体,圣人的世界精神是主体,神的世界是不需要物质基础的纯粹的精神世界,兽的世界是无需精神追求的纯粹的物质世界。

2、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主次和层次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3、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 ,既要追求物质财富,也要追求精神财富,不可因此废彼。

4、既要创造物质财富,也要创造精神财富。既要给子孙后代留有物质财富,更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精神财富。而一味的享用他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寄生虫的行为。

5、物质生活的衡量标准是财富,精神生活的衡量标准是幸福。财富足够就好,幸福最重要。盲目的追逐财富,失去的将是幸福。

6、物质生活稳定,精神生活才会有保障,爱情可以是奢侈品,因为它的成本很高,也可以是一般品,只需要保障。

7、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精神生活富足是维系法制环境的关键,物质生活富足就降低人的贪欲,精神生活富足将提高人的底线。

8、财富的原始积累包括精神财富的原始积累和物质财富的原始积累,财富的原始积累是财富创造的开始。

词条标签: 小说

视频

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同样重要

专注艺术品收藏太费钱?职业收藏家姚谦告诉你,如何平衡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