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耙稀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糕耙稀饭 |
中文名 糕耙稀饭 分类 贵阳名小吃 口味 可口宜人 主要食材 糯米粉 辅料 白糖、炒花生末、炒芝麻 |
糕耙稀饭,是由“糕粑”和“稀饭”组合而成的食品。是贵阳的名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味芳香清淡,甜而不腻,健脾生津,老幼咸宜。
简介
糕粑是贵阳的名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有圆形和方形,松泡似雪,糕馅精致,点缀玫瑰和芝麻等,甜美可口。配以用开水调好的荸荠粉或藕粉,即形成本地人爱吃的“糕粑稀饭”。青岩的糕粑稀饭则是将糕粑在一种特制的开水壶顶蒸透后倒入碗中的荸荠粥或藕粉粥中,用烧开后的井水调和而成,独具特色。
做法
先将研磨颗粒较粗的糯米粉、粘米粉,按3:7比例拌均,加入白糖,放在小笼屉中蒸熟,成为圆形米糕,外观如市场上常见的“遵义小蛋糕”。
这笼屉十分别致:杉木制,直径约5厘米,高约8厘米,状如微型啤酒桶,每屉放一块“糕粑”。蒸“糕粑”时,将小笼屉第一层固定在蒸锅盖中间的园孔上,其他笼屉一个接一个砌上去,高约1米上下,向旁弯曲倾斜,白气缭绕,蔚为妙境。糕粑蒸10分钟左右即熟,另盛一小碗用沸水将荸荠粉(或藕粉)冲成的“稀饭”,将“糕粑”放进去捣碎,并加入玫瑰糖、白糖、炒花生末、炒芝麻及各种果脯等,即可食用。
特色
其味芳香清淡,甜而不腻,健脾生津,老幼咸宜。
传说
相传清光绪年间,贵州有一个姓卢的小贩,他的妻子特别喜欢吃贵州小吃,于是就突发奇想,用糯米粉加碗耳糕,磨成浆汗甑蒸熟,点缀上玫瑰、芝麻、桃仁米,口味非常得嫩滑、香甜,人们称为“卢糕粑”。
后又有城隍庙侧(大同街西口)的宋姓小贩,将“卢糕粑”改成园形,不加任何佐料,做成“宋糕粑”。园形糕粑配上荸荠粉调好的“稀饭”,便成贵州人爱吃的“糕粑稀饭”。[1]
参考来源
- ↑ 贵州名小吃之糕粑稀饭:光绪年间传承下,一款清秀脱俗的故乡甜品 搜狐网,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