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霄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紫霄洞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紫霄洞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北岸开发区山亭镇莆禧古城东侧的东仙村东仙山上,建于宋代,毁坏于元末,明初重建。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修。今存有郑起华重修紫霄洞碑记,因明代属莆禧千户所界内,故称莆禧紫霄洞,1981年经莆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名胜景点保护单位。是古代兴化沿海"春莆禧、夏天云、秋仙女、冬九鲤"四大祈梦圣境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紫霄洞 [1]

地理位置 北岸开发区山亭乡东仙行政村

俗名 莆禧仙公洞

创建时间 公元978年

简介

紫霄洞位处临海的普陀山西麓,公元978年建,1387年建莆禧所城时重建,建时名浮曦紫霄洞,重建后升名莆禧紫霄洞,现隶属北岸开发区山亭乡东仙行政村,所以也名东仙紫霄洞,俗名仙公洞。据史书记载:"紫霄洞观在新安里莆禧,宋太平兴国三年建,国朝洪武廿年,兴化府通判曹德重建。"

紫霄洞与湄洲岛隔海相望。普陀山间怪石磊磊,山麓有两块巨石当路夹峙,宛如两扇大门,左扇有石刻楷书"望仙门"三字。过了石门,就到了山腰的紫霄洞。洞前有一株古榕长在石头上,十几条裸根探石而入,从石缝里挣脱而出的躯干却枝繁叶茂。

仙洞

紫霄洞又名仙公洞,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初名紫霄洞观,祀何氏九仙。在漫长的岁月中,观宇几经兴废,如今又是焕然一新。由洞后抄小路登山,山上有一大石耸立,大石一面如削,上刻"洞天"两字仿颜体楷书,字径一米余。"洞天"两字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兴化府通判曹大德所题。那一年正值莆禧筑城,大概曹通判是因公乘便,到此一游。"洞天"石旁有巨石平坦如砥,广约20多平方米,上刻"说法石"三字。民间相传,八仙曾在此石上谈经说法。

"洞天"东北侧有普陀庵,庵前有一棵老态龙钟的百余龄槐树,庵右下方有一石洞。洞口可容两人进出,洞高不到一米,洞内暗淡无光,欠身持烛进内勉强可行到10多米深处,其洞多蝙蝠粪便。民间相传,明代有百姓100多人避倭难于洞中,一只家犬不知好歹,在洞口狂吠。倭寇闻声赶来,进到洞中,只见一团漆黑,也不敢贸然深入,便把洞内咽喉之处堵死,避难群众全被闷死。这场浩劫,使这个原本可以直通海底的洞穴再也无人敢于深入探个究竟了。普陀庵后有一块几十平方米的"观海石"。

"洞天"北面有"赏春台"石刻,系元至正年(1353)所题。赏春台古建筑早已倾颓,代之而起的是近年海外侨胞捐建的一座精致的建筑物--九鲤洞。此外,山上还有锄云岩、溜玉池、叮咚洞、鹰嘴石、仙脚石等景点。

景观

紫霄洞,山石嵯峨,林岑幽异,自古有紫霄怪石之称。山上崖刻多处,刻工精微,笔力雄健。有望仙门、紫霄洞、说法石、锄云岩、溜玉池、赏春台、洞天等处,均利用天然位置,生成岩石,精工镌成。

"赏春台"三字,每字长一米,宽七十公分,落款为"干缘柳氏命工而作",年月为"元至正十三年"。此石四方整齐,上面平坦,筑有览海观澜之亭于台上,有九龙之势的鲤江全貌,有舟楫如梭的平海、湄洲、兴化三湾,有银波闪闪、帆樯棋布的乌丘洋万顷渔场,尽收眼底,悦目舒心。

"洞天"二字较之"赏春台"更可观,数丈高的巨石,矗立峰颠,凝映夕辉。

"说法石"好像一席天然课堂,面积足有廿平方米,平坦稍斜,假设先师授经说法足可盘坐四、五十人听课,确也自然奇异,天成若置。

如此应景而生的岩石或类形而名的亮点,比比皆是,大体分成十八景:紫霄洞、凌云洞、望仙楼、步云楼、赏春台、玩月台、棋盘石、奇怪石、说法石、紫云阁、叠石亭、向涓泉、溜玉池、石室所、快宿林、幽泉韵、太古松、锄云岩。这十八景招来众多文人骚客茹古涵今、即景联吟、感怀题咏难以枚举。

诗词

清嘉靖年间进士邑人陈池养三度登游胜镜,有诗为证:

琼山西来东山起,崔巍戴石烟波里。

真看海上浮方壶,不知结构何由始。

蹑屐求仙上仙门,峰峦成队如列屯。

淋漓遇雨水出穴,偃蹇经风树盘根。

列真说法宜可遇,洞锁烟霞容小住。

离日坎月观升沉,大震潮音共朝暮

我曾三至奚名区,今日来游须真悟。

安知此地非邯郸,梦热莆禧紫霄洞。

风流俊杰在观光旅游之际留下的翰墨手迹甚多。署名信官陈宗浦、林玉树,署名信士郑导立等官宦名流撰笔匾额的景语雄词:"接汉奇峰"、"壶峤之居"、"卓尔登瀛"、"望重丹丘"。八仙宫内壁的古诗:"海浪清平梦奇观,佳人欲求上金銮,白日春来勤苦读,江山重锁在洞门",署名为曹、吕、汉、张四位仙长真人的传世隐语,至今未见有人圆说其真诠奥妙。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重建九仙楼募捐芳名勒碑记载有当朝贡生二名,举人监生多名,秀才绅士廿多名慷解仁囊,捐资修建的情况,足以体现当时紫霄洞的知名度和影响范围。

折叠编辑本段奉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