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结婚流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结婚 [2] 邦邦痞客邦]

传统婚礼程序

  1. 安床: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告知祖先有婚礼将举行,并依男女双方的八字,来安排新床的位置祭拜床母。
  2. 翻床:新房中的床铺,安床礼毕,可请亲友中的小男孩(以生肖属龙最佳)在床上翻滚,可以讲“翻落,生查甫(台语男孩);翻过来,生秀才;翻过去,生进士”等等的吉祥话。

迎亲

  • 男方于结婚佳期当日,将轿斗圆、猪腿、鸡鱼等应备办物品,用红木盒装盛上车。
  • 接嫁人员(连同新郎)取偶数为佳。 (六、十、十二人)
  • 喜车二、六或十二部(视女方陪嫁人数而定),每部车均坐偶数人。
  • 贴喜字在喜车前挡风玻璃右上方,车外门把系上同色系彩带,以资识别。
  • 新娘礼车外加二条大红带及车彩或将鲜置于引擎盖上。
  • 出发前编整车队,第一部为前导车,坐前座者负责带路及沿途燃放鞭炮
  • 新娘礼车不可编在第四部(通常在第二部),媒人坐前座,新郎及花童坐后座。
  • 出发前应召集各车司机,详细告知时间、流程、行经路线、集结点、连络电话、女方地址、电话,并尽可能不超车、不插队,以保持车队完整。(可事先绘路线图分送各司机或准备无线电手机连络)
  • 新郎于检视物品、车辆、人员无误后进房著装,并将胸花及名条别于左胸前。
  • 接嫁人员将喜花(红色)及名条别于胸前。(男左女右)
  • 男方主婚人或长辈陪同新郎撚香祭祖,告知即将出门迎亲并保佑平安顺利。
  • 新郎分发红包给接嫁人员。
  • 新郎应持捧花上车。
  • 准备就绪,择吉时出发,前导车燃排炮,门前燃鞭炮,车队依序出发。
  • 按:依古礼前导车应于路口、桥头燃炮以驱凶避邪,今配合环保可简略。
  • 前导车于接近女方家门附近,即应燃炮告知即将抵达消息,待女方燃炮表示欢迎后缓驶进入。
  • 女方由一位男亲友(晚辈)为新郎开车门,新郎给该人一个红包后持捧花下车。
  • 新郎由媒人陪同一起进门。
  • 接嫁人员将车上物品搬下车交给女方亲友。
  • 女方长辈将接嫁人员引进客厅入座。
  • 女方亲友将礼服交给新娘著装打扮,并将胸花及名条别于右胸前或腰间。
  • 媒人偕同女方主婚人清点礼品、红包并讨论婚礼进程。
  • 女方陪嫁人员应将喜花(粉红色)及名条别于胸前。(男左女右)
  • 女方亲友将祭祀物品摆于神案前准备祭祖。
  • 女方请男方吃汤圆(不可吃完)及鸡蛋茶(只可喝茶)。
  • 新娘打扮完毕,先行吃姊妹桌后由媒人及福婆(好命长辈)扶出厅堂。
  • 新郎新娘并立,面向仙佛祖先神案(男右女左),由新娘母舅点烛及点香,向仙佛、祖先各行上礼。
  • 新郎新娘左右转,成面对面,新郎将捧花交给新娘,两人相互行三鞠躬礼。(若未行跪拜礼,则此时新郎应将新娘的头纱盖下)
  • 女方主婚人坐于厅前,新郎新娘跪于面前,由女方主婚人面诫两人要恩爱相处,新郎新娘齐口向女方主婚人祝曰:“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后行三叩礼,女方•主婚人将新娘头纱盖下,给新郎新娘各一个红包并将两人扶起。
  • 吉时到,新娘由新郎、福婆搀扶(男左女右),一起走出大厅(不可踩到门槛),媒人在门外,手拿八卦米筛(或黑色雨伞),遮于新郎新娘头上。
  • 新娘先上车,新郎由另一车门上车。(男左女右)
  • 男方接嫁人员将女方准备之青竹及甘蔗,系于礼车车顶,并于根部挂猪肉一片及一个红包。
  • 女方将陪嫁物品及回礼交给男方装载上车。
  • 男方安排女方陪嫁人员上车。(每部车均需坐人,以偶数为佳)
  • 前导车燃炮出发,女方亦应鸣炮以示吉避邪。
  • 礼车开动之同时,新娘从车窗丢出一把扇子(扇尾系一红包及手帕),给弟妹捡,俗称放性地(放下性子),或意谓留扇(善)给娘家,及感情不散之意,新娘亦不可回头看。
  • 礼车开动之同时,女方主婚人用嘴含酒,喷向车后,或用脸盆(或碗)装水(或米),泼向车后,表示覆水难收,叫新娘不要有回头(或后悔)的念头,或不会被休妻回家。
  • 按:依古礼前导车应于路口、桥头燃炮以驱凶避邪,今配合环保可简略。
  • 参考:有些习俗出发与回程,不同方向或不同路,亦即不愿走回头路。
  • 新郎本应完成婚礼后,于开席前,专车亲驾至女方家送十二版帖,邀请女方主婚人赴宴,有时路远或时间紧迫,故于车行一段后,新郎和媒人一同下车,回女方家送十二版帖给女方主婚人,并另外安排车辆载送。
  • 车队将抵男方家时,前导车应燃炮告知。
  • 男方燃长炮表示欢迎,车队循序驶进。
  • 男方由一男童,双手捧红漆喜盘,内放两个大蜜柑(橘),用红纸圈起,来到新娘礼车前,开车门恭请新娘下车,俗称拜轿,新娘应用手抚摸蜜柑,并将蜜柑位置对调,然后放一个红包压在蜜柑下,男童退。
  • 新郎及媒人先下车,媒人准备八卦米筛(或黑雨伞)及铅粉,新郎来到新娘门前。
  • 男方请一福婆,和新郎一同扶新娘下车,媒人手拿米筛,遮在新郎新娘两人头顶,一起进入大门。
  • 来到大门前,媒人放下米筛,先进门,边撒铅粉边念:“人未到,缘先到,入大厅,得人缘”,大厅门槛前需置火盆(烘炉,内燃木炭)及瓦片,(或用檀香、茉草),当火势正旺时,新娘右脚跨过火炉,再踩破瓦片,俗称过火与破煞。
  • 男方请女方陪嫁人员进门入座。
  • 男方将青竹及甘蔗卸下,悬于大门框上,挂于青竹上的猪肉交给男方,红包由卸下之人取走。
  • 新郎新娘进入大厅后,由男方主婚人陪同祭拜仙佛祖先,面对仙佛祖先神案,男左女右并排而立,先拜仙佛,再拜祖先,男方主婚人应面告仙祖,家中某人今日成亲,祈求列仙祖保佑五世其昌、家和事兴。
  • 拜堂完毕后,新郎双手将新娘头纱往上掀开,新郎新娘相互交拜一鞠躬。若未行奉茶礼则新郎新娘直接进入洞房。
  • 男方主婚人端坐于厅堂前,新郎新娘并立面向男方主婚人一鞠躬,新娘双手捧杯,一一向男方主婚人敬茶并称呼,男方主婚人喝完茶后,各给新郎新娘一个红包。
  • 注:以前新娘出轿后,便直接进洞房,三天后才出厅拜仙祖。
  • 洞房内预摆两张椅子,椅子上铺一件新郎的黑色长裤,裤子下放铜币或纸币,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并肩而坐,象征夫妻一体、荣辱与共、有财有库。
  • 若未拜堂,则此时新郎将新娘头纱掀开。
  • 伴娘进入新娘房,新郎分发红包给伴娘。
  • 新娘的兄弟将新娘灯(舅子灯),提进洞房,置于床上,并念:“舅子进灯、新人出丁”,俗称舅子进灯。
  • 挑子孙桶之人(必需是富、贵、才、子、寿,五福具全之人)将子孙桶提进新房,并将桶内红包取走。
  • 媒人或男方女长辈,盛一碗猪心进新房,喂新郎新娘吃,俗称“吃猪,才会同心”,新娘给该人一个红包。
  • 媒人或男方女长辈,盛一碗汤圆进新房,喂新郎新娘吃,俗称“吃圆仔汤”,象征甜蜜圆满,新娘给该人一个红包。
  • 男方晚辈会进房敬甜茶或喜,并称呼新娘,新娘应一一回应,并准备红包或手帕赠之。
  • 男方请一位生肖属龙之男童,在新房床上翻滚,媒人在旁念吉祥语:“翻落铺,生查埔,翻过来,生秀才,翻过去,生进士”,俗称翻铺。
  • 若未请人翻铺,则新郎脱鞋在床上走跳一圈。
  • 女方陪嫁人员可进新房与新郎新娘合照。
  • 注意:任何人均不可坐在床上。
  • 男方请女方陪嫁人员吃汤圆
  • 休息片刻后可安排家族合照及全体合照纪念。
  • 若有闲暇亦可安排至户外拍外景。
  • 男方准备宴客及观礼事宜。
  • 新郎于开席前亲送十二版帖给女方主婚人并邀请赴宴,由新郎接送或自行前往。

食新娘茶

  • 台湾南部习俗,结婚当天宴请至亲好友之后,至亲好友及宾客为了亲睹新娘的风采,因而有要求新娘捧甜茶请长辈亲戚的举动,俗称“食新娘茶”。
  • 食新娘要讲究伦理,以长辈至亲为先,然后才轮到平辈和朋友,座位也要按辈份安排。新娘奉茶时,通常由媒人陪随。宾客接受奉茶时,应口念“四句”吉祥语,俗称“四句联”。

食新娘茶之程序

  1. 新娘手端甜茶,媒人口念“新娘出大厅、钱银满大厅”,进入厅堂,按辈份、座位大小,依序奉上,然后转回新房。
  2. 冬瓜糖、蜜饯或糖果奉敬。
  3. 敬香烟或槟榔
  4. 拿打火机点香烟。
  5. 收回茶杯,亲友赠送红包。
  6. 新娘赠送礼物给每位参加食茶的亲友,如手帕、香皂....等,以示礼尚往来。

探房

  • 新娘出嫁第三天,照例由新娘的兄弟(最多二人)带著饼及红花探访新人婚后情形,新郎给其红包,俗称“探房”。
  • 红花应交给新娘,与出嫁时插的头交换插在头上,表示会“开花结果”,“会生子”。
  • 现代礼俗多在结婚当天;新人进洞房后进行探房。

归宁

  • 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门,称为“归宁”、“三朝回门”、“头转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而新女婿去拜见岳父母,则有向他们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亲之谊。
  • 通常由新娘的弟妹到新郎家,请新郎新娘相偕回娘家。大多上午接受邀请,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为宜。(新婚未满四个月忌在外过夜,所以归宁宴毕,新郎新娘即相偕齐返男家)
  • 注:北部习俗,女方于订婚日宴客;南部习俗,女方于归宁日宴客。
  • 归宁时,新郎要带礼品,如橘子、苹果(甜蜜)、香蕉(招呼)、椪饼或椪柑(象征新娘肚皮会涨、怀孕)、酒等礼品(均取偶数),赠予岳家。
  • 女方应准备回礼:米香、糯米糕、桃饼、六件蜜饯、两枝有根叶的甘蔗(祝福新人甜甜蜜蜜、透头透尾)、种子鸡一或二对(约二、三个月大的公鸡、母鸡各一只,准备新娘生产时进补用)、橘子香蕉,供新人带回男方。(现代习俗改将上列物品在结婚日随礼车带回男方)
  • 注: 新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头转客”;第六天或第十二天回娘家,称“二转客”;满月回娘家,称“三转客”;满四个月也有再回娘家的习俗。回娘家时,新人均需 携礼品致赠女方,而女方亦需备礼品回赠。新人带水果,女方回赠礼品:“满月”备红圆(偶数)、米糕等,“四个月”备红色面桃(偶数)及其他糕类等。

婚嫁禁忌

  • 婚嫁忌生肖属的观礼,因会伤人,免得因此导致夫妇不和睦或不孕。
  • 新娘房的镜子在新婚四个月内忌借给他人,忌照人,因此嫁妆的衣柜或梳妆台有镜子都用红纸蒙住,满四个月始可拆卸。
  • 新婚四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 新婚四个月内忌参与他人婚丧喜庆事物,以免相犯冲。

[1]

视频

迎娶教学

客家新闻杂志146集-六堆婚礼习俗

结婚是人生大事,而客家人对婚礼的习俗更是重视,从婚礼前的“讲亲”、“相亲” 北部说“看亲”、“查家门” 北部说“遶家门”,一直到婚礼后的“转门” 北部说“转妹家”,前后约三、四十个步骤和仪式,都有许多规矩和意义,这些看似繁文缛节的过程,却也表示客家人重视婚约的价值。而六堆客家也有许多特别的婚礼习俗,像是男子在娶亲前一天,要拜天公、敬外祖、和庄头庄尾的伯公等等,但随著时代改变,许多仪式早已省略、简化,只能从老照片或是保存下来的文物中去寻找了。

台湾西部地区订婚、结婚习俗及媒人婆的金玉良语与仪式过程.m2p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

  1. [1] 邦邦痞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