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绿色交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绿色交通。原图链接

绿色交通,又称可“持续交通”、“永续运输”,广义上是指采用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对于健康有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狭义上,是指绿色的交通运输系统,国内交通学者专家曾依照台湾地区发展现况,对各种运具的绿色度予以评分与排名,被评为“绿色运具”者包括徒步、脚踏车、大众运输(捷运、轻轨)及电动车辆等;相对地,被评为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红色运具”依序为:机车、小汽车货车计程车及一般公车;其他如高铁瓦斯公车瓦斯计程车与汽车等之绿色度则为中等。

现状

空污严重

目前全世界所运用绝大多数的交通工具都是以汽油柴油燃料,汽柴油是一种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当它们在汽机车引擎中燃烧之后,会产生有害的物质,排到空气中,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非常严重,如刺激人体呼吸道,使呼吸系统免疫力下降,过敏性疾病的产生;废气中的类物质是强烈致癌物质,会引发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氮氧化物,会形成酸雨,阻碍动物植物的生长,间接伤害人们的健康;释放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水蒸气,会使空气温度上升,造成温室效应;而且大量消耗地球的有限资源(石油),以及废旧汽机车处理的环境问题,可谓坏处多多。

对策

首要解决交通问题

日前行政院提出“空气污染防制策略”,政府、台湾电力公司加上民间投资,要用2150亿元救空污,预计让PM2.5年平均浓度在2019年底降低18.2%;谈到PM2.5,更是现今生活在台湾的民众,每天除了关心天气变化以外,还要注意空气品质指标的颜色变化,担心出现“紫爆”现象,影响身体健康。从前述两例子说明台湾的空污严重,专家学者表示,台湾的空气污染来源有30%为境外污染,50%来自工业排放,而剩下20%则来自于交通废气排放,及其他空气污染物,面对境外、工厂交通三大空污来源中,最快解决问题的是交通部分,也就是说,减少交通的废气排放,可以有效改善国内的空气品质。

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意见

“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及以上”“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比2015年降低2%”……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着力实施“七大工程”,加快构建“三大体系”,实现绿色交通由被动适应向先行引领、由试点带动向全面推进、由政府推动向全民共治的转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明确提出了绿色交通发展的一系列目标。

七大工程 三大体系

七项重大工程,加快构建绿色交通发展制度保障体系。主要有:

  • 运输结构优化工程,要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优化旅客运输结构,改善货物运输结构;
  • 运输组织创新工程,要推广高效运输组织方式,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发展高效城市配送模式;
  • 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工程,要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创建,实施交通廊道绿化行动,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修复。

构建三大制度体系:

  1. 绿色交通制度标准体系:
    建立分层级、分类别、分方式的绿色交通规划体系;研究制定绿色交通中长期发展战略;完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
  2. 绿色交通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绿色交通科技研发,加快科技攻关,在部分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加快先进成熟适用绿色技术的示范、推广与应用,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运输效率。
  3. 绿色交通监督管理体系:
    提升行业节能环保管理水平,推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绿色交通管理力量配备;强化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监”,推动建立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排放、船舶燃油质量等方面的部门间联合监管机制,强化船舶大气污染物监测和执法能力建设。[1]

落实

空气污染防制策略

日前行政院提出“空气污染防制策略”,政府、台电加上民间投资,要用2150亿元救空污,预计让PM2.5年平均浓度在2019年底降低18.2%;谈到PM2.5,更是现今生活在台湾的民众,除了关心天气变化以外,还要注意空气品质指标的颜色变化,担心出现“紫爆”现象,影响身体健康。从前述两例子说明台湾的空污严重,专家学者表示,台湾的空气污染来源有30%为境外污染,50%来自工业排放,而剩下20%则来自于交通废气排放,及其他空气污染物,面对境外、工厂、交通三大空污来源中,最快解决问题的是交通部分,也就是说,减少交通的废气排放,可以有效改善国内的空气品质。

低碳排放量

采用已超过20年的大台北捷运系统,即是成功的“绿色交通”代表,它提供乘客舒适的乘载环境,改善都市交通秩序与停车问题,减少道路交通拥挤,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空气污染的环境效益;各县市争相设置的“U-Bike”,也是一种“绿色交通”的推广,提供“最后一哩”的解决方案,它使我们在小范围的区域当中,能较弹性的规划行程,并透过自行车取代自行开车,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汽机车的使用,以减缓交通阻塞的问题;高雄市的轻轨列车台中市过去的快捷巴士(BRT),上下班巅峰时期,能拥有优先路权,可避免交通壅塞的问题,加上人性化低地板的设计,创造无障碍的空间、增加班次,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伤害,开创另一种“绿色交通”的大众运输工具。[2]

利益

绿色交通与环境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一脉相承,它强调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在迎接不可逆的社会需求时,除了从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等面向思维外,我们也要彰显属于文化与教育的概念,来帮助下一代建立绿色的素养。是故绿素交通为未来带来的利益不少。归纳几点:

  • 带来环境永续,创造绿色环境的生活条件,实践环保的意识,在绿色、低碳、节能的理想环境中,让地球上的资源永续发展、生生不息。
  • 带进生活的精致,绿色的影响,发展独有的谦让行为,井然有序地排队搭车、自动靠右的上下电梯及博爱的让座老弱妇孺等,到明亮干净卫生的乘车环境,形成友善的生活空间。
  • 带领美学的启发,融合在地的特色,全球的趋势,从车厢的彩绘、车站的设计、到情境的布置等,孕育美学艺术元素。
  • 带头群体的共荣,平价、安全、舒适与便捷是绿色交通的象征,不同色、身分、信仰与性别的乘客共乘自然和谐。

专家观点

《看守台湾》季刊是台湾本土系列关怀角度下出版的书籍,1999夏季号第一卷 第二期 Vol.1 No.2 主题即是从永续运输的主题来唤起国人对这个议题的重视。这一期总共有六篇专题文章,分别从不同面向探讨永续运输。其中,许添本从创造人性空间的角度谈交通环保策略;贺陈旦从永续运输的观点看机车管理的制度;冯正民为大家阐述永续运输的观念;徐渊静从干净的交通运输系统切入;刘志坚提醒我们交通引起的公害问题;而董娟鸣则讨论生活运输系统的概念与运用;这一系列永续运输的相关论述,应有助于读者建立完整的认识。生态保育专家陈玉峰以一个学者的观察,记录栖兰山桧木的生命历程与行者的心路历程;另外还有郑益明针对当前国际上重要环境议题的介绍,以及郑先祐的“名正言顺”。“国土巡礼”单元则仍以永续发展为架构,讨论台湾的农地政策。至于“环境观察”除了由刘志坚分析台湾的环境现况之外,张国龙也以核废料储存为题,出想法与读者分享。[3]

影片

我们的岛 第851集 天龙国的单车路 (2016-04-04)
高雄无线路轻轨 体验绿色交通
推动绿色交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