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维克多·雨果;zh-hk:維克多·雨果;zh-tw:維克多·雨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维克多·雨果
原图链接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法国将雨果诞辰200周年,2002年订定为“雨果年”,由此可见法国上下对维克多‧雨果的重视和热爱。[1]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在小学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称《船长》)。《“诺曼底”号遇难记》还被选入教材语文版语文A版五年级上册第九课、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沪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

生平

1802年2月26日,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杜省贝桑松,该城通衢街140号的一幢三层小楼里,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父亲驻守贝桑松时,雨果出生,6周后,他的父亲奉调前往马赛。[2]雨果的父亲拥护革命和拿破仑政权,但母亲拥护波旁王室,对拿破仑持反对态度。[3]

神童

儿时,父母两人因感情不合而分居,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跟随母亲生活。他天资聪颖,喜欢读书,10多岁就写了成千上万行的诗歌。由于母亲保守思想的影响,雨果在青年时代同情保王党,曾因写诗歌颂王朝和天主教而获奖。[4]

15岁那年, 法兰西学院诗歌竞赛征文比赛.雨果以他的诗歌《读书之益》得奖, 雨果一鸣惊人受到40位老院士的称誉,法国著名作家夏多布里昂称赞他是一位卓绝的“神童”。[5]

17岁时与兄长一起创办了名为《文学保守者》的刊物,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1822年出版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得路易十八赏赐的年金。1825年写诗歌颂查理十世,得到国王的接见和赠品。[4]

决心文学创作

雨果从小对于写作有很大的兴趣,14岁那年,雨果不顾父亲要他学工艺学的安排,决心从事文学创作便说出:“要么做个夏多布里昂,要么什么也不做。”(夏多布里昂是当时法国著名诗人,1768-1848)[5] [6]

17世纪的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成为各国君主的楷模,为绝对王权服务的古典主义应运而生,法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古典主义崇尚理性,歌颂王公贵族,从宫廷礼仪到贵族沙龙,从饮食服饰到言谈举止,一切讲究高贵典雅,一切要有法规,一切要有统一的标准,一切要服从权威,这是古典主义的基本信条。[7]

转向浪漫主义

雨果是在1820年代逐渐从保守立场的古典主义转向浪漫主义的。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他在序言里猛烈抨击了古典主义的种种清规戒律,主张自然中存在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并且提出了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从而使这篇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他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标志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他的一系列剧本都是与古典主义的规则针锋相对的,例如1831年的《玛丽蓉·德·洛尔墨》歌颂了平民出身的青年狄杰和妓女玛丽蓉的爱情;1832年《国王取乐》写平民姑娘爱上了乔装的国王;1833年《玛丽·都铎》里的王后爱上了宠臣,而1838年《吕伊·布拉斯》里与王后相爱的竟是一个仆人等等。[4]

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轰动法国文坛的长篇小说──《钟楼怪人》在雨果30岁不到即创作发表。[6]

批判时政

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 年12 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取消共和,当时雨果曾参加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以后,宣布自己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反对者进行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了迫害,不得已流亡国外,达19 年之久。流亡期间,他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流亡之初,他发表了猛烈揭露拿破仑三世的政治讽刺小册子《小拿破仑》,并写成了揭露反革命政变过程的文章《一桩罪恶的始末》。[3]

流亡期间,1853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8]1859年,拿破仑第三给予他特赦,但他不为所动拒绝回国。[4]

圆明园遗址的雨果雕像
原图链接

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雨果于1861年写信痛斥联军是强盗,谴责他们毁灭东方文化的罪行,收信人是“巴特勒上尉”,上尉向当时年近六十名满天下的雨果征求“对远征中国的意见”。雨果信中写著:“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尊敬的巴特勒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同年,雨果完成了他的杰作《悲惨世界》,揭露社会上存在的“愚昧和穷困”。[9]

死后备极哀荣

雨果葬礼
原图链接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

1878年,伏尔泰去世100周年纪念日时,雨果发表演说热情颂扬伏尔泰,受到民众热烈欢迎。同年组织创立国际文学艺术协会(The International Literary and Artistic Association ,ALAI)[10]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 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1885年5月22日去世,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他是去世时直接被安葬在先贤祠的第一位文学家。[11]

著作

悲惨世界
原图链接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创作许多诗歌、小说、剧本、散文、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有《钟楼怪人》、《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

悲惨世界 LesMisérables

1862年6月30日,雨果发表其最著名的著作,《悲惨世界》最后一个章节。[12] 《悲惨世界》雨果从1828年开始构思的,直至1861年才写完全书,从构思到完成,耗时30多年。[13] 从开始动笔,雨果前后花费20多年的时间精力在《悲惨世界》(LesMisérables)这本著作上。他ㄧ开始著眼于在对那个时代的法国司法体系的辩论,转而为对一场革命的赞歌,最后转变成是从神学,政治,经济的角度来看待悲伤本身的哲学探究。 小说的主轴是19世纪漫长的历史、政治段落,这是“悲惨世界”哲学论证的关键所在,也是这本小说在与其他小说著作俗套的情节的重大区别。[12]

钟楼怪人

巴黎圣母院ㄧ角,怪诞的滴水兽雕像,2019年4月15日失火
原图链接

《钟楼怪人》又译《巴黎圣母院》,雨果的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为背景,倡导对比美学的维克多.雨果在这部著作中大量运用极致的对比手法,雨果在谈到《巴黎圣母院》时说:“这本书如果有什么优点,就是在想像、多变、幻想的方面。”丰富的想像,怪诞的情节,奇特的结构,成为这部小说的重要元素。这本书是为了叙说“命运”一语而写作的,雨果寻求的是命运的真实内涵。

《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浪漫主义代表作,由于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画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真实生活,雨果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据动人的情节,凝聚精炼在这部名著中而呈现出它们的生动面貌和丰富蕴涵。这是一部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曲。[14]

九三年

《九三年》是雨果生平最后一部小说,出版于巴黎公社之后的1874年,反映了作者对法国大革命的思考。《九三年》是指1793年,这一年是法国大革命之后,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隔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保皇党的军队(白军)与共和国军(蓝军)在旺代省展开一场战争。[15]

《九三年》雨果思考酝酿了十年,这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可谓他一生思想的结晶。书名《九三年》是指大革命进入第四个年头、也是红色恐怖进入高潮的一七九三年。开篇最精彩的部份是一个革命军和一个村妇的对话。军人问:“你是什么政见?你是和蓝军在一起?还是和白军在一起?”回答:“我和我的孩子在一起。”村妇告诉军人她丈夫三天前被杀害了。“谁杀了他?是蓝军还是白军?”“是子弹杀了他。”

雨果借由此书提出了严肃而重大的问题:孩子和革命哪个重要?生命和政治哪个宝贵?雨果的结论是:人道高于革命,仁慈重于意识形态。[16]

宗教信仰

雨果在两部作品中创作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教士形象,一是《巴黎圣母院》中道貌岸然、内心邪恶的孚罗洛教士;一是《悲惨世界》中救赎了冉阿尚灵魂的圣徒米里哀主教。[17]

宗教信仰方面,雨果认为:“宗教将会消失,但是上帝将会保留”。他预测,基督教最终将会消亡,但是人们依然会信仰“神、灵魂和力量”。[11]

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雨果秉持他“宗教并非信仰”的理念抨击教会中的虚伪丑恶。雨果相信上帝,但是拒绝宗教的仪式。去世前两年,维克多.雨果修改了他的遗嘱,添加了如下词句:“我送给穷人们五万法郎,我希望能用他们的柩车把我送往墓地。我拒绝任何教堂为我做祷告,我请求所有的灵魂为我祈祷。我相信上帝。”[17]

画家雨果

最初绘画只是雨果的休闲爱好,他在小的纸张上用深棕色或黑色墨水作画。雨果喜欢与他的家人和朋友分享他的图纸,手工制成名片,作为礼物赠送。

维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一生创作了 4000 多幅艺术作品,在绘画技术和形式上的创新让人瞠目,他会在画上面用上了铅笔、木炭、乌贼墨、木炭笔、碳黑、烟灰、壁炉灰以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混合物,加上随意而来的想像,画作令人赞叹,雨果文学上的光辉掩盖了他绘画上的天赋。[18]

雨果对自己的绘画态度低调,认为纯属个人消遣, 无发表必要,但他却享受其中,雨果坦言:“我在画里一起用上了铅笔、木炭、乌贼墨、木炭笔、碳黑,以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混合物,方能大体上表现出我眼中,尤其是我心中的景象。”[19]

法国著名画家德拉克罗瓦曾评价雨果说,假如雨果一心从事的事是绘画而非写作,那会让许多当时的画家黯然失色。雨果非常享受绘画的乐趣,他很少发表绘画作品,但他的画稿却多达三千五百张以上。毕加索也曾为雨果的绘画天赋感到惊讶。[20]

1957 年法国超现实主义画家布勒东在《神奇的艺术》中也曾写道:“在这个领域内,最后决定意义的画应该属于一个非职业画家,此人先于兰波,已经借助画笔和钢笔墨水‘固定眩晕’,探求自己的潜意识……这位不受重视的水墨画、‘墨渍画’和想像力恣肆奇兀的画的作者,是一位诗人,名字叫做维克多·雨果。”

雨果的许多绘画作品,可以视为其文学在现实世界的延伸,有时直接成为思考某些独特理念时辅助的实验性草图。

雨果在 19 世纪中叶,已经发明了诸如镂花模板、擦印画法等属于20世纪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和非正式主义的技术创新。法国出版的《19世纪的艺术历程》中,1854 年艺术史的最大事件是将雨果列为“特级艺术大师”。

1963 年 2 月 23 日,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用大幅版面刊载名为《现代艺术之父雨果》的专题,盛赞雨果的绘画开启了“印象派画、抽象派画和超现实主义画”风格,认为雨果的画完全可以署名“透纳”“保罗·克利”“达利”或是“马蒂斯”。[18]

雨果之子夏尔·雨果写道:

“一旦纸、笔和墨水瓶端上桌子,维克多·雨果便坐下,他这就画起来,事先不勾草图,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运笔异乎寻常地自如,画的不是全图,而是景物的某个细节。——他会先画树枝而成森林,先画山墙而成城市,先画风向标而成山墙,一步步,白纸上猛然现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其精细和明晰,如同照相的底片,经化学药品处理,即可现出景物。这样完成后,作画人要来一只杯子,泼下清咖啡,其风景画即告完成。结果便是一幅出人意料的画,雄浑,意境奇异,总是富有个性,使人依稀想见伦勃朗和皮拉内西的铜版画。”[19]

感情生活

阿黛尔·富歇

阿黛尔·富歇
原图链接

雨果的妻子全名叫做阿黛尔·富歇,和雨果是青梅竹马。雨果与自己的妻子在年少时期便在修道院相遇,之后的二人成为了两小无猜的侣伴。事实上在此之前双方的父母便认识,甚至曾经拥有口头上的约定婚事。自小在一起的二人渐渐日久生情,少年时期的雨果在文坛上初露锋芒,然而在此时二人的婚事却遭到了雨果母亲的反对。直到之后母亲的去世,经历了种种的雨果才终于同自己的妻子相处在了一起。经过多年的磨合之后,于一八二二年十月十二日雨果与阿黛尔举行了婚礼。

在《秋叶集》中,雨果也多次描写了当初与妻子热恋时的场景,用来怀念当时与妻子之间热恋的情感。然而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成婚八年后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妻子阿黛尔竟然陷入了圣勃夫——雨果的好友的情网难以自拔。

但是雨果虽然同时遭受到了妻子与友人的背叛,但是最终雨果却选择原谅了妻子。也正是因为雨果大度的原谅,之后的阿黛尔便一直忠心追随着雨果。就算后来雨果遭受了迫害,被流放也一直不离不弃的跟随着雨果直至去世。‍‍‍‍‍‍‍‍‍‍‍[21]

朱丽叶·德鲁埃

朱丽叶·德鲁埃(Juliette Drouet)
原图链接

雨果和朱丽叶·德鲁埃有一次美丽的邂逅。朱丽叶是一位女演员,她在表演一个剧本的时候遇到了雨果,他们彼此都是一见钟情。雨果遇见朱丽叶时已经是一位名人,之前他也邂垢很多知名女性,可是都没有遇到真爱,直到遇到朱丽叶,雨果的爱情之路才正式起航。朱丽叶不仅长得十分漂亮,而且还对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兴趣,因为共同爱好,让她和雨果的交流更多。在雨果创作中,朱丽叶会为雨果带来灵感,是雨果的精神支柱。在朱丽叶和雨果确定关系以后,朱丽叶便很少出去参演,一心一意的帮助雨果料理生活。

朱丽叶每天都会给雨果写情书,持续了五十多年,这足以表达朱丽叶对雨果的爱。情书有将近两万封,其中一万八千多封信都保存在了法国的图书馆。朱丽叶在退出公众视线后,她一直都跟随着雨果,只要他们一起去过的地方,朱丽叶都会有纪录。雨果同样也写书信,只是他没有寄给对方,而是一直珍藏在家中。‍‍‍[8][21]

晚年

雨果晚年仍坚持创作,完成了诗集《做祖父的艺术》(1877)、《历代传说》的二、三集(1877、1883)等作品。1881年2月26日,60万巴黎人在他窗前游行,庆贺他的80寿辰,当局更是将他寓所所在的大街改名为“雨果大街”[22]。他在1883年的遗嘱里宣布给穷人5万法郎,并希望用穷人的送葬马车把他的灵柩送到墓地。1885年5月18日去世,法国政府和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由来自法国和世界各地的200万人排成的行列,把他的遗体送进了先贤祠。‍‍[4]

人物评价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尚-保罗·沙特:“雨果是法国“极少数的真正受到民众欢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唯一的一位”。[23]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24]

法国诗人夏尔·皮耶·波特莱尔:“雨果是一位超越国境的天才”。[25]

法国诗人保罗·瓦勒里:“雨果是力量的化身,只需探讨一下在他周围出现的那些诗人,为了能在他身边站稳脚跟,不得不另辟蹊径,便足以估量出他的价值来了。”

法国作家儒勒·雷纳尔: “雨果的创作技巧不同凡响,对他的天才并无妨碍。”

法国作家埃米尔-奥古斯特·沙尔捷:雨果是这样一个罕见的人,他永远以自由为本,犹如自由是一切美好事物之源。[26]


参考来源

  1. 唐慧欣. 【名人小故事】法国大文豪雨果. 大纪元电子报. 2013-12-02 [2019-02-28] (中文). 
  2. 杨苏子. 雨果的故乡,贝桑松的故事. 知乎. [2019-08-12] (中文). 
  3. 3.0 3.1 雨果作品简介. 史记通鉴. 2015-01-23 [2019-08-12] (中文). 
  4. 4.0 4.1 4.2 4.3 4.4 中国网 作者:吴岳添. 雨果的似水流年. www.lishiquwen.com. 2002-09-11 [2019-01-02] (中文). 
  5. 5.0 5.1 雨果作诗. 般若人生. [2019-08-12] (中文). 
  6. 6.0 6.1 唐慧欣. 5/22他逝世:法国大文豪雨果. 大纪元文化网. 2008-05-22 [2019-01-01] (中文). 
  7. 理性的呼唤:古典主义文学. [2019-08-12] (中文). 
  8. 8.0 8.1 雨果: 法兰西的文学巨人 作者:王晓蕾 isbn 9560017803 中国社会出版社
  9. 圆明园里为什么会有法国作家雨果的雕像,他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 每日头条. 2018-09-10 [2019-08-13] (中文). 
  10. ALAI简介.ALAI官方网站
  11. 11.0 11.1 朱莉雅. 法国先贤祠文学巨匠知多少. 大纪元文化网. 2011-04-19 [2019-01-02] (中文). 
  12. 12.0 12.1 Victor Hugo’s frustrating, beautiful Les Misérables was completed on this date in 1862. VOX media. 2017-06-30 [2019-01-01] (英语). 
  13. 江宇应. 雨果 创作中的顶峰《悲惨世界》. 大纪元文化网. 2017-06-30 [2019-01-01] (中文). 
  14. 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haodoo.net. [2019-01-01] (中文). 
  15. 维克多.雨果《九三年》. haodoo.net. [2019-01-01] (中文). 
  16. 曹长青. 曹长青:从雨果《九三年》看大革命. 大纪元文化网. 2009-10-04 [2019-01-01] (中文). 
  17. 17.0 17.1 文谦/大纪元周刊 第457期. 雨果:宗教将会消失 而上帝将会永存. 大纪元周刊. 2015-12-03   [2019-02-28] (中文). 
  18. 18.0 18.1 雨果的画. 每日头条  . 2016-11-25   [2019-02-27] (中文). 
  19. 19.0 19.1 文豪雨果的画 德拉克罗瓦口中让大多数画家黯然的画作. 每日头条  . 2015-03-29   [2019-02-27] (中文). 
  20. 天才画家——维克多·雨果. 宝藏网. 2013-04-17 [2019-02-27] (中文). 
  21. 21.0 21.1 雨果的爱情与妻子 雨果的女儿是谁. www.lishiquwen.com. 2016-05-06 [2019-01-02] (中文). 
  22. 贵为文坛一代宗师的维克多·雨果,绝世美女阿佳妮曾经出演过他的女儿. 大纪元电子报. 2018-02-05 [2019-03-01] (中文). 
  23. 重温雨果传世佳作 .易文网.2013-4-7
  24. 习主席书单第二季 读法国名著感触悲欢离合 .中国青年网,2014-03-29
  25. 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06-27
  26. 雨果的这一篇文章欺骗了多少中国学生的心,其实他并不是真的同情中国. 每日头条. 2017-07-15 [2019-08-12] (中文). 

视频

《悲惨世界》电影主创谈原著作者维克多·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