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实地勘查了散在世界各地的数百门明清红夷大炮,并结合庞杂的史料记述,尝试勾勒出这些西式火器的“文化传记”,重现其在中国两百多年间的演变过程和多样性。 红夷大炮的操作与铸造技术,是近代东方大陆文明向西方海洋文明学习的第一课。书中首先探索十七世纪初自闽粤沿海欧洲沉船上打捞的大炮,如何在天主教徒的努力下进入辽东战场,并在萨尔浒之役(1619)重创努尔哈赤。皇太极又如何起用降顺的汉人铸炮、操炮,并以汉人炮兵与满蒙步骑兵协同作战的卓越战术,迅速在中原攻城略地。此事不仅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军事革命,更使清朝建立起亚洲最强大的“火药帝国”。 明清两朝所先后发展出的铁心铜体红夷大炮,不仅比铜炮更轻更省,且大幅强化了炮管的抗膛压能力,其品质曾在世界居领先地位。然而,即使是此独特的复合金属制法,在清朝定鼎之后的长期平和状态中也遭到遗忘,十九世纪时遂无力面对列强新一代火器的挑战……
☆著名历史学家黄一农教授明清史研究的重磅力作!(作者以天文学家身份纵入历史学界成为名家,研究视角新颖,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足够“硬核”。) ☆从科技角度,以科技史角度解密明清军事实力的扭转,清朝为何能最终击败明朝定鼎中原! ☆站在“大航海时代”的全球视野,欧洲沉船、西方 传教士、外籍雇佣兵、南洋华工……这一个个落点,逐渐汇成明清易代的历史图景。 ☆功底扎实,旁征博引!数十页的参考文献真是足够良心!
作者简介
黄一农,1985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而后于马萨诸塞州立大学从事天文学研究。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座教授,曾兼人文社会学院院长,“中研院”院士,是以研究科技史闻名的历史学家。曾任荷兰莱顿大学首届“胡适汉学访问讲座”教授、香港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北京清华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北京中国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高级研究员等。其研究领域涵盖科技史、中西文明交流史、明清史、术数史、军事史、红学等。代表作有《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制天命而用:星占、术数与中国古代社会》《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红楼梦外:曹雪芹〈画册〉与〈废艺斋集稿〉新证》等。
原文摘录
人生有些道路往往是事前完全无法预料的。我年轻的时候痴心想得诺贝尔奖,要当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要解决连爱因斯坦都没能解决的统一场论(unified field theory),所以跟随留学潮于1979年到了世界十大名校之一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些现实状况让我很快体会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年后我就决定转换跑道至从小着迷的天文学。当时我的研究还算不错,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等一流期刊上都曾发表过论文,并于全美最大的微波射电天文台(millimeter-wave radio observatory)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987年我在通过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创院院长李亦园院士的面试后,毅然送掉了所有物理和天文的书籍离开美国,改行进入母校刚成立的历史研究所。报到后,所里才告知我不是长聘教师,得经两年试用之后再决定是否可留任。如果事前知道,我应该不敢受聘,而会以两岸第一代射电天文学家的身份留在科学界打拼,那将是另一种全然不同的学术生涯。 回台的第一个学期,我不被允许开课,因为有老师认为我没有文科学位,所以无资格教此专业。当时内心的确很难过,但换成另一种思维,工资照领,我每天都徜徉在新竹和台北的几间大图书馆中,努力建立自己的知识地图,那个学期或许是我一生中既痛苦却又成长最快的时刻。 我很幸运,转行一开始就碰到所谓的 “逆增上缘”,让我必须拿出最大的努力并激发出所有潜力来面对生存挑战。1991年我成为台湾学界第一位以科学史的研究成果升等为正教授之人,2006年我更侥幸获得“中研院”文科院士的桂冠,但这段努力存活并蹈厉奋发的过程,也令我因此错过两个女儿成长过程不少的重要时光。而每每一激动就想转行的我,在这段期间其实还遭逢一些生命分岔,我曾入列校内天文研究所以及资讯系统与应用研究所创办时的教授名单,也曾带领一群年轻人设立了当时华文世界最大的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