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杨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杨镇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地处湾沚区南部,东与宣城县九连山接壤,南连弋江镇,西南与南陵县许镇镇的太丰相连,西连陶辛镇,北接湾沚镇。区域面积146.7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56143人。

春秋时期,属楚地。隋代,始属宣城县(宁国县)。民国时期,属宣城县西乡。1958年9月,设立红杨镇公社。1978~1986年,改为红杨区。1992年5月,撤区设镇。截至2020年6月,红杨镇下辖2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

2019年,红杨镇有工业企业60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5个。[1]

沿革

春秋时期,属楚地。

隋代,始属宣城县(宁国县)。

民国时期,属宣城县西乡。

1958年9月,设立红杨镇公社。

1978~1986年,改为红杨区。

1992年5月,撤区设镇(由原红杨镇、和平乡、西河镇撤并而成)。

区划

2011年末,红杨镇辖幸福、永杨2个居民委员会,珩琅、岗山、罗公、万寿、沈公、高兴、周桥、万福、和平、先进、三胜、兴塘、香河、月湾、东定、永平、三义、团坝、沿江、万村、新桥21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红杨镇下辖2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红杨新区。[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红杨镇地处湾沚区南部,东与宣城县九连山接壤,南连弋江镇,西南与南陵县许镇镇的太丰相连,西连陶辛镇,北接湾沚镇。 区域面积146.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红杨镇境内大部分为丘岗地、即半山半圩。地势为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地,一般在海拔24~90米,最高点位于玲郎山顶,海拔301.4米。

气候

红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C,1月平均气温0°C,极端最低气温-5.3°C,7月平均气温31.5°C,极端最高气温40.1°C(2012年7月29日),平均气温年较差31.3°C。生长期年平均245天,无霜期年平均245天,最长258天,最短23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18.72小时,年总辐射1163.3千卡/平方厘米。0°C以上持续87天(一般为2月28日~12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604毫米(195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479毫米(1678年)。

水文

红杨镇境内河道属青弋江水系。青弋江自西河十甲坝上游1.5千米,入境由南向北经西河、凤家湾、六胡、章湾、双摆渡、姚村、迎官渡、月湾、红杨、芳山、湾址、清水入长江,境内河道长10千米。

自然灾害

红杨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雷电、泥石流、山洪、旱灾和水灾,水灾平均3年2次,最严重的一次水灾是1999年夏和平、大兴、红杨、红星圩堤缺口,受灾面积达5万余亩。

自然资源

红杨镇境内自然资源主要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森林资源。植物资源主要有凹叶厚朴等120余种树木,珍稀植物中药有海全沙、猫爪草等10余种。灌丛区还有杂竹等10余种;保护区内主要经济植物有蚕桑、蔺草等15种。动物资源,保护动物有斑鸠18种;野生动物有刺猬等9种;珍稀动物有灰鹭、野猪、果子狸等。森林资源、松、杉、栋、樟等高大乔木,人工纯林混交林、天然林松杉混杂林,集中分布在芳山、洪山跑马山及和平生态公园一带,森林植被4万余亩,树龄20余年有万余亩,储积量3万亩。

人口

2011年末,红杨镇辖区总人口5.5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475人,城镇化率65.8%,另有流动人口19471人。总人口中,男性28642人,占51.7%;女性26758人,占48.3%; 14岁以下7645人,占13.8%; 15~64岁41716人,占75.3%; 65岁以上6039人,占10.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5328人,占99.87%;另有少数民族72人,占0.13%。2011年,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1.9‰。

2017年末,红杨镇常住人口45966人。

截至2019年末,红杨镇户籍人口56143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红杨镇财政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46万元,比上年增长69%。完成营业税6509万元。

2019年,红杨镇有工业企业60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5个。

农业

红杨镇有农业耕地面积6.06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5万吨,其中水稻3.7万吨,小麦80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棉花、烟草。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1.7万亩,产量3100吨;棉花种植面积1万亩,籽棉产量2000吨;烟叶种植面积9200亩,产量40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万头,年末存栏5000头;羊饲养量8000只,年末存栏3000头;牛饲养量200头,年末存栏200头;家禽饲养量300万羽。

商业

2011年末,红杨镇有商业网点45个,职工135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06万元,比上年增长5%。[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红杨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750人,专业教师35人;小学7所,在校生1826人,专任教师15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625人,专业教师16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红杨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0万元,比上年增长1.5%。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红杨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3个;各类图书室24个,藏书4.5万册;音乐、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30多人。

2011年末,红杨镇有学校体育场地10处,2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红杨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门诊部(所)24个;病床4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76张,固定资产总值66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8人,其中执业医师11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5万人次。

2011年,红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红杨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5户,人数235人,支出96.04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340.6元;城市医疗救助12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876人次,共支出14.3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82户,人数1958人,支出435.6万元,比上年增长8%,月人均185.4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43万元,比上年增长6%;社会福利费30万元,比上年增长6%。敬老院2家,床位16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74人。社区服务单位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0万元,使20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76.6万元,比上年增长5%,基金支出合计672万元,比上年增长7%。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74万人,参保率99.8%。[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红杨镇有邮政支局2个,代办所6个,业务收入9240万元,其中纯收入105万元,报纸、期刊累计发行7.3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4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3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27%,移动电话用户0.1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1万户。

给排水

2011年末,红杨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有深水井6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72万立方米。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21000米。

供电

2001年末,红杨镇区有变电站(所)1座。

园林绿化

2011年末,红杨镇区有花坛9个,绿化面积5000余平方米。

交通

红杨镇境内有皖西公路、寒西路、保红路、西太路、分别与芜屯公路、205国道、318省道、湾石公路相连。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红杨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原名红杨树的老街而得名。

文物古迹

红杨镇境内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珩琅塔,底面积11.6平方米,高约29米,六面七层,由特制的大青石砌成,每层每面均有圆拱门,1991年珩琅塔定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修缮加固了塔基。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红杨镇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2020年7月29日,红杨镇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0年8月,红杨镇入选2020年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

2021年5月8日,红杨镇被安徽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命名为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

2021年8月25日,红杨镇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