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判词解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可卿判词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红楼梦曲-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判词是什么及解读

《红楼梦》一书中有两个“可卿”,一个是宁国府的大少奶奶秦可卿,一个是太虚幻境中的仙子兼美小字可卿。那么这两个可卿是不是指的同一个人呢?我认为不但是,而且还是作者特意地强调。否则作者没有必要在同一情节里把两个重要人物的名字起成相同的一个。幻境内的可卿又叫兼美,“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大家还记得“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吗?兼美就是兼黛钗之美,合于一身。前面说过,作者将自己心爱的人的容貌、性格、人生经历分别写入了黛玉、晴雯、宝钗、英莲、龄官及其他十二钗身上,因此小说中的这些女子就都是虚构的艺术人物,没有一个是完整地体现人物原型,她们只是被作者从这个原型身上提取了一部分之后,再进行艺术的夸大而形成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只有这个幻境内的兼美可卿才是真实的,才是黛玉、晴雯、宝钗、英莲、龄官等人物的原型。

据此,我认为作者的恋人—黛玉、晴雯等人的原型—她的小名很可能就是秦可卿的小名—“可儿”。而“卿”则是古人夫妻间的爱称。另外还有一点,咱们知道秦可卿叫“秦可卿”,宁国府的人可是不知道可卿这个名字的。

“秦可卿”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秦”即情,“卿”也是情,秦可卿即情可情。在这里“可”是可歌可泣的可,做“值得”讲。情可情的意思就是这份情值得为其动真情。哪份情呢?在《红楼梦》里,我认为有三个人与其产生过感情方面的瓜葛。第一个是她的丈夫贾蓉,虽是合法夫妻,但夫妻感情一般;第二个是她公公贾珍,根据甲戌本和已失的靖藏本的脂批所透露出的信息,我们知道了贾珍曾在天香楼威逼奸淫了秦可卿,秦可卿也为此染病在床,而贾珍仍对其不放手,最后导致秦可卿自缢而亡;第三个是贾宝玉,书中通过“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婚配兼美”的描写,暗示了宝玉与可卿的关系,且不去论证他们是否有过肌肤之亲,至少他们之间是存在着柏拉图式的情爱的。所以这份“可情”的“情”只能是可卿与宝玉之间的情。

接下来我就试着解释一下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在情天情海中幻化出一个个多情的种子。

“情既相逢必主淫”:两个情种既然相逢了,必然预示着要发生一些男女之事。但绝不是指贾珍和可卿,贾珍还没有资格被称为情种。贾珍对可卿是强奸,不是两情相悦。判词里说的两情是指作者与其爱人,他们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被雍正强行拆散后,又寻找了机会,偷偷相会。

“漫言不肖皆荣出”:不要说不肖的子孙都出自荣国府。

“造衅开端实在宁”:其实制造祸患的衅首是在宁国府。这句与后文曲子中“家事消亡首罪宁”同义。

关于秦可卿的人物评价

(1)马瑞芳:秦可卿一家的名字都是为了说明“情的罪孽”;太虚幻境判词、红楼梦曲规定她因淫自杀;焦大骂出她与贾珍、贾蔷乱伦;她卧室的香艳描写,暗示她是风月人物。作者在现实中选择了秦可卿这个因风月之事败露而死亡的人,作为“情”的象征,让她在贾宝玉梦中“幻”为“情身”,还让那个也叫“可卿”的仙姬与钗、黛的形象混为一体,最后与贾宝玉一起堕入“迷津”,暗示这是后来情节发展的影子,以自圆其“宿孽因情”之说。王熙凤的弄权、敛财、害命,也起于她协理宁国府。秦可卿“判词”和曲子中的词句的含义,要比字面印象来得深奥,就连曲名“好事终”,体会起来,其所指恐怕也不限于秦氏一人,而可以是整个贾府的败亡。

(2)朱楼梦剑:秦可卿和二尤的故事来自《风月宝鉴》旧稿,她们的出身、品性、结局均有相通之处,秦可卿正传的疑点可以在二尤正传里面找到答案。书中通过猫狗打架、卧房典故、两枝宫花、焦大醉骂、判词、曲子等细节塑造她为第一淫妇,为此遭受相思成疾(贾蔷搬出)、长辈责罚(焦大、秦业)、名坏被欺(金荣、璜大奶奶)、因淫致病(张太医论病)、重度抑郁(尤氏述说、秦可卿自述)等五重活受罪,最后不得好死,此系模拟世俗语态对她的淫罪表示惩罚。但作者后期大刀阔斧修改她的形象,删削《风月宝鉴》风月文字,通过移罪贾珍、乳名兼美、合家称颂、贾宝玉意淫、魂托凤姐、合家哀悼等细节把她翻转为第一佳人,对她的悲剧寄予深切同情。作者为二尤翻案的文章亦与秦可卿相通,她们的人性美和悲剧美自然融入大观园全体,共同表达了女儿尊贵和意淫主题。[1]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