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楼梦李纨的判词解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楼梦李纨的判词

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花名签

一枝老梅【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出自宋代王琪《梅》:“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风流说到今”】

红楼梦李纨的判词是什么及相关解读

   住所:稻香村【题额“杏帘在望”,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数楹茅屋”,外面“编就两溜青篱”,“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俨然是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这个住所非常符合主人清心寡欲、自甘寂寞的性情】

出场介绍: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为德”,故生了便不十分认真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罢了,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却以纺绩女红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1.茂兰:指贾兰中举显贵。凤冠:一种上绣凤图、珠花点翠的礼冠,皇后、宫妃、诰命所戴。霞帔:宋以后定为诰命披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明代九品以上之命妇皆用之。凤冠、霞帔,均朝廷赐予,暗切“ 宫裁”二字。这画面表示贾兰中举做了高官,李纨成了诰命夫人。

2.李:切李纨的姓。完:以同音切李纨的名。这句比喻李纨生贾兰后即丧夫守寡,如同桃花李花,结了果实,春色也就完了一样。

3.一盆兰:“兰”——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兰草或春兰。此处的兰和画中的茂兰皆暗示贾兰。贾府子孙后来都不行了只有贾兰“爵禄高登”做母亲的也因此显贵。

4.如冰水好:比喻生和死是紧密相依的。《淮南子·俶真训》:“夫水向冬则凝而为冰,冰迎春则泮而为水,冰水移易于前后,若周员面趋,孰暇知其所苦乐乎?”唐代诗僧寒山《无题》诗云:“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全唐诗》八百六卷)这两句意谓生死荣枯,都是变化交替的。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晚年诰命加身,只不过得了个虚名儿,白白地成了人家的笑谈。

赏析

贾珠死后,李纨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对贾兰的培养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她对贾兰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不仅督促他读圣贤书,为科举考试做案头准备,还安排他习武。书里有一笔描写,读者不应该忽略,就是在第二十六回,宝玉在大观园里闲逛,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这时候,忽然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了过来,打破了诗意,可爱的小鹿为什么惊慌失措?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一见宝玉在面前,就站住了,跟宝玉打招呼。宝玉就责备他淘气,问好好的小鹿,射它干什么?贾兰怎么回答的,记得吗?说是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呀?所以演习演习骑射。李纨望子成龙心切,对贾兰也是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要他能文能武。

红楼梦曲

  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

  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

  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李纨的结局是什么

第5回判册、曲子预示贾兰爵禄高登,李纨凤冠霞帔。贾母临终嘱咐贾兰道:“将来你成了人,也叫你母亲风光风光。”贾母丧礼期间,众人奉承道:“(宝玉)那里及兰哥儿一零儿呢。大奶奶,你将来是不愁的了。”(110回)贾兰读书长进,末二回果然中了举人,“李纨心下喜欢”,薛姨妈道:“你看大奶奶,如今兰哥儿中了举人,明年成了进士,可不就是做了官了么?他头里的苦也算吃尽的了,如今的甜来,也是应为人的好处。”(120回)

但作者后期重新给贾兰设定了悲剧结局。曲子“昏惨惨黄泉路近”一句紧接上文“气昂昂”“光灿灿”“威赫赫”三句,其对象都是贾兰。下句“问古来将相可还存”,同《好了歌》“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照应,更确定这黄泉路尽的是做了将相的贾兰。稻香村“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亦隐喻贾兰之死。

关于贾兰的死因,请注意18回元春点戏的第三出《仙缘》。剧中故事讲科举出身的主人公卢生遭政敌宇文融构陷,挂帅西征。幸而天佑卢生,不但平安归来,还大获全胜,战功赫赫。

卢生的故事隐喻了贾兰结局。当海疆反贼全盛时期,贾兰正好中举。此时贾府的政敌如忠顺王构陷,派贾兰挂帅出征。结果贾兰没有卢生那么命大,沙场征战,壮烈牺牲。“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表示他死得光荣。119回海疆靖寇报捷,皇上大赦天下,“贾兰等朝臣散后,拜了座师”,证作者后期确有改写贾兰战死海疆的计划。

贾兰之死对李纨打击很大,曲子“抵不了无常性命”,证李纨在得知贾兰噩耗时便气绝身亡,落了个“枉与他人作笑谈”的结局。《晚韶华》曲归咎为“也须要阴骘积儿孙”,即不善积阴功。

概括而言,李纨一生有三大悲剧:一是青春丧偶,“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二是贾兰战死;三是她自己抑郁而逝。[1]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之子(一说曹𫖯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