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毛山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毛山楠(学名:Phoebe hungmoensis S. K. Lee)是樟科,楠属乔木,高达可达25米,小枝、嫩叶、叶柄及芽均被红褐色或锈色长柔毛。小枝粗壮,叶片倒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革质,先端钝头、宽阔近于圆形或微具短尖头,基部渐狭,圆锥花序生于当年生枝中、下部,分枝简单;被片长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子房球形,花柱细,柱头不明显或略扩张。果椭圆形,果梗略增粗;4月开花,8-9月结果。 分布于越南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广西南部及西南部生长于较荫蔽杂木林中。 该种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质轻,干后不易开裂,可作家具、船板、农具等用材。[1]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1米。小枝、嫩叶、叶柄及芽均被红褐色或锈色长柔毛。小枝粗壮,中部直径4.5-6毫米。叶革质,干后变黑色或深栗色,倒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钝头、宽阔近于圆形或微具短尖头,基部渐狭,上面无毛有光泽或沿中脉有柔毛,下面密或疏被柔毛,脉上被绒毛,中脉粗壮,在上面下陷或平坦,下面明显突起,侧脉每边12-14条,下面特别明显,横脉及小脉细,下面明显。圆锥花序生于当年生枝中、下部,长8-18厘米,被短或长柔毛,分枝简单;花长4-6毫米;花被片长圆形或椭圆状卵形,两面密被黄灰色短柔毛;能育雄蕊各轮花丝被毛,第三轮花丝基部腺体无柄,退化雄蕊具宽而扁平的短柄,被毛,先端呈不明显三角形;子房球形,先端有灰白色疏柔毛,花柱细,被毛,柱头不明显或略扩张。果椭圆形,长约1厘米,直径5-6毫米;果梗略增粗;宿存花被片硬革质,紧贴,结果时与花被管交接处强度收缩呈明显紧缢。花期4月,果期8-9月。[2]

近种区别

该种叶形及毛被近于紫楠,但一年生枝条极粗壮,叶较小,通常为倒披针形,先端钝头、宽阔近于圆形或微具短尖头,少为短尖,干时变黑色或深栗色,花序较粗壮,果椭圆形,结果时宿存花被片与花被管交接处强度收缩呈明显紧缢。

产地生境

分布于越南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广西南部及西南部。生长在较荫蔽杂木林中。 喜阴湿环境,适生于湿润肥沃的土壤。

繁殖方法

11-12月果实成熟。熟时由浅绿色变为紫黑色,果为浆果状核果。宜选20年生以上健壮母树采种,用钩刀、高枝剪采果枝或用竹竿击落收集种子。采回的果实却忌堆积与曝晒,宜先浸水3-4天,待果皮松软后,搓洗去果皮肉,再用草木灰揉搓油脂,洗净种子,阴干,宜随采随播或采用湿润沙层贮藏。一般出籽率45%,千粒重240-320克,发芽率约80%。

播种方法

采收成熟果实,清水浸泡使果皮腐烂,轻轻揉搓去除果皮,种子清洗干净用百菌清800倍稀释液浸种2-3小时,取出洗净晾干。 幼苗生长慢,喜湿润,宜选择土壤湿润、肥沃、日照短、排水良好的圃地。细致整地作床。早春1-2月播种,采用播种,播种量150-180千克/公顷,播后覆土1.5-2厘米。盖草,保持苗床湿润。播种后20-25天,幼苗渐次出土,并分批揭草,及时除草、灌溉。发芽后约45天,幼苗高4厘米,有初生叶3-4片,可移苗上袋培育。育期在庇荫下,生长较快。一年生容器苗高30-40厘米出圃造林。可产苗15-18万株/公顷。

扦插

扦插繁殖宜在春季清明前进行,从优良母株上选取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1-2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清晨采条最佳)。切成长5-8厘米的插穗,上切口采用平切,留1-2片叶,下切口采用斜切。将ABT生根粉配成低含量的溶液(100毫克/升),然后将插条基部在溶液中浸泡4-6小时;扦插时采用直插法,将洗净消毒后的河沙或沙质壤土作为扦插基质。扦插密度200枝/平方米,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3或2/3。插后压紧,及时浇透水,保持苗床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 插条出芽后施肥,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复合肥一个月施1次。扦插后应立即浇足第一次水,后期管养要做好保墒及松土工作。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红毛山楠幼苗初期生长缓慢,喜阴湿,宜选择日照时间短,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土壤作圃地。土质粘重,排水不良,易发生烂根;土壤干燥缺水,则幼苗生长不良,又易造成灼伤。幼苗出土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和灌溉。在平地育苗,由于日照时间长,地表温度高,在暑天,易遭日灼为害,因此尚需给以适当遮荫。选背阴圃地,适当提高留苗密度,使床面保持一定的覆盖,不遮荫亦可避免幼苗灼伤。间苗应分期进行,要量少次多。7月苗高达10厘米左右时,即可定苗。每亩留苗3万株。8-10月为红毛山楠幼苗速生期,在此期间,应加强苗圃水肥管理,以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11月份还有部分植株抽梢生长,因此在苗圃后期管理中,要注意不使幼苗越冬时受冻害。1年生壮苗造林比2年生苗造林效果好。一些生长细弱的苗木,可留圃一年再造林。

选地栽植 红毛山楠对立地条件要求很高,应选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阴坡下部或山谷两旁。整地采用挖明穴,回表土,规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并施复合肥1000克,过磷肥钙50克作基肥,回土一半,均匀拌和。造林季节宜在1-2月的小雨阴天造林。栽时撕去容器袋,严格做到泥土不散、苗正、土紧实、适当深浅等技术环节。红毛山楠幼林生长慢,冠副窄,营造成林密度可适当加大,株行距1.5-2米,即每亩222株;但红毛山楠幼年慢长,混交造林应严格控制混交比例。在较肥沃的造林地3楠1杉带行混交或2楠1杉株间混交为宜,从造林后第7年开始,逐步间伐杉木直至全部伐除,以确保楠杉混交林中杉木护着别盖着、挨着、挤着红毛山楠,此外,红毛山楠还可与黄樟、擦树、米锥、火力楠等混交造林。

抚育管理 红毛山楠幼林生长慢,易遭杂草压盖。造林3-5年内每年锄草松土2次,追肥1次。第1次在4-5月,抚育结合施复合肥100克/穴。第2次施肥在8-9月,抚育时却忌打枝和损伤树皮。当幼林郁闭后4-5年,即12-13年生时自然整枝开始,林木分化较明显,此时应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间伐强度30%-50%,每亩保留160-180株,郁闭度保持在0.7左右,时隔6-7年后,当树冠郁闭,侧枝交错,自然整枝明显时进行第2次间伐,间伐强度30%左右,每亩保留120-150株,如培育大径材,若干年后还进行第3次间伐,主伐株数60-90株即可。适时间伐是培育大材关键所在。[3]

病虫防治

蛀梢象鼻虫,以幼虫钻蚊梢受害,使梢枯死,严重时达69.1%,影响高生长和干形发育。化学防治用40%乐果乳剂400-600倍液于4月上旬喷洒新梢,可灭幼虫。磷毛叶甲,啃食嫩叶枝梢,可知嫩梢枯萎,严重时被害株率达80%以上。防治方法,在4月中下旬用621烟熏剂杀成虫,用药1斤/亩。

主要价值

该种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质轻,干后不易开裂,可作家具、船板农具等用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