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海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海藻(学名:Rhodophyta),是含有藻红素的一门藻类,属于多细胞、真核细胞的生物;约有7000种。

几乎所有的红藻都生活在海洋中,他们生长在涨潮线以下的岩石上或较深的水中,

有些物种可以在250公尺深的海里生长。红藻多营附著生活,不产游动细胞。

红海藻不具有根茎叶构造,但它在海洋中的生存深度超过任何植物。

红海藻的颜色来自称为藻红素的色素,

其红色遮掩了叶绿素的颜色[1]

红海藻生殖产生孢子和异形配子,都不具有鞭毛;

雌性生殖器称果胞,上有一延长部分——受精丝,精子不能游动,

随水流至果胞,与受精丝接触受精;除部分物种外,大部分存在世代交替现象。

生长环境

红海藻在海水中生长的深度可达200米,在潮间带则多生于岩石的背阴处,

石缝或石沼中,也有少数喜生于暴露的风浪大的岩石上。

大多数种类固著于岩石上或其他生长基质上,也有附生或寄生在其他藻体上的。

红海藻中,有一些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用种类如紫菜麒麟菜海萝等;

还有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用来提取琼胶卡拉胶

石花菜、江蓠、麒麟菜等属植物[2]

繁殖

红海藻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在无性生殖生活史中,红藻将孢子释放到水中。

如果孢子遇到合适的基质(substrate),就将附著在其上开始生长。

红海藻的有性生殖生活史较为复杂。较简单的一种生活史涉及到单倍的配子体和二倍的孢子体两个阶段,

配子体上,雄性生殖结构产生的雄配子是不动精子(spermatangium),不具备鞭毛,

借助水流移动;红藻的雌性生殖结构称为果孢(:carpogonium)(carpogonium),

其上具有称为受精丝(trichogyne)的突起,用于接受精子。精子接触到受精丝并结合后,

雄核经由受精丝向下移动到雌核并与之融合,形成的二倍体受精卵,

受精卵有丝分裂产生果孢子(:carpospore)(carpospore)。

果孢子从亲本配子体释放到水中,附著在某处生长为孢子体,

孢子体通过孢子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孢子。

单倍体孢子又会发育为配子体,从而完成孢子体-配子体两个世代的世代交替。

大部分红藻的生活史具有三个世代的交替,这种生活史与上一种生活史的主要区别在于,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受精卵并不直接分裂产生果孢子,

而是通过反复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第三个世代,

二倍体的果孢子体(carposporophyte)。果孢子体并不独立生活,

只附著在亲本配子体上,并从配子体上吸收养分进行生长,

果孢子体成熟后,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果孢子,并从果孢子体释放到水中,

附著在某处生长为二倍体的四分孢子体(tetrasporophyte),

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分孢子(:tetraspore)(tetraspore),

发育成配子体。这些红藻从而完成了配子体-果孢子体-四分孢子体三个世代的世代交替

参考文献

  1. 光、色素与植物的颜色,花鸟园,2016-01-31
  2. 红藻门(RhodoPhyta),植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