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毛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紅牛毛刺 |
中文學名: 紅牛毛刺 |
紅牛毛刺[1],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腺毛莓RubusadenophorusRolfe的根或葉。分布於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根具有止痛,止痢,和血調氣之功效。根常用於癆傷疼痛,吐血,痢疾,疝氣。葉外用適用於黃水瘡。
別名
入藥部位
根或葉。
性味
歸經
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
和血調氣,止痛,止痢。主治癆傷疼痛,吐血,痢疾,疝氣。
葉外用治黃水瘡[2]。
用法用量
根:9-30g。葉:適量研末敷患處。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葉:味甘、澀,性溫。有和血調氣、止痛止痢的功效。用於勞傷疼痛、吐血、痢疾、疝氣。」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配伍
採收加工
根:夏、秋季採挖根,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葉:夏、秋季采葉,曬乾。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高0.5-2m。小枝淺褐色至褐紅色,具紫紅色腺毛、柔毛和稀疏寬扁的皮刺。羽狀複葉,小葉3枚,草質,寬卵形或卵形,長4-11cm,寬2-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近心形,上下兩面均具稀疏柔毛,下面沿葉脈有稀疏腺毛,邊緣具粗銳重鋸齒;葉柄長5-8cm,頂生小葉柄長2.5-4cm,均具腺毛、柔毛和稀疏皮刺;托葉線狀披針形,具柔毛和稀疏腺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苞片和花萼均密被帶黃色長柔毛和紫紅色腺毛;花梗長0.6-1.2cm;苞片披針形;花較小,直徑6-8mm;萼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花後常直立;花瓣倒卵形或近圓形,基部具爪,紫紅色;花絲線形;花柱無毛,子房上位,微具柔毛。核果球形,直徑約1cm,紅色,無毛或微具柔毛;核具顯明皺紋。花期4-6月,果期6-7月[4]。
分布區域
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地、山谷、疏林濕潤地或林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