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新月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红色新月蕨植株高100-150cm。根茎长而横生,顶部疏被早落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粗壮,长50-70cm,禾秆色;叶片薄纸质,卵状披针形,长40-70cm,宽30-40cm,两面无毛,一回羽状;侧生羽片8-12对,互生,斜向上,阔披针形,长约25m,宽4-6cm,先端渐尖头,基部为不对称的圆形或圆楔形,全缘或略呈波状,顶生羽片同形且同大,干后变红色或褐红色;叶脉网状,侧脉多数,在侧脉间形成2行斜方形网眼。孢子囊群幼时圆形,背生于小脉中部或稍上处,在侧脉间排成整齐的2行,偶有汇合成新月形;无囊群盖。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1.5米以上。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2毫米。叶远生;叶柄长80-90厘米,粗7-8毫米,基部偶有一二鳞片,深禾秆色;叶片长60-85厘米,长圆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渐尖头,奇数一回羽状,侧生羽片8-12对,近斜展,互生,中部以下的有长约2毫米的柄,彼此远离,长24-32厘米,中部宽4-6厘米,阔披针形,短尾尖,基部近圆形,全缘或浅波状,顶生羽片与其下的同形,柄长1.5-2厘米。叶脉纤细,下面较显,侧脉近斜展,并行,小脉13-17对,近斜展,基部一对顶端连结成一个三角形网眼,其上各对小脉和相交点的外行小脉形成2列斜方形网眼,外行小脉达到或几达到上一对小脉联结点。叶干后薄纸质或草质,褐色,两面无毛,偶而在叶背有一二短刚毛,叶轴、羽轴和叶脉上有疏短毛。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中部或稍上处,在侧脉间排成2行,成熟时偶有汇合,无盖。[1]
主要价值
中药名称
【药名】红色新月蕨
【类别】清热解毒药;祛瘀止血药
【拼音】hóng sè xīn yuè jué
中药基源
【科属】金星蕨科
【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
【药用部位】根茎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林下或沟溪边湿地。
【采收加工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中药基础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祛瘀止血。
【主治】疔疮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300-1550米的山谷或林沟边。
分布范围
产于福建(德化、南靖、龙岩、永安)、江西(龙南、寻乌)、广东(翁源、连山、阳山、英德、怀集)、广西(兴安、横县、容县、大苗山、梧州、扶绥)、四川(峨眉山)、重庆、云南(屏边、思茅、西畴、蒙自、普洱、金坪、佛海)。也产印度北部,越南和泰国北部。模式标本采自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