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红花斑叶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花斑叶兰

中文名称 红花斑叶兰

拼音 hóng huā bān yè lán

学名 Goodyera rubicunda (Blume) Lindl.

界 植物界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 轮藻总门

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超目 天门冬超目

目 天门冬目

科 兰科

属 斑叶兰属

种 红花斑叶兰

红花斑叶兰(学名:Goodyera grandis (Bl. ) Bl.)植株高30-60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绿色,具7-9枚叶。叶片稍偏斜的长圆形、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纸质,绿色,具3条明显的脉。花茎直立,长15-20厘米,被短柔毛,上部红褐色;总状花序具多数花,长10-15厘米;花中等大,张开;萼片红褐色,具1脉,背面被短柔毛,中萼片线状长圆形;花瓣匙形,长7-8毫米,宽1.8-2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唇瓣长6-6.5毫米,内面白色,背面黄色。花期7-8月。

生于海拔300-1500米的林下阴湿处。分布于中国台湾省,较广布。日本(琉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也有。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60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绿色,具7---9枚叶。叶片稍偏斜的长圆形、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9---15厘米,宽46厘米,纸质,绿色,具3条明显的脉,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具柄;叶柄和鞘长2--5厘米。花茎直立,长15--20厘米,被短柔毛,上部红褐色;总状花序具多数花,长10--15厘米;花苞片披针形,长7—15毫米,宽3.5--4.5毫米,背面被短柔毛,红褐色,先端渐尖;子房圆柱形,红褐色,被短柔毛,连花梗长6--8毫米;花中等大,张开;萼片红褐色,具1脉,背面被短柔毛,中萼片线状长圆形,长7—8.5毫米,宽2.3--2.5毫米,先端钝,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张开,斜长圆形,长7—8.5毫米,宽2.5—3毫米,先端钝;花瓣匙形,长7—8毫米,宽1.8--2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唇瓣长6---6.5毫米,内面白色,背面黄色,基部囊状,内面有腺毛,前部渐狭尾状,反卷,先端钝;蕊,柱长4--4.5毫米,白色,前面柱头之下具1条棒状的隆起;花药披针形,长3毫米;蕊喙直立,长1.5毫米,2裂;柱头1个,大,近圆形,位于蕊喙之下。花期7—8月。[1]

产地分布

产我国台湾省,较广布。生于海拔300--1500米的林下阴湿处。日本(琉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也有。

斑叶兰养殖方法

一、养殖环境

1、土壤:斑叶兰是肉质根,因此要使用排水性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最好用微酸性的土壤,有利于它生长。

2、光照:它喜欢阴,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可以让它接受散射光,或接受光照时间短,并适当进行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3、温度:要给斑叶兰15-30℃的生长环境,温度低于5℃或高于35℃会影响它正常生长,温度较低要放在室内养护。

二、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斑叶兰一般在春秋季节进行分株,每丛要保证有5个连结的假球茎,然后将它插进准备好的土壤中,并浇透水,保证土壤湿润,期间减少浇水,放在阴凉处10-15天左右时间就会生根了。

三、常见病虫害

白绢病:发病后会导致烂根,这时要换上干净的土壤,并适当进行通风,收到病害的植株要进行烧毁,以免感染其他植株。

介壳虫:多在高温且湿度大的环境繁殖,在发现后要用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磺进行喷洒防治,若情况不严重,可以人工捕捉。[2]

斑叶兰属介绍

属中文名:斑叶兰属

属拼音名:banyelanshu

属拉丁名:Goodyera

中国植物志:17:128

描 述:Goodyera R. Br. 斑叶兰属,兰科,40种,分布于除南美洲外的全球热带至温带,我国25种,主要产南部。陆生兰,茎基部常匍伏;叶稍肉质,有柄,常具斑,花小,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萼片背面常被毛,中萼片与花瓣靠合成兜状或有时展开;唇瓣不裂,凹陷成杯状或舟状,围绕蕊柱基部,内常有毛,具外折的顶端;蕊柱短;花药背生;蕊喙直立,2裂;柱头1个,位于蕊喙之下;花粉块2,粒粉质,无花粉块柄,有粘盘。[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