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花的鉴别方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花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

红花

【生境分布】

原产于中亚地区。现在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浙江、山东、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有栽培。

【药材来源鉴定】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因其花红色,故名红花。

【药材历史考证】

本品原名红蓝花。汉代张骞从西域得红蓝花,种以为染。张仲景《金匮要略》在“妇人杂病篇”中载有“红蓝花酒”。《证类本草》引《唐本注》云:“红蓝花,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堪染红。”考以上所引《唐本注》,《中华本草》认为是《新修本草》,尚志钧认为是《蜀本草》。无论如何,本品至少见载于唐代本草。

《开宝本草》曰:“生梁、汉及西域。”《本草图经》曰:“红蓝花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而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下作棣汇,多刺,花蕊出棣上,圃上承露采之,采已复出,至尽而罢。梂中结实,白颗如小豆大。其花曝干,以染真红及作燕脂。主产后血病为胜。其实亦同,叶颇似蓝,故有蓝名。”《本草纲目》曰:“红花,二月八月、十二月皆可以下种,雨后布子,如种麻法。初生嫩叶,苗亦可食,其叶如小蓟叶。至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红花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一年生草本,高20~150cm。茎直立,上部分枝,白色或淡白色,光滑,无毛。叶互生,无柄;中下部茎生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7~15cm,宽2.5~6cm,边缘通常有不规则的锯齿,齿顶有针刺,针刺长1~1.5mm;向上的叶渐小,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顶针刺长达3mm。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为苞叶所包围,苞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包括顶端针刺长2.5~3cm,边缘有长1~3mm的针刺或无针刺;总苞卵形,直径25mm;总苞片4层,外层叶状,边缘无针刺或有篦齿状针刺,刺长达3mm;中内层硬膜质,倒披针状椭圆形至长倒披针形,长22mm,顶端渐尖;花两性,全为管状花,长28mm,花冠初时黄花,渐变成橘红色。瘦果倒卵形,乳白色,长约5.5mm,有4棱,棱在果顶伸出;无冠毛。花期5~8月。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1]

【药材显微鉴定】

本品粉末橙黄色。花冠、花丝、柱头碎片多见,有长管道状分泌细胞,常位于导管旁,直径约至66μm,含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花冠裂片顶端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短绒毛状。柱头及花柱上部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形单细胞毛,先端尖或稍钝。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直径约至60μm,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齿状突起,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2~6μm。

【药材理化鉴定】

取本品1g,加稀乙醇10ml,浸渍。倾取浸出液,于浸出液内悬挂一滤纸条,5分钟后把滤纸条放入水中,随即取出,滤纸条上部显淡黄色,下部显淡红色。

【商品规格】

一等:干货。管状花皱缩弯曲,成团或散在。表面深红色或鲜红色,微带黄色,质柔软。有香气,味微苦。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表面浅红色、暗红色或淡黄色。质较软。

【采集加工】

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饮片炮制】

除去杂质。

【性能功用】

辛,温。归心经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内服:3~9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

置通风干燥处贮藏。[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