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領綠鸚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領綠鸚鵡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名:紅領綠鸚鵡

外文名:Rose-ringed Parakeet

別 名:玫瑰環鸚鵡、

環頸鸚鵡、月輪鸚鵡

拉丁學名:Psittacula krameri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鸚形目

科:鸚鵡科

族:環頸鸚鵡族

屬:Psittacula屬

種:紅領綠鸚鵡

亞 種:4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Scopoli, 1769

保護級別:無危(LC) IUCN標準

紅領綠鸚鵡(學名:Psittacula krameri)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共有4個亞種。體長43厘米,翼展42-48厘米,體重95-140克,壽命30年。是長尾的綠色鸚鵡。嘴紅色;尾藍色,端黃;雄鳥頭綠,枕偏藍,上體深草綠色,下體與上體同色但較淺。頸基部有一條環繞頸後和兩側的粉紅色寬帶;從頸前向頸側環繞有半環形黑領帶。雌鳥整個頭均為綠色。主要棲息于山麓開闊的疏林地帶以及村莊、農田和鄉鎮庭園等地區。以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穀物和其他灌木漿果、花朵、花蜜等。分布於塞內加爾、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越南和中國。 [1]

紅領綠鸚鵡形態特徵

紅領綠鸚鵡為中型鳥類,雄鳥頭部為輝綠色,在頸部的兩側和耳羽的後面逐漸變為淡藍色。嘴的基部有一個窄的黑線,沿眼先向後延伸至眼睛。頦部、喉部為黑色,並向後和頸的兩側延伸,與後頸向下的一個狹形玫瑰紅色頸環在頸側相連接,也是它獨有的特徵之一。

上體為輝草綠色,鄰近玫瑰紅色頸環處為藍色,腰部和尾上覆羽特別輝亮,尾羽逐漸變長,中央尾羽最長,顏色為藍綠色,基部較綠,具窄的黃色尖端,外側尾羽越向外綠色越濃。翅膀為綠色,翅上的小覆羽和中覆羽略沾藍色,大覆羽及飛羽為暗綠色。下體較淡,較背部呈更多的灰綠色,肛周、覆腿羽、翅下覆羽和腋羽為淡黃色。

雌鳥的頦部、喉部沒有黑色,頭上沒有黑紋和玫瑰紅色的領環,尾羽較短,其餘羽色與雄鳥相似。虹膜淡黃色,嘴珊瑚紅色,腳和趾石板灰色或石板綠色。

幼鳥和雌鳥長相類似,鳥喙為淺粉紅色,要到至少18個月大才會開始發展為成鳥的羽色,完全變成成鳥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個月。

大小量度:體重108克,體長380-420毫米;嘴峰24-26毫米;翅♂164-183毫米,♀162-170毫米;尾♂240-280毫米,♀190-240毫米;跗蹠16-17毫米。(註:雄性——♂;雌性——♀)

紅領綠鸚鵡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各種森林和各種型態的開闊鄉村地區、刺叢平原區、乾燥的森林地區、開闊的次要林區、草原等地區,在亞洲它們棲息在海拔1600m以下的地區,在非洲則是在2000m以下,時常出現於農耕區、市郊區、公園、花園、甚至城市中的公共場所;有時候會前往果園和咖啡園覓食,在許多地區均被當成農業害鳥。

紅領綠鸚鵡生活習性

紅領綠鸚鵡為留鳥,常成群活動,有時與灰喜鵲、八哥、鴉類等在一起活動。叫聲嘈雜,特別是早晨和傍晚,常常發出「嘎---嘎---」的連續叫聲。飛行快而有力,有時飛得很高,然後又突然降落到樹上。大部分都以小群體活動,會聚集相當可觀的數量於覓食地點或是棲息的樹木附近,偶爾會高達上百隻。生性非常吵雜,因此非常明顯易見,個性並不十分怕人;平時習慣待在同一個地區,只有在覓食的時候才會遷移到其他區域;飛行的時候相當快速,並會伴隨尖銳刺耳的鳴叫聲。

主要以榕果、木棉等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穀物和其他灌木漿果、花朵、花蜜等。在繁殖季許多印度當地的紅領綠鸚鵡會聚集非常龐大的數量於農耕區覓食稻米、粟米、玉米、水果,也會前往咖啡園覓食,時常對農作物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家中飼養時可以餵一些穀類:稻穀、花生、麻籽、葵花籽等混合餵養,還有果類:蘋果、玉米等。

紅領綠鸚鵡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孟加拉國、貝寧、不丹、布基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中國、科特迪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岡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印度、利比里亞、馬里、毛里塔尼亞、緬甸、尼泊爾、尼日爾、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塞內加爾、塞拉利昂、南蘇丹、斯里蘭卡、蘇丹、多哥、烏干達、越南。

引進:巴林、比利時、古巴、德國、香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約旦、肯尼亞、科威特、黎巴嫩、澳門、馬爾代夫、毛里求斯、荷蘭、阿曼、葡萄牙、波多黎各、卡塔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洛文尼亞、南非、西班牙、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土耳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也門。

旅鳥:佛得角、索馬里。 中國僅有廣東亞種,分布於福建福州市、廣東珠海、萬山群島和附近沿海、香港和澳門一帶。

紅領綠鸚鵡繁殖方式

在野外的繁殖期因地而易,在印度為12月到隔年5月、斯里蘭卡為11月到次年6月、在非洲的繁殖期為8到11月。通常會尋找高大樹木,在樹洞中築巢,在印度當地也會到房屋的牆壁裂縫中築巢。 繁殖期為2-4月,少數早至1月即開始繁殖。求偶時兩翅半張,頭不時地從一側向另一側轉動,尤以雄鳥為甚。築巢在天然的樹洞或啄木鳥廢棄的巢洞中、或岩壁的裂縫中,有時也自己啄洞築巢,或者在舊的建築物和牆壁洞中營巢。每窩產卵4-6枚。卵的形狀為卵圓形,顏色為白色,大小為28-34×23-26毫米。雄鳥和雌鳥輪流孵卵,但雌鳥孵蛋時間較長,孵化期22-24天。雛鳥晚成性,大約經過40多天的餵養即可飛翔。

中國分布的紅領綠鸚鵡是大約在1900年時由外地引入香港的籠養鳥類不斷逃入野外,逐漸在野外形成了野生種群,在香港等地較為普遍,有時可見到70隻以上的大群。

可以提供30×30×40公分的厚木巢箱。雌鳥一次會產下2到6枚卵,孵化期21到24天,幼鳥羽毛長成約6到7周,在人工豢養下,相當容易繁殖,但是通常紅領綠鸚鵡類的鳥種,雌鳥都相當強悍,和一般鸚鵡雄鳥居於支配領導的地位恰恰相反,因此時常發生兇悍的雌鳥咬傷甚至咬死雄鳥的情形,飼主在配對的時候應該循序漸進,切勿貿然將兩隻不熟悉的鳥關入同籠,以免發生慘事。有時已經配對好的種鳥,雌鳥也會忽然凶性大發,曾有雌鳥在育雛中無端將雄鳥咬死的情況發生,因此接近繁殖期飼主最好多加留意公雌鳥互動情況,只要有互相攻擊的情況就應該立刻隔離。人工豢養下的幼鳥會在羽毛長成的14天後能夠獨立,雄鳥18個月就已經成熟,但是初次繁殖通常在3歲左右最佳。

紅領綠鸚鵡種群現狀

由於紅領綠鸚鵡適應力與生命力很強,所以族群數量一直不減,在許多非原生地的地區也能存活繁衍,生活在各種森林、草原、林地、紅樹林、農作物園區、都市郊外、公園、花園等地區,群居性很強,尤其是繁殖期外時,有時會數千隻聚集活動,常與烏鴉、白頭翁或其它鸚鵡聚集,天然食物包括各種穀物、雜草、花、花蜜、水果、種子、堅果等,常至農作區覓食,造成嚴重的農產品損失,尤其是柑橘、玉米與向日葵,所以常被視為農作物害鳥;原棲息地里有着穩定的族群分布及數量。

紅領綠鸚鵡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學  名 1. 紅領綠鸚鵡廣東亞種 Psittacula krameri borealis 2. 紅領綠鸚鵡指名亞種 Psittacula krameri krameri 3. 紅領綠鸚鵡斯里蘭卡亞種 Psittacula krameri manillensis 4. 紅領綠鸚鵡東非亞種 Psittacula krameri parvirostris

紅領綠鸚鵡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該物種分布數量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參考來源

  1. 紅領綠鸚鵡,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