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麻

中文学名:红麻

拉丁学名:Hibiscus cannabinu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锦葵目

科:锦葵科

属:木槿属

红麻,正名大麻槿,Hibiscus cannabinus,锦葵科木槿族植物。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起源有原产印度或热带非洲两种看法。

基本内容

  • 别称: 又称洋麻、槿麻、钟麻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门: 被子植物门
  • 界: 植物界
  • 属: 木槿属
  • 目: 锦葵目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拉丁学名: Hibiscus cannabinus
  • 种: 大麻槿
  • 中文学名: 大麻槿
  • 科: 锦葵科
  • 族: 木槿族

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又称洋麻、槿麻、钟麻。起源有原产印度或热带非洲两种看法。以中国、泰国、印度、前苏联种植较多,次为孟加拉、越南、古巴、巴西、印度尼西亚和伊朗。中国于1928年引种,50年代因炭疽病害而停种,60年代由于推广抗病品种,生产得以恢复发展。

种植范围

广东广西浙江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自治区均有种植。  

形态特征

红麻茎直立,高3~5米,粗1.5~2.0厘米,呈绿、紫、红或浅红色。叶分掌状裂叶型和阔卵叶型。花淡黄或乳白色,花柱5裂,柱头紫或红色。蒴果,种子呈肾形。红麻依据叶形、茎色、成熟期分类。印度分5个变种、8个类型;中国分为13个类型。日本根据品种对光、温的反应,分为感光型和感温型。

养殖方法

红麻是短日照喜温作物。要求生育适温25℃,无霜期150天以上,生育期降水500毫米左右。适于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幼苗期怕涝,成株后抗涝力强,是涝洼地区的稳产作物。生长期日照时数延长,有利营养生长;缩短光照可促进生殖生长。故可在低纬度地区繁殖晚熟良种种子,高纬度地区种植收麻。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比重,提高品质。麻株在开花并结少量蒴果时达到工艺成熟,即可收获。随即整株或剥皮沤洗。红麻主要有炭疽病、根结线虫病和小地老虎、蚜虫、小造桥虫等病虫害。[1]

用处

红麻纤维银白色,有光泽,吸湿散水快。适于织麻袋、麻布、麻地毯和绳索。带皮麻秆可作造纸原料,剥皮后的麻骨用于烧制活性炭和制纤维板。叶可作牲畜饲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