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紀年節日泛古香(褚廣崇)

紀年節日泛古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紀年節日泛古香》中國當代作家褚廣崇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紀年節日泛古香

黃丕烈不僅題跋寫得儀態妖嬈,搖曳多姿,其跋後的紀年也是靈活隨性,香氣撲鼻,讀之深感傳統文化氣息濃郁,令人有美的愉悅和享受。

中國古代,自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八四一)有明確紀年以後,採用在位皇帝的廟號或年號及天干地支紀年。干支也可紀月、紀日和紀時。

黃丕烈一生歷經三代皇帝,即乾隆嘉慶道光

乾隆六十年乙卯(一七九五年)九月宣旨禪位給皇十五子顒琰,定年號「嘉慶」,顒琰於明年正月繼位,為嘉慶元年,即丙辰一七九六年。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嘉慶帝崩於承德避暑山莊,嫡長子旻寧繼位,年號「道光」,道光元年即辛巳一八二一年。

黃丕烈生於癸未一七六三年,即乾隆二十八年。於乙酉一八二五年去世,即道光五年,享六十二年壽。

「乾隆六十年醉司命日,郡中棘人黃丕烈書於讀未見書齋之北窗。」(《吳郡圖經續記》三卷宋刻本)

「嘉慶三年歲在戊午秋七月處暑後八日,棘人黃丕烈識。」(《僑吳集》十二卷明刻本)

「道光二年歲在壬午秋七月,蕘夫識。」(《北山小集》四十卷鈔本)

這三則跋含有在位皇帝年號,有干支年,有月有日,還有節日和節氣。

「醉司命日」為祭灶日,在臘月二十四日,是中國傳統的送灶神的日子,讓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道光紀元八月下弦日晨起,見殘月半規……復見心翁。」(《註解章泉澗泉二先生選唐詩》五卷明刻本)

「道光紀元」即辛巳年,在題跋中相似的表述還有:「道光元年」、「道光新元」、「道光紀年」,都是一八二一年。而「嘉慶改元」則為嘉慶元年的第二年,即丁巳年。「下 弦日」為二十三日,對應的「上弦日」則為初八。

「時在嘉慶十年乙丑歲七月二十有九日。」這是黃丕烈跋在《漢蔡中郎集》六卷明刊本後的紀年,中規中矩,年月日都很清楚,「嘉慶十年」是一八〇五年。

「乙亥孟夏,復翁。」此跋於《夷堅志》一百卷舊鈔本,只寫了年月,即一八一五年四月。「孟夏」有時也寫成「夏孟」,與「初夏」同指四月。古人用「孟、仲、季」記月,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其他三個季節同此。

「蕘圃氏望日燈下記。」這是跋在《新序》十卷校宋本最後面的一則,僅寫了「望日」,即滿月十五日。而其前面一則跋標時為:「乙卯四月十四日」,可知作者連續兩天讀書 作跋。

黃丕烈在《陸放翁詩集》明刻本後有跋:「道光元年夏四月既望之二日,麥秀寒甚,坐雨書,宋廛一翁。」「既望」為滿月後一日,即十六日。「既望之二日」,即十八日,那 天春寒尚在,麥苗甚秀,老先生在書齋里讀放翁詩,窗外雨聲,不似鐵河冰馬來。

說到「既望」,想起蘇軾《前赤壁賦》開頭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一〇八二年孟秋七月十六日,四十五歲的蘇軾和朋友泛舟赤壁,「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一輪圓月緩緩爬上東山頭,輝灑長江水。

說來也巧,黃丕烈在《博雅》十卷校宋本跋後時間也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蕘翁丕烈識。」距離蘇子泛舟赤壁已是整七百二十年之後了。

和「望」相對應的則為「朔」,即每月初一日。古人非常重視「朔」,西周時期國君每月初一要到廟裡設祭,叫作「告朔」,祈求國事平安。正月朔日則為「元旦」、「正 旦」,俗呼新年。「朔」日夜晚月亮不可見,和上一月的最後一天「晦」相連不可分。《幼學瓊林》中云:「月光都盡之日謂之晦」。而晦日又叫「盡日」。《堅瓠續集》中 說:「月滿三十日為大盡,少一日為小盡」。而臘月的最後一天為「除夕」,也叫「大除夕」,大除夕的頭一天則為「小除夕」,在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

「乾隆乙卯辜月朔日,吳郡棘人黃丕烈書」(《遊宦紀聞》十卷影宋鈔本),「辜月」即十一月別稱,可知這天為一七九五年十一月初一日。

「嘉慶己卯閏四月朔」(《李文公集》十八卷舊鈔本),則為一八一九年閏四月初一日。

「庚申九月小晦日挑燈記。」(《讀四書叢說》殘本五卷元刊本)這則跋寫於一八〇〇年九月二十九日。這個時間也可記為「嘉慶五年庚申季秋小盡日。」

從唐朝開始,正月晦日逐漸成為外出郊遊的節日,也是人們的「送窮日」,因為「晦」有陰暗、暗氣之意。而在「二月二」這一天迎富。明清時期,送窮日則改為正月初五,名為「送五窮」。兩天後,正月初七,則為「人日」,傳說是神創造人的日子。黃丕烈在《淮海居士長短句》三卷宋刊本中跋云:「嘉慶庚午人日,書友以社壇吳氏所藏諸本求售,……」

「辛巳八月大盡日,復見心翁校訖,記於懸橋小隱之學耕堂南軒。」這一年為道光新元,即一八二一年八月三十日,黃丕烈五十八歲,已搬家到城東懸橋居住,方便買書交遊。

「嘉慶庚午小除夕前一日,時雪後繼雨,寒中復暖,窗外風聲漸響,不知能快晴否。復翁黃丕烈識。」此為《蔡中郎文集》明活字本後跋也。

「辛未大除,偶過五柳居,主人出《秘笈》相示,因從彼借《武林舊事》歸。……壬申正月廿一日校訖,復翁。」

「昨歲殘晤五柳主人,談及新收是書,遂假歸,已大除夕矣。茲甲戌元旦,閉門謝客,命長孫秉剛檢此與五柳本粗對一過。」此跋在《古今歲時雜詠》四十六卷明鈔校本卷尾。

這幾則跋表明黃老先生在除夕、元旦都不休息,讀書,淘書,和書店老闆聊天談地,借書回來,還要拽上長孫幫忙校書。

「大清嘉慶元年正月上元日,書於讀未見書齋。棘人黃丕烈」(《孫可之文集》十卷宋刻本)

「甲申上元後三日,雨窗老蕘校訖記」(《珩璜新論》一卷舊鈔本)

「辛未秋七月中元前二日書於學耕堂。復翁」(《硯箋》四卷校宋本)

這三則跋中提到了「上元」和「中元」,加上「下元」,分別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為春、秋、冬三季的第一次月圓日。

「上元」又稱「元夕」,和如今的元宵節相同。「中元」亦稱鬼節,此日道觀作齋醮,僧寺作盂蘭盆會。「下元」則祭祀祖先。在我的故鄉固原,農曆十月一要為逝去的祖先送 寒衣,比「下元」早了半個月。

在黃丕烈題跋中「花朝」出現次數很多,可見是個重要節日。

「嘉慶歲在己未二月花朝後一日,黃丕烈識。」(《高注戰國策》三十二卷影宋梁溪高氏本)

「乙亥花朝收得李明古家遺書……」(《中吳紀聞》六卷校本)

「道光四年甲申二月花朝後一日,老蕘識。」(《國朝名臣事略》十五卷校澹生堂鈔本)

「道光乙酉花朝前二日,積雨浹旬,見日者今為第二日矣。」(《王右丞詩集》)

「花朝」源於春秋時期,盛於唐朝,又稱花神節,二月春天來臨,百花開放。在清代,此節在北方為二月十五日,江南則在二月十二日。那一天,人們出門踏青賞花,閨中女子 則剪彩箋用彩繩系在花木之上,謂之賞紅。《紅樓夢》里林黛玉是三生石畔的絳珠草轉世,她的生日就在花朝二月十二日。

黃丕烈在題跋里多次提到「上巳日」。

「裝成為嘉慶丙子中春,越日展觀,是為上巳前二日。蕘翁識。」(《直言治病百法》金刊本)

「道光紀元月在辰上巳日,蕘翁記。」(《齊民要術》十卷校本)

「上巳日」是古人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此日,人們去水邊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又稱「修禊」。

王羲之《蘭亭序》開頭寫道:「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那天就是上巳日,以王羲之為首的一次文人雅集,影響了中國文化千餘 年。

「中春」即春天的中間,即二月十五日,和「中秋」用法一致。《史記 · 秦始皇本紀》中有「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古代帝王巡狩,常在月中。

「月在辰」涉及到用天干地支記月法。道光紀元為辛巳年,遇到「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為「庚寅」,則可推算出「月在辰」為「壬辰」月,即三月,和後面的「上巳日」 相合。

黃丕烈題跋中有關「春」的表達還有:

「壬午春臨。」(《李衛公文集》十七卷校宋明鈔本)「春臨」即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禮記 · 月令》:「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 郊。」

「乙未春正二十有五日,風雨扄戶……」(《玄英先生詩集》十卷校明影宋鈔本)「春正」即孟春,正月。

「癸酉暮春廿有五日,復翁。」(《文房四譜》五卷校舊鈔本)「暮春」為季春三月,春天最後一月。歐陽修《玉樓春》詞首句:「江南三月春光老」,即此。

而黃跋里經常提到的「小春」,則不在春天。

「丁卯小春望日讀畢,復翁黃丕烈。」(《說苑》二十卷宋本)

「辛未小春望後一日,復翁書於百宋一廛。」(《古文苑》殘本四卷宋本)

「庚辰小春下旬,自杭歸,偶訪友城南……」(《救民急務錄》二卷明刻本)

「甲子小春月萬壽日裝成並記。」(《姚少監文集》五卷舊鈔本)

這幾則跋里的「小春」和「小春月」,即「小陽春」,是孟冬十月。這時候天氣溫暖如春,部分樹木會二次開花,呈現出短暫的春天氣息,故民間有「十月小陽春」之說。

「萬壽日」即皇帝的生日,是宮廷里最看重的三個節日(萬壽、元旦、冬至)之一。甲子年,嘉慶皇帝在位,他的生日就在十月初六日。

除了前面提到的除夕上元、花朝等,還有很多傳統節日入跋:寒食、端陽、七夕、中秋、重陽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在黃跋里用節氣標註時間也很常見,而且以某一節氣為基點,天數前後均可延伸,非常靈活,如:

「己巳清明後一日,書於百宋一廛之北窗,復翁黃丕烈。」(《輿地廣記》三十八卷校影宋本)

「夏至前一日,坐士禮居中,飯畢閱此,黃丕烈題。」(《書法鈎玄》四卷舊刻本)

「丁丑秋白露前四日記,復翁。」(《潮溪先生捫虱新話》十五卷明刊本)

「時嘉慶癸亥冬至後九日,蕘翁記。」(《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舊鈔本)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一個節氣到下一個節氣大約相隔十五天,最後一則跋由冬至向後延伸了九天,再有六天就是小寒了。

《黃丕烈藏書題跋》中的節日和紀年,部分節日如今早已荒廢沉寂,要通過查資料才能得知其詳。年號紀年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後已完全消失,而用干支紀年則只能在日曆、書 畫作品和部分藏書家的題跋中尋到依稀的身影了。[1]

作者簡介

褚廣崇,生於七十年代,寧夏固原黑城人,現在北京昌平任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