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纳税服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纳税服务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1],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2]、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名词解释

纳税服务是政府和社会组织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的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

纳税服务的涵义

1、纳税服务是税收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

税收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取得财政收入、进行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主要形式。税收的产生来自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需要,即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税收来自于纳税人的收入和所得,并用于国家为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成为公共产品的供应商,而纳税人成为国家的顾客。因此,为纳税人提供优良的纳税环境也就成了国家的法定职责和应尽义务。

2、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职责的体现

税务机关是代表国家执行税收法律法规、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部门,税务机关要履行上述职责,就必须开展一系列税收征管活动。税收征管活动主体的一方始终是各类纳税人,直接体现为从纳税人处取得税收收入。组织税收收入的理想境界是实现“应收尽收”,也就是税法所确立的应征税款与实征税款没有丝毫差额。

要尽量减少应收与尽收的差距,纳税人还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熟知税收知识;

二是能方便、快捷履行纳税义务;

三是纳税成本最小化。

因此税务机关应当想方设法让纳税人知晓税收法律法规,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注重尽量减少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所负担的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这就是纳税服务的最本质的意义。

纳税服务的内容

纳税服务的内容具体包括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申报纳税和涉税事项办理;个性化服务,整合纳税人的个性化信息,针对其不同的纳税服务需求,在税务管理中予以体现;投诉和反馈结果,提供一个征纳双方联系的渠道,纳税人在与税务机关打交道的过程中,对不满意的地方能及时向税务机关投诉、反映,税务机关则及时给予处理和反馈,给纳税人以满意的答复。

优化纳税服务的途径

(一)转变纳税服务观念,重新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观

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已明确规定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纳税服务有了法律依据,在税收工作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纳税服务也由传统的道德范畴上升到法定义务,成为法定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征纳双方都要全面领会其内涵,重新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作为征税主体的税务机关要切实履行新征管法规定的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义务,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应“视纳税人为顾客”,认真分析纳税人的需求,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以让纳税人满意为目标,确保纳税人合理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积极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不断完善纳税服务工作,同时也要积极引导纳税人不断增强维权意识,形成共同创造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改变纳税服务的形式,深化纳税服务内涵

应从以前的重形式轻实质误区中走出来,

一是由形象服务向实效服务转变。税务机关应针对纳税人对税收专业性知识与技能、程序、权益的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纳税服务。

二是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税务机关除了接待好上门来的纳税人外,应主动出去,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纳税人存在的问题。

三是由一刀切服务向分类服务转变。纳税人素质有高有低,涉税业务也有繁有简,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

继续深化服务内涵,提高纳税服务的档次。纳税人最希望得到的是税收的公平、效率的实现。我国税收法制不断的完善,人情税、关系税行为大大减少,再加上现代化、信息化的征管手段的应用,偷漏税行为也越来越少,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已基本建立。但是在许多征管环节仍然存在弱项,一些纳税人利用这种手段进行偷漏税的行为仍无法杜绝,这就人为导致了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公,背离了税收的基本原则,对那些老老实实履行义务的纳税人来说很不公平。因此应该加强征管,加大对偷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加强税务干部的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要满足日益现代化的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的需要,实现由传统服务到现代纳税服务的“质”的飞跃,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因此,要不遗余力地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加强税收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业务培训。另外还应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忧患意识,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切实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公布出台几条纳税人特别期待、特别管用的“廉政禁令”,对税务人员的不作为、滥作为行为,加大惩戒力度。

(四)服务手段信息化

通过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构建纳税服务信息化平台,降低税收成本,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

一是完善纳税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以12366服务热线、电子税务网络为载体,运用网上电子申报系统、网上税务局信息管理等系统,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功能强大的多元化、个性化、开放式的纳税服务。

二是完善税收管理平台,推广运用纳税申报电子信息采集系统、发票管理系统、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系统、增值税纳税评估管理、计算机稽核、协查等管理系统,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纳税人纳税成本。

三是完善信息交换平台,推进税库银企的一体化建设,拓宽申报缴税渠道,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

(五)完善纳税服务机制,实现高效服务

1、加强纳税服务的制度建设

应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制度体系,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的基本准则,使纳税服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各地也应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相应符合地方特色的实施细则。这不仅可以规范纳税服务,同时还有利于考核监督,形成自觉提供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在规范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对现有的征管制度、优惠政策等进行调整。征管方面,该精简的办税环节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减少纳税人不必要的负担,在优惠政策方面,应在兼顾税负公平的基础上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应有的待遇。

2、完善纳税服务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平和可操作性的纳税服务监督、评价机制,从投诉、受理、调查、检查、处理等环节加以规范,对纳税服务工作评定奖励和惩戒,量化考核指标,并将纳税人的评价列入考核指标,让全体干部都要溶入服务意识,把是否对纳税人合法权益造成侵犯作为衡量标准,坚持以纳税人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摆正征纳角色的位置,确保纳税服务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相衔接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评议评价机制和服务质量、效果的保障制度,建立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的长效机制,将纳税服务工作质量作为考核税收工作的主干线。

纳税服务标准化

纳税服务标准化是指纳税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同质化,在实现途径上要突出做好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目标考核、制度体系等标准化建设。

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是依据标准化理论,适应政府管理创新的时代要求提出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税收管理理论基础。首先,规范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统一纳税服务标准,为纳税人提供符合法律规范和确定质量的办税服务,实现纳税服务均等化,符合税收公平原则;其次,以纳税人满意度作为衡量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符合服务型政府建设所倡导的顾客导向理论;第三,简化办税环节,提供快捷服务可降低纳税人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从而有助于降低税收遵从成本,提高纳税遵从,符合税收遵从理论。因此,实施标准化建设是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效能的基础。

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问题

纳税服务标准的贯彻实施是纳税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现在税务系统在纳税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纳税服务标准不科学、不合理、不全面,纳税服务标准难对照、难把握。

(一)标准化建设的思想不统一。一些地方和人员对标准化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以管理为导向、粗放型的服务水平上,对通过标准化手段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纳税服务标准可操作性不够。由于纳税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化的统筹规划和前期研究不够,某些标准制定前没有充分下基层调研,基层实质性地参与标准制定的程度较低,导致实用性不强与可操作性不够。

(三)纳税服务工作标准数量较少。主要侧重于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的制定,缺少内部管理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定性的条款较多,定量的指标较少,相关的服务标准仅仅是基本流程说明,用这样的提示对纳税服务人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作为服务标准就显得有些空洞。同时,过于笼统的要求既让执行者难以操作,更让监督者难以评判。

(四)纳税服务的评价方法不科学。缺少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不能对服务质量进行科学的统计和量化分析,缺乏对服务本质性评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