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气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战国七雄 |
英文名称 :mediastinal emphysema 就诊科室 :胸外科 发病部位 :纵隔 常见病因 :自发性,胸部创伤、食管穿孔、医源性因素等 常见症状 :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 |
纵隔气肿是指因各种原因空气进入纵隔胸膜内结缔组织间隙之间,可以是自发性,胸部创伤、食管穿孔、医源性因素等。 [1]
病因
- 1.肺泡破裂,空气沿肺血管周围鞘膜进入纵隔,常有吸气后屏气,用力剧咳等诱因,见于支气管哮喘、细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疾病。肺泡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亦可发生纵隔气肿。
- 2.在治疗呼吸窘迫征时,应用呼气末正压呼吸,所用的压力过高易引起肺脏气压伤,发生自发性气胸和(或)纵隔气肿。
- 3.胸部外伤、内窥镜检查或吸入异物等,可引起支气管或食管破裂而发生纵隔气肿。食管痉挛阻塞,常在食管下部8cm处发生纵行撕裂,因该处食管无结缔组织支持。食管破裂常伴发胸腔积液或脓胸。
- 4.颈部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或扁桃体切除术,有时气体可沿颈深筋膜间隙进入纵隔。气管切开术,若皮肤切口过小,气管切口过大,空气逸出易发生纵隔气肿。
- 5.胃肠穿孔、肾周围充气造影术或人工气腹术,腹腔内气体可经膈肌主动脉裂孔和食管裂孔周围的疏松组织进入纵隔。
临床表现
病史与症状
注意与本病的相关诱因及病史,少量纵隔积气可无症状,一般可有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如突然发生纵隔中至大量积气并发有张力性气胸者胸痛剧烈、呼吸困难、心悸、心率增快,合并感染时高热、寒战、休克。严重纵隔气肿压迫胸内大血管,影响回心血量和循环障碍。
体征
如颈部、胸骨上窝或胸腋、腹部皮下气肿时,有皮下握雪感,捻发音;胸骨后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心前区可听到与心搏一致的特殊摩擦音(卡嗒声)。严重者胸、颈部静脉回流障碍,静脉纡曲,低血压。合并气胸者病侧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 [3]
检查
目前尚无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
胸部X线检查对明确纵隔气肿的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于后前位胸片上可见纵隔胸膜向两侧移位,形成与纵隔轮廓平行的高密度线状阴影,其内侧与纵隔轮廓间为含气体的透亮影,通常在上纵隔和纵隔左缘较明显,上述征象应与正常存在的纵隔旁狭窄的透亮带相区别,其鉴别要点在于Mach带的外侧并无高密度的纵隔胸膜影。此外,部分患者尚可在胸主动脉旁或肺动脉旁发现含气透亮带。婴儿当纵隔内气体量较多时可显示胸腺轮廓。纵隔气肿在侧位胸片上表现为胸骨后有一增宽的透亮度增高区域,将纵隔胸膜推移向后呈线条状阴影,心脏及升主动脉前缘与胸骨间距离增大。X线检查尚可清晰地显示同时存在的气胸以及下颈部和胸部皮下气肿。
胸部CT检查:胸部CT因不受器官重叠的影响,对纵隔气肿显示较清楚,尤其是当纵隔内积气量较少,后前位胸片易于识别。 [4]
诊断
胸部X线检查:后前位胸片纵隔胸膜被气体向两侧推移,纵隔两旁可见带状透亮阴影,左心缘外明显,侧位胸片见胸骨后间隙透亮度增大。有皮下气肿者见颈、胸部皮下有气带,积气征象。 [5]
鉴别诊断
本病纵隔内气肿要与心包内气体鉴别。心包内气体在横卧位时气体积于侧方,后前位胸片于心根部可见心包反折的穹隆;心包外纵隔气肿的气体位于上纵隔两侧。 [6]
治疗
一般治疗
大多数纵隔气肿轻症者,经卧床休息,给予抗生素及止痛、吸氧等一般处理,1周左右气体吸收痊愈,少数患者禁食,给予肠道外营养。
局部排气治疗
对纵隔积气较多,有压迫症状,经一般处理仍不好转者,可在局麻下于胸骨上切迹处做切开引流排气减压。有皮下气肿者同样可做上胸部皮肤切开,挤压排气。
原发病治疗
因外伤、张力性气胸所致者施行闭式引流术,对断裂的气管、漏气的食管等进行修补缝合,对原发肿瘤采用综合治疗。 [7]
参考来源
- 佟胜全,史旭华,苏金梅等.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纵隔气肿的临床分析. 《 中华医学杂志 》 , 2006
- 罗斌,张财宝,章锐,解继明等. 自发性纵隔气肿11例临床分析. 《 vip 》 , 2016
- 张雪雅,张维溪,盛安群等. 儿童自发性纵隔气肿18例诊治及预后分析. 《 WanFang 》 , 2013
- 佟胜全,史旭华,苏金梅等.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纵隔气肿的临床分析. 《 中华医学杂志 》 , 2006
- 姚珂,闵家新,张国强,向明章. 纵隔气肿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 《 CNKI;WanFang 》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