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練子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8日 (三) 13:23 由 Gypa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练子宁'''(1350~1402),名安,临江府三洲 (今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东门村)人。英迈超群,洪武十八年(1385)以贡士廷试对…”)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練子寧(1350~1402),名安,臨江府三洲 (今江西省新幹縣金川鎮東門村)人。英邁超群,洪武十八年(1385)以貢士廷試對策,力言強國富民之道,擢為一甲第二名(即榜眼)。初授翰林修撰。後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間(1398~1402)改任吏部侍郎,以舉賢薦能為己任,政聲斐然。

建文四年(1402),燕王攻破南京,即帝位,改年號永樂,稱成祖。遂將練子寧綁縛上朝。練子寧大義凜然,痛斥燕王篡權謀位,大逆不道。燕王惱羞成怒,命人將練子寧的舌頭割去。燕王說:「我欲效周公輔成王。」子寧聞言,用手伸進口裡蘸着舌血,在殿磚上大書:「成王安在?」燕王大怒,命磔屍,並誅殺練氏族人151人,被放戍邊的親屬371人,練子寧的家鄉四百八十戶人家慘遭橫禍,無一倖免,僅幼孫練珍被侍婢救出,藏匿於民間,練氏才倖免被殺絕。

中文名稱= 練子寧

國籍= 明朝

出生地= 三洲 (今江西省新幹縣金川鎮東門村)人

逝世日期= 1402

主要成就= 洪武十八年(1385)擢為榜眼

祖先= 練何

別名= 練安、松月居士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350

職業 工部侍郎

代表作品 《練中丞集》

世系 練何第三十二世孫

目 錄

1基本情況

籍貫變更 人物經歷

2詩詞作品

3另有記載

4練子寧後裔

5擴展閱讀

6文學作品

7殿試策

8練子寧後裔的歸宗祀祖

1基本情況

練何第三十二世孫練子寧 ,名安,以字行,號松月居士,元至正十年(1350年)原新淦縣出生(今江江西省新幹縣金川鎮東門村)。據明朝羅洪先《自靖祠記》載,練子寧父伯尚遷三洲,公及第,復居淦城」。河南省永城縣練氏族譜記載,「明陝西巡撫,後遷兵部尚書練國事系新淦練子寧八世孫」。

父練高,又名練禧,字伯尚,元末鄉試舉人,善詩文。練子寧自幼好學,英邁超群,志操不凡;明洪武五年(1372年)考中舉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以貢士應乙丑殿試考中一甲第二榜眼。明太祖見練子寧策問對答見解獨特,親授子寧為翰林院修撰,後提升他為工部侍郎。

練子寧一生博學而文宏,弘治年間,臨江府同知王佐集其遺稿,匯編成《金川玉屑集》。為紀念忠臣練子寧,提學副使李夢陽倡建金川書院,還將後堂取名「浩然堂」,以此留芳後世。歷史上臨江府始轄新余、清江、新淦三縣。

籍貫變更

明嘉靖間,錢琦出守臨江知府,與巡御史秦鉞、陶儼會奏朝廷《新淦分設峽江事宜》,獲准。嘉靖五年(1526),析新淦縣6鄉6坊24都置峽江縣。練子寧、金幼孜、何昌言等古代名人的本籍順應立縣而歸入新淦。錢琦以知府職守,奉行吏治權力,總攬署理分縣事宜。他確定了淦、峽縣界地域、土地經費、人口戶籍的劃分,還特別關注練子寧籍貫的歸屬。著《忠祠議》,頌揚忠烈,廓清是非。《忠祠議》曰:練子寧「系臨江府新淦縣人,今分峽江縣,則公峽江善政鄉二都人也」。文告明白無疑地肯定,練子寧籍貫隨行政區劃的變更而改隸峽江縣。「議」在古漢語中除一般義項外,又特指「判令」。錢琦以「議」的文告形式公開判令,通告本府轄內官民遵守執行。自此,新淦當事縣署、知事不違府令,不存異議;民眾雖有雜音,但不具吏治效力。但是據最新的江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重新驗證,練子寧應屬新干人。

人物經歷

練子寧勤奮好學,英邁超群。幼年時求學於同鄉長者竹莊先生,先生命賦《水竹居》,子寧立即寫出:「千山暮雨石泉通,一夜春雷籜龍長」的詩句,先生驚異不已。練子寧長大後,與同鄉才子金幼孜(永樂朝重臣)十分友善,曾對金幼孜說:「子異日必為良臣,我必為忠臣。」一次,他路過安慶,弔唁余忠宣祠,寫下了「將軍忠節冠荊揚,千載精神日月光。血戰孤城身已殞,名垂青史汗猶香。殘碑墜淚空秋草,折戟沉沙自夕陽。我亦有懷追國士,為君感慨奠椒漿。」從這首詩中,人們知道他志操不凡,將來必為忠節之士。

洪武十七年(1384),練子寧鄉試中舉,第二年順利通過會試。殿試策上,他直言:「天之生材有限,陛下忍以區區小故,縱無窮之誅,何以為治?」太祖認為他說得有道理,遂親擢一甲第二名,授翰林修撰。因母親去世,練子寧離職奔喪。守孝期滿,復任修撰,後為副都御史,工部侍郎。

建文初年,練子寧與方孝孺等一起受到重用,改吏部左侍郎。以是否賢德作為選拔官吏的標準,因其任上多所建樹,拜御史大夫。燕王以「清君側」為名,興「靖難」之師,李景隆受命征討,卻屢戰屢敗,被惠帝召回。練子寧察覺到李景隆有通敵之嫌,遂奏請治以死罪,惠帝竟不聽。子寧憤激叩首,大聲呼道:「壞陛下事者,必此賊也!臣作為執法官吏,不能為朝廷除去賣國奸臣,死有餘罪。既然陛下赦免李景隆,必不赦免臣之罪,請先將為臣殺死,以謝天下。」練子寧當朝痛哭不止,以死相諫,惠帝馬上宣布退朝。宗人府經歷宋征、御史葉希賢等皆抗疏,歷數李景隆出師無紀,損兵折將,且懷有二心,當誅。但惠帝就是聽不進這些忠臣之言。

建文三年(1401),燕王大軍逼近都城,大臣蕭用道、周是修上書議論國事,指斥當權者誤國,反而受到辱罵。練子寧正義詞嚴地說:「國家已到了如此之地步,還不能容納仗義執言的忠臣嗎?」當權者這才羞愧的停止了互相攻擊。

建文四年(1402),燕王攻破南京,即帝位,改年號永樂,稱成祖。遂將練子寧綁縛上朝。練子寧大義凜然,痛斥燕王篡權謀位,大逆不道。燕王惱羞成怒,命人將練子寧的舌頭割去。燕王說:「我欲效周公輔成王。」子寧聞言,用手伸進口裡蘸着舌血,在殿磚上大書:「成王安在!」燕王大怒,命磔屍,並誅殺練氏族人151人,被放戍邊的親屬371人,練子寧的家鄉四百八十戶人家慘遭橫禍,無一倖免,僅幼孫練珍被侍婢救出,藏匿於民間,練氏才倖免被殺絕。

練子寧以文學聞名,方孝孺曾讚揚他博學而有文采。弘治年,由他的生前好友,臨江府同知王佐收集其遺稿,匯編成《金川玉屑集》五卷。江西提學副使李夢陽為紀念練子寧修建「金川書院,」並為其學堂書寫「浩然」二字,還專門撰寫了《浩然堂記》,以紀念練子寧。

弘光初年,追贈練子寧太保、都御史,諡忠貞。清王朝也為練子寧賜諡忠肅。

2詩詞作品

詩 詞:廷試作

天子臨軒策治安,近臣如雨侍金鑾。

百年禮樂成周典,一代威儀陋漢官。

文氣夜連奎璧動,龍光晴射鬥牛寒。

董生莫負天人策,學術須期百世看。

注釋:

①廷試:科舉制度會試中式後,由皇帝親自策問,在殿廷上舉行的考試。通常稱殿試。②臨軒: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楯,如車之軒,故稱。③金鑾:帝王車馬的裝飾物。金屬鑄成鸞鳥形,口中含鈴,因指代帝王車駕。④周典:周代的典章制度。⑤奎壁:二十八宿中奎宿與壁宿的並稱。舊謂二宿主文運,故常用以比喻文苑。⑥鬥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過安慶謁余忠宣祠

將軍忠節冠荊揚,千載精神日月光。

血戰孤城身已殞,名垂青史汗猶香。

殘碑墜淚空秋草,折戟沉沙自夕陽。

我亦有懷追國士,為君感慨奠椒漿。

注釋:

①余忠宣:余闕。元朝元統元年(1333)同同榜進士第二人(傳見拙作《中國歷代榜眼》) ②椒漿:即「椒酒」。用椒浸制的酒。

贈友東遊

美子多才藝,臨風感慨深。

琴彈別鶴操,聲作老龍吟。

落落平生志,悠悠太古心。

東遊萬里道,到處遇知音。

注釋:

①別鶴操:樂府琴曲名。相傳商陵牧子娶妻五年無子,父兄命其休妻改娶。牧子悲傷作歌:「將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遠路漫漫,攬衣不寢食忘餐!」後人為之譜曲,名別鶴操。比喻夫妻分離,又叫別鶴怨。②龍吟:琴曲名。《北齊書·鄭述祖傳》:「述祖能鼓琴,自造《龍吟》十弄,雲嘗夢人彈琴,寤而寫得,當時以為絕妙。」後因用以形容琴聲。亦形容笛聲。杜甫有「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

牡丹

不因紅紫競芳菲, 似與天公別有期。

金縷織成雲外錦, 珊瑚長出海中枝。

一欄國色君須記, 滿袖天香我所思。

陪賞喜同諸俊彥, 醉歌渾似洛陽時。

注釋:

俊彥:傑出之士,賢才。

題梅

燦燦珠璣服,娟娟玉雪姿。

東風庾嶺路,春色在南枝。

秋日作

水精簾動桂花風,湘簟涼生八月中。

魄落西窗銀燭里,烏絲雪繭寄秋鴻。

注釋:

簟dian:竹蓆。

達泉圖

一夜春雷動石泉,桃花新漲已連天。

幽人悟得朝宗理,興在滔滔百折前。

注釋:

朝宗:比喻小水流注大水。

中秋答友

桂花涼露瀉涓涓,秋滿銀盤月正圓。

不是庾公無此興,只因病酒妒嬋娟。

注釋:

庾公:庾信(513-581)北周文學家,善詩賦、駢文。與徐陵皆為當時宮廷文學的代表,時稱「徐庾體」。暮年所作,在內容上有了明顯變化,風格轉為蕭瑟蒼涼,為杜甫所推崇。

子寧性剛烈。時燕王朱棣反對削藩政策,以「清君側」為名,在北京起兵謀奪皇位。建文帝朱允炆派李景隆征討,李懷二心,屢戰屢敗被召回南京,子寧歷數其罪。請誅之,未獲允。子寧激憤大呼我身為管理官吏的大臣,不能力除賣國奸賊,即使陛下饒恕他,我也不會饒恕自己。建文帝仍不聽。至朱棣兵臨京城,一些大臣上書論國事,指責當權者誤國。遭權貴斥罵。子寧憤起責斥:國家已到這地步,尚不能容敢於直言的人嗎?權貴們羞退。

3另有記載

練子寧(1350-1403),明朝官吏。江西新淦(今江西省新幹縣)人。名安,以字行,性忠烈,能文章,洪武十八年乙丑丁顯榜榜眼。授修撰,惠帝(朱允炆)時,累官御史。燕王(朱棣)攻陷京師(今江蘇省南京市),逐惠帝而即帝位,是為成祖。子寧被縛至,他出言不遜,遂斷其舌曰:「吾欲效周公,輔成王?」時手蘸舌血,大書於地上曰:「成王安在?」遂被磔死,並族殺其全家,還將所有姻戚全部戍邊。孝宗(朱祐樘)弘治中,王佐刻其遺文曰:《金川玉屑集》,李夢陽又立「金川書院」以祀之。

4練子寧後裔

練宣童,字復全,江西新幹縣人,建文時兵部尚書子寧次子,當子寧抗節被戮時,其長子成經同死,宣童逃至泰州梁垛場(現東台市梁垛鎮),隱姓名以傭,保終其身,子孫逐世泰州人。舊志參雍正府志案,舊志載子寧季子仁善逃鐃州、女瓊瓊為官奴後放回,嫁陳用昌,侄濟廉逃福建長樂縣。萬曆中督學朱謀訪求遺裔,得濟廉八世綺,檄有司遣歸新淦奉宗祀,子孫蕃衍。宣童流寓於泰州,歷今三百四十年,其裔孫嗣昌,為郡諸生陳其宗系源流,其悉今附錄之,以見忠臣之有後也。 (泰州縣誌)

5擴展閱讀

練子寧是嘉定知縣練淦的伯父。練淦聞訊,情知不可免,於是在捕捉公文未到之前與妻子一起自盡了。在他自盡前夕,找了一位朋友叫郭元宗,把已有身孕的小妾黃氏託付給這位朋友,以保存一支血脈。練淦原對郭元宗家有恩,郭受此重託,即將黃氏隱匿到江東(今浦東高橋)姑媽家中。黃氏生子後,郭元宗為孩子取侯姓,名居練,既寓練姓之義,又含邑侯(知縣)練氏的意思。郭氏將侯居練移居到今嘉定封洪一帶。侯居練長大生子,郭元宗又將孫女嫁給他的兒子。侯氏發達了,成了大族,地遂名侯家灣。直到明末清初,才恢復了練姓,但地名仍叫侯家灣。如今,侯家灣是上海唯一的練姓聚居地,計有100多戶。

6文學作品

玉山謠贈時憲

作者:練子寧

我所思兮玉山之岧嶢,粲芙蓉兮凌丹霄。

謫仙一去已千載,至今誰續《廬山謠》?

熊侯家住劍江側,慣掃秋山之黛色。

聞余此興為寫之,仿佛梅仙舊時宅。

梅仙兮何在?邈清風兮滄海。

蹇夷猶兮孤舟,吊遺蹟於千載。

舟中所載非凡流,羌故人兮李與周。

按玉笙兮明月,下黃鵠兮清秋。

洞天兮石扇,蒼崖兮路轉。

橫余劍兮視八荒,訪蓬萊兮幾清淺。

張侯兮昂藏,驂白鶴兮青霓裳。

窺玉梁之寶笈,醉石髓之瓊漿。

千岩萬轉路莫測,酒酣一笑三山窄。

待得君王賜鑑湖,錦袍重訪山中客。

錢謙益《列朝詩集》甲集第二十二

7殿試策

練子寧洪武十八年欽點榜眼時殿試策

皇帝制曰:「朕稽古名世者,惟敬事而畏人,神趨事以歷知,涉難以立志,日運不息,歲運無已,雖在寢食,未嘗忘其所以。由是大輔人君,福臻黎庶,所以名世者為此也。朕自代元統一華夷,官遵古制,律放舊章,孜孜求賢,數用弗當,其有能者,委以腹心。面從而誌異,純德君子,授以祿位,但能敷古,於事束手,中材下士,廉恥無知,身命弗顧。造罪淵泉,永不克已,張君之惡,若非真賢至聖,亦莫不被其所惑,若此無已,奈何為治爾?諸文士,雖在進學之秋,未專乎庶典,但能條陳可否,則知利鈍,既承朕命,悉乃心力志根,名世在斯舉始。必如朕意。」臣對:「伏見陛下,發德音,下明詔,以得人之難,下詢草茅之陋,其謀之不可謂不廣,其求之可不謂不切矣。臣不知陛下,果能有以聽之歟?抑將以布衣卑賤之臣,不足是以與天下之大計,姑有以試之歟?雖然,君以名求,臣以實應之。陛下舉是名以問也,臣敢不舉實以為對也。若夫好言以招禍,觸諱以亡身,則非臣之所敢恤也。」

伏讀聖策曰:「朕稽古名世者,惟敬事而畏人神,趨事以歷知,涉難以立志,日運不息,歲運無已,雖在寢食,未嘗忘其所以,由是大輔人君,福臻黎庶,所以名世者為此也。」嗟夫,敬事而畏人神一語,此乃唐虞三代聖人命官之大本也。陛下能以是求諸古昔命世之臣,則必以是,而擇夫今日命世之臣矣。彼區區管商之謀,申韓之習焉,足是為陛下道哉?陛下既有意予唐虞三代之臣,臣不敢復引漢唐之臣以為對,請以唐虞三代之臣終焉,昔者舜之命,九官十二牧也,曰欽哉,惟時亮天工。武王之稱,有夏之臣曰:「惟說御事,厥非有恭。」伊尹之戒大甲曰:「鬼神無常,享享於克誠。」周公之戒成王,曰:「小人怨女詈女,惟皇自敬德。夫能以是而告人君,則能以是而任諸己可見矣。」曰欽,曰恭,曰克誠,曰敬德,又豈出於陛下所謂敬畏之外者哉?趨事以歷知,涉難以立志,日運不息,歲運不已。雖在寢食,未嘗忘者,亦孰非敬畏之發現也。是故語其大輔人君則上,而唐虞,有放勛重華之極治,語其福臻黎庶,則下而三代,有刑措不用之丕績。皋陶、伊傅、周召之為臣,儘是道也。

伏讀聖策曰:「朕自代元統一華夷,官遵古制,律放舊章,孜孜求賢,數用弗當。」臣以為陛下以天賜之資,居表正之位,即位以來,十有八載,孜孜求賢,以為生民計,日夜念此至熟也。至於數用弗當,雖臣亦疑之,然而未敢遞為陛下道也。夫人君之道,在於知人;人臣之職,在於任事。君有知人之明,則臣有任事之實矣。昔者皋陶之任,陳謨曰:「在知人。」文王之任宅俊曰:「克知有三宅心,灼見三有俊心。」大抵人各有心,不可測度,知人之難,從古病之。然古之聖人,未嘗患其難,而不以是為先務也。故唐虞之用人,必敷奏以言,而後明試以功,必明試以功,而後車服以庸,未嘗輕易而授之也。文王之於三宅也,既得其人,以居常伯、常任、准之人任矣。又儲其才,以居常伯、常任、准之人選焉,未嘗造次而任之也。今陛下孜孜求賢,而數用弗當者,無他焉,為亦察之不詳,而用之太驟之過也。

伏睹陛下自頃歲以來,誅戮奸回,作新政治,於是紛然擢用天下之士以共成。厥功或以聰明正直為名,或以孝悌力田為選,或以賢良方正為科。陛下責望之意,非不深也,委任之意,非不甚專也,然而報國之效,茫如搏風,豈是數者之果,不足以為治哉。亦徇其名,而不求其實之故也。是故古之用人者,日夜思之,必其人之足以當是任也,然後以是任畀之而不疑。今也不然,以小善而遽進之,以小過而遽戮之。陛下求賢之急,雖孜孜而賢才不足以副。陛下之望者,殆此也。且夫天下之才生之為難,成之為尤難。陛下既知生之、成之之難矣,又豈忍以區區之小故,而即付於刀鋸斧鉞之地哉?昔漢武帝以英武之資,而所用之人,或朝奏暮召,少不如意,則誅戮隨之。故汲黯有言曰:「以有限之才,縱無窮之誅。」武帝曰:「不然,天下之才無窮,特患人君不能用之。」臣以為武帝非不能用之,患在不能知之耳。荀誠知之也,大以成其大,小以成其小,量其才而任之以官,因其能而授之以職。果奸邪也,則誅之戮之;果庸劣也,則黜之退之,又何忍於殺戮!而後曰:「吾能用天下之才也哉!」使武帝之計為是,是堯舜三代之道為不足法矣。

伏讀聖策曰:「其有能者,委以腹心,多面從而誌異。純德君子,授以祿位,但能敷古,於事束手。中才下士,廉恥無知,身命弗顧,造罪淵泉,永不克己,張君之惡,若非真賢至聖,亦莫不被其所惑。若此無已,奈何為治。」臣聞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才德俱全謂之聖人,才德俱亡謂之愚人,才德俱全,固世之所罕矣。臣竊觀自秦漢以來,竊人主之柄,以成天子之禍者,舉皆才勝德之小人也。又豈特面從而誌異哉,若夫純德君子,但能敷古,於事束手者無他,亦歷涉之不詳,練習之不敷故耳。故三代之教,八歲入小學,而教之以禮,樂射御書數之文。而後世有皓首,不能周知其名數者,十五入大學,而教之,修己治人之道,而後世有沒齒而不躬行其萬一者。此古之君子,皆卓然有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臣伏睹陛下升御以來,興天下之學校,育天下之賢才,亦云至矣。然如教之術,尚有未盡,故士之成就者,亦尚有所未至也。臣顧陛下求胡璦之法,立經義治事兩齋,經義齋者,各治一經,治事齋者,各治一事。如為治民、治兵、水利、算數之類。內自京邑,外達府州縣,各妙選其術之尤者,以為學校之師,而歲考其成績則成,德之君子,不患其束手無措矣。至於下士之徒,無恥之輩,則臣所謂才德俱亡之謂也。是故宜在擯棄之列矣。陛下能詳於其始,則可略於其終,能勞於其先,則可逸於其後。知人之道,苟無其缺,則施之職任,各得其當。又焉有奈何為治之嘆哉?陛下之所以策臣者,大略如此。而於其末,復命之曰:「爾諸文士,雖在進學之秋,未專乎庶典,但能條陳可否,則知利鈍。」此陛下憐臣之愚,而欲盡臣其說也。又曰「既承朕命,悉乃心力,志根名世,在斯舉始,必如朕意。」此陛下導臣之進,而欲臣以古人自期也。臣之所謂可否者,前既已陳之矣。至於利純,則非臣所敢計也。陛下之欲臣,以名世自期者,臣則請服膺於敬事,而畏人神之一語矣,至於阿曲以求恩,逢迎以徼寵,不以責難,陳善之道進乎陛下,曰:「必如陛下之意焉,則非臣之所學也,臣等荷陛下生成之恩,受陛下教育之德,倘不以 蕘之賤見而棄臣,則所謂欲得夫名世之臣者,在陛下,教之之有其方,知之之盡其道耳。愚陋之言,無足采者,惟陛下憫其拳拳之忠,而以察之,不勝幸甚,臣謹對。

8練子寧後裔的歸宗祀祖

明萬曆丙申(1596年),縣令黃得貴迎請練子寧八世孫——因避禍匿居福建長樂的練綺歸新淦,為諸生,奉練子寧祀。練綺之子練士遷繼承俸祿。清順治丙戌丁亥間(1646—1647),迫於世亂,練士遷 移居祖籍「三洲」。繼而縣城郊「自靖祠」漸傾圮,邑人士更址修葺,改建在縣署右側,前門額更為「練公祠」。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毀於火;三十年(1850)知縣蔡廷蘭復倡修。每年春秋,官府為之致祭,其祭品、儀式與 名宦、鄉賢相同。到民國,祀典廢。1916年秋,其祠失慎火毀。練氏後裔貸資修復,前為店房,後為祠宇。1924年 又毀兵火。邑人士陳豫經營泰昌商號,意欲在其址建店房,練裔遂將基址向該商號出售。練子寧後裔尋祖歸宗,經過最新的江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的考證,練子寧及其後裔應該歸屬新幹縣。[4]

參考資料:

1. 峽江練子寧

2. 練子寧峽江籍證論

3. 練子寧峽江籍證論

4. 江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練子寧》專欄

江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2018-11-19 [引用日期2018-11-19]

詞條標籤:

古代史 歷史人物 歷史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