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终成眷属·第三幕 第六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终成眷属·第三幕 第六场出自于莎士比亚爱情喜剧《终成眷属》,该剧描写美丽而有才干的女主人公如何费尽心机去争取一个出身高贵、狂妄肤浅纨绔子弟的爱情。该剧情节简单,但人物对白丰富多样、细腻生动。[1]

第六场弗罗棱萨城前营帐

➤勃特拉姆及二臣上。

臣甲 不,我的好爵爷,让我们试他一试,看他怎么样。

臣乙 您要是发现他不是个卑鄙小人,请您从此别相信我。

臣甲 凭着我的生命起誓,他是一个骗子。

勃特拉姆 你们以为我一直受了他的骗吗?

臣甲 相信我,爵爷,我一点没有恶意;照我所知道的,就算他是我的亲戚,我也得说他是一个天字第一号的懦夫,一个到处造谣言说谎话的骗子,每小时都在作着背信爽约的事,在他身上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臣乙 您应该明白他是怎样一个人,否则要是您太相信了他,有一天他会在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上连累了您的。

勃特拉姆 我希望我知道用怎样方法去试验他。

臣乙 最好就是叫他去把那面失去的鼓夺回来,您已经听见他自告奋勇过了。

臣甲 我就带着一队弗罗棱萨兵士,专挑那些他会误认作敌军的人在半路上突然拦截他;我们把他捉住捆牢,蒙住了他的眼睛,把他兜了几个圈子,然后带他回到自己的营里,让他相信他已经在敌人的阵地里了。您可以看我们怎样审问他,要是他并不贪生怕死,出卖友人,把他所知道的我们这里的事情指天誓日地一古脑儿招出来,那么请您以后再不要相信我的话好了。

臣乙 啊!叫他去夺回他的鼓来,好让我们解解闷儿;他说他已经有了一个妙计;可以去把它夺回来。您要是看见了他怎样完成他的任务,看看他这块废铜烂铁究竟可以熔成什么材料,那时你倘不揍他一顿拳头,我才不信呢。他来啦。

臣甲 啊!这是个绝妙的玩笑,让我们不要阻挡他的壮志,让他去把他的鼓夺回来。

➤帕洛上。

勃特拉姆 啊,队长!你还在念念不忘这面鼓吗?

臣乙 妈的!这算什么,左右不过是一面鼓罢了。

帕洛 不过是一面鼓!怎么叫不过是一面鼓?难道这样丢了就算了?真是高明的指挥——叫我们的马队冲向我们自己的两翼,把我们自己的步兵截断了。

臣乙 那可不能怪谁的不是啊;这种挫折本来是战争中所不免的,就是凯撒做了大将,也是没有办法的。

勃特拉姆 究竟我们这回是打了胜仗的。丢了鼓虽然有点失面子,已经丢了没有法子夺回来,也就算了。

帕洛 它是可以夺回来的。

勃特拉姆 也许可以,可是现在已经没法想了。

帕洛 没法想也得夺它回来。倘不是因为论功行赏往往总是给滥竽充数的人占了便宜去,我一定要去拚死夺回那面鼓来。

勃特拉姆 很好,队长,你要是真有这样胆量,你要是以为你的神出鬼没的战略,可以把这三军光荣所系的东西重新夺回来;那么请你尽量发挥你的雄才;试一试你的本领吧。要是你能够成功,我可以给你在公爵面前特别吹嘘,他不但会大大地褒奖你,而且一定会重重赏你的。

帕洛 我愿意举着这一只军人的手郑重起誓,我一定要干它一下。

勃特拉姆 好,现在你可不能含含糊糊赖过去了。

帕洛 我今晚就去;现在我马上就把一切步骤拟定下来,鼓起必胜的信念,打起视死如归的决心,等到半夜时候,你们等候我的消息吧。

勃特拉姆 我可不可以现在就去把你的决心告诉公爵殿下?

帕洛 我不知道此去成败如何,可是大丈夫说做就做,决无反悔。

勃特拉姆 我知道你是个勇敢的人,凭着你的过人的智勇,一定会成功的。再会。

帕洛 我不喜欢多说废话。(下。)

臣甲 你要是不喜欢多说废话,那么鱼儿也不会喜欢水了。爵爷,您看他自己明明知道这件事情办不到,偏偏会那样大言不惭地好像看得那样有把握;虽然夸下了口,却又硬不起头皮来,真是个莫名其妙的家伙!

臣乙 爵爷,您没有我们知道他那样详细;他凭着那副吹拍的功夫,果然很会讨人喜欢,别人在一时之间也不容易看破他的真相,可是等到你知道了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以后,你就永远不会再相信他了。

勃特拉姆 难道你们以为他这样郑重其事地一口答应下来,竟会是空口说说的吗?

臣甲 他绝对不会认真去做的;他在什么地方溜了一趟,回来编一个谎,造两三个谣言,就算完事了。可是我们已经布下陷阱,今晚一定要叫他出丑。像他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值得您去抬举的。

臣乙 我们在把这狐狸关进笼子以前,还要先把他戏弄一番。拉佛老大人早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人了。等他原形毕露以后,请您瞧瞧他是个什么东西吧;今天晚上您就知道了。

臣甲 我要去找我的棒儿来,今晚一定要捉住他。

勃特拉姆 我要请你这位兄弟陪我走走。

臣甲 悉随爵爷尊便,失陪了。(下。)

勃特拉姆 现在我要把你带到我跟你说起的那家人家去,让你见见那位姑娘。

臣乙 可是您说她是很规矩的。

勃特拉姆 就是这一点讨厌。我只跟她说过一次话,她对我冷冰冰的一点笑容都没有。我曾经叫帕洛那混蛋替我送给她许多礼物和情书,她都完全退还了,把我弄得毫无办法。她是个很标致的人儿。你愿意去见见她吗?

臣乙 愿意,愿意。(同下。)[2]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571年—1579年,进入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1591年,创作的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创作的戏剧《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首演。1596年,创作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创作的戏剧《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坛关注。1603年,创作的戏剧《奥赛罗》首演。1605年,创作的戏剧《李尔王》首演。1606年,创作的戏剧《麦克白》首演。1614年,离开伦敦,返回故乡。1616年4月23日,在故乡去世。[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