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终碛堤由终碛堆积而成。终碛是冰舌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逐渐堆积起来的。多呈半环状。大陆冰川的终碛堤比较低,高约30—50米,但可长达几百公里,弧形曲率小,山岳冰川的终碛堤比较高,可达数百米,但长度较小。 当冰川退缩时,终碛垄可能有数条,长度可达数百公里,其高度不超过数十米。终碛堤有时横越谷地,将谷地堵塞,在终碛堤和后退的冰川之间,形成了冰碛湖盆地

当冰川的补给和消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冰川的末端较长时期地停留在某一位置,这时由冰川上游搬运来的物质,在冰川尾端堆积成弧形的堤,称终碛堤。 [1]

目录

辅助理解概念

冰碛(till)是在冰川堆积作用过程中,所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又称冰川沉积物。它是冰川消融后,以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而成。它实质上是未经其他外力特别是未经冰融水明显改造的沉积物。根据冰碛物在冰川体内的不同位置,可分为表碛、内碛底碛侧碛中碛、前碛和终碛。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叫表碛,夹在冰川内的叫内碛,分布在冰川底部的叫底碛,分布在冰川边缘的叫侧碛,两条冰川汇合后,侧碛合并构成中碛;位于冰川边缘前端的冰碛物,叫做前碛;随着冰川向前推进在冰川末端围绕冰舌的前端的冰碛物,叫终碛。 冰川前进是冰川末端(冰川鼻)的向前或下坡运动,它发生在降雪累积速度 与冰川流动速度大于由于融化与蒸发的消融(损耗)速度时。在前进过程中,冰川鼻拥有一个向外凸的形状。 冰川后退是冰川末端向后或上升的运动,它发生 在冰川的消融速度大于其前进的速度。正在后退的冰川通常拥有一个向里凹的 形状。根据冰川的质量平衡,它会周期性地前进和后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