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经年之后(刘彦林)

​​ 经年之后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经年之后》中国当代作家刘彦林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经年之后

经年之后,我逐渐知道端午的意义不只有粽子的清香可口,还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与传统的厚重历史积淀。然而母亲没读过什么书,母亲也许不尽知晓三闾大夫行吟泽畔的忧叹,更不懂熏风燕乳、暗雨梅黄时节的词客伤悲,诵不出“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之类的悠闲意趣,母亲的端午心思就包裹在一只只精心制作的粽子里。在母亲眼里,清香脉脉的粽子里不但有儿女们的口腹之乐,而重五之候恰是田间豆熟麦黄、秧苗将栽之际,夏收夏种农事繁忙,实实在在的粽子正是饷田的好餐饭。小小的粽子,牵连着小满之后、芒种之时多少农家的收成和希冀呵!

母亲裹粽子的本领在街坊邻居中堪称一绝,母亲的技艺传承于母亲的母亲,母辈们也许不尽知其所以然,其实在一代代传承中蕴含的是对传统习俗和朴素生活的一种坚守。我常想,时节,艾蒿如风,尧都舜壤,菖蒲招摇,江汉千里,龙舟竞渡……那是怎样一种华夏情结、传统文明的积淀与升华!而这种民族文化精魂的生生不息,正是在田间灶上忙碌而宁静的日子中如水般浸润,如水般前行……

今年母亲的粽子来得有些早,也与去年有所不同。有几只粽子包得格外精致,并用红丝线缠绕着,专盛于一盒,剥开来,只见碎玉一般的糯米里镶嵌着一粒粒红通通的大枣,红妆素裹,煞是醒目喜人。我知道,这是母亲的粽子里最庄重、最虔诚的一种,这是母亲为她的孙女儿特地备下的。女儿今年高考,母亲在用自己古老朴素的方式表达“枣粽”(早中)的殷殷祝愿。非独女儿然,姐姐、我、外甥女都曾受过这样的礼遇。常忆当年,我还是小升初的考试,外婆在乡村黄昏的院落里一边虔诚的裹着粽子,一边絮絮叨叨地述说着当年舅公是如何吃着她的枣粽而考进城里上大学的故事……如今外婆已然作古,我们这些当年的学子亦已为人父人母,只有只只枣粽,甜香依旧。

佳节应时,今年的高考,正逢端午。可以想见,如女儿般的莘莘学子,坐在静静的考场上,齿颊间留着粽香,鼻翼间闻着墨香,方寸灵台之间,氤氤流动的自有脉脉心香和泉涌的才思吧。

[1]

作者简介

刘彦林,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