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现实主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结构现实主义(Structural Realism),也称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兴起于1970年代末期,主要贡献者是肯尼思·沃尔兹(亦译做华尔兹)(Kenneth Waltz)。此一学派创建后成为美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对当代国际政治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影响极为深远。[1]
领航人物
沃尔兹 (Kenneth Waltz)
米尔斯海默 (John Mearsheimer)
Robert Gilpin
Joseph Grieco
Jack Snyder
Stephen Walt
源流
沃尔兹1979年的奠基作品称自己的理论为“结构现实主义”,但他也有文章自我引述为“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古典现实主义为一化约理论(reductionism),是以个体层次(unit level)试图对整体做出解释,不能算是真正的理论。 在这样的概念脉络下新现实主义转而从结构的角度来探讨国际关系,认为国际关系之结构是由国际政治上权力分配(distribution of power)的结果而决定,结构制约并影响国家之长期战略与外交政策。国家为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者,但在结构现实主义的概念框架下认为国家间并无功能上的分殊,影响各国对外政策的因素并非国家内部之歧异,国家在国际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才是造成各国对外政策不同的主要因素。[2]
理论假说
在保持现实主义以经验为依据的观察上,国际关系是由互相对立的关系所组成的,新现实主义者指出这是国际系统的无政府架构造成的。他们拒绝解释国家内部的特征,主张国与国之间因为相对利益和平衡而不得不对抗权力的集中。与现实主义不同的是,新现实主义试图采取科学和更为实证性的方式。
参考来源
- ↑ 国际关系学科的结构现实主义批判中国社会科学网
- ↑ 罗伯特·基欧汉:现实主义范式内的进步——三大成就悦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