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干燥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结膜干燥症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1]。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2]。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结膜干燥症(conjunctival xerosis)是一种主要由于结膜组织本身的病变而发生的结膜干燥现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泪液使结膜经常保持湿润,一旦上述的滋润机能遭到破坏,即出现结膜干燥症。结膜干燥就可分上皮性结膜干燥症和实质性结膜干燥症。 临床上应用鱼肝油滴眼,同时应用抗生素溶液及眼膏,以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角膜溃疡及角膜软化。
分类
结膜干燥就可分为三型:1.上皮性结膜干燥症;2.实质性结膜干燥症3、斯耶格兰氏(Sjogren)综合征。
病因
本症是全身性营养紊乱,维生素A缺乏的眼部表现。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摄入量不足
如小儿喂养不当。或因患病时“忌口”所造成的摄入量不足。
吸收不良
如消化不良、胃肠炎、痢疾等都可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而维生素A的缺乏可又造成肠壁上皮的病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消耗量过多
幼儿时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大。当患麻疹、肺炎、百日咳等病时维生素A的消耗量增加。
维生素A缺乏
偶见于长期患严重胃肠道消化性疾病、维生素A吸收不良、肝肺疾病:如肝硬变、肝癌晚期,由于肝脏功能严重损害,造成脂肪吸收不良而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缺乏。
病理
正常情况下结膜角膜表面覆盖有由睑板腺分泌的油脂层,其下为泪腺分泌的水样液层,最内层为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层。这三层共同形成一层保护及湿润结膜的泪膜,当结膜上皮细胞层和结膜下组织因病变而被破坏,如严重沙眼瘢痕、白喉性结膜炎、结膜天疱疮、结膜化学伤或热烧伤、X线照射后,由于广泛瘢痕形成,使泪腺导管被瘢痕所阻塞,副泪腺及结膜杯状细胞被破坏,以致泪液和粘液不能湿润眼球。此外,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眼睑闭合不全,使结膜和角膜长期暴露也可发生干燥。
危害
结膜干燥症主要由于结膜组织本身的病变而引起的结膜干燥现象,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泪液使结膜经常保持湿润,一旦上述的滋润机能遭到破坏,即出现结膜干燥症。
干燥综合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干燥综合症意即病人没有其他结缔组织病,而继发性则与其他结缔组织病,例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连。原发性干燥综合症可以被发现于各年龄的病人,最常见于40-50岁的女性。如同大部分的自体免疫疾病,原发性干燥综合症的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白。病毒感染、体内某些特殊基因、荷尔蒙和其他未知的因素,两者或多者彼此相互反应,最后造成自体免疫现象。
神经系统受损是干燥综合症的危害性表现之一。干燥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大脑、小脑、脊髓、脑神经、周围神经均可出现病变,可出现各种不同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率为5%。
大多数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腺体外系统损害,这种良性增生可转化为恶性增生,从而导致淋巴瘤发生。眼科专家提示:干燥综合症对患者的身体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做好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临床表现
球结膜干燥失去光泽和弹性,透明度减低,当患者睁眼暴露结膜数秒钟后,则干燥更为明显。如果此时在球结膜上刮片检查可发现上皮细胞的角化颗粒与大量干燥杆菌,随后结膜活动性及弹性较差,在眼球转动时睑裂部球结膜出现与角膜缘平行的皱褶。在睑裂部角膜缘的两侧球结膜出现银白色泡沫状的三角形斑,基底向角膜缘,表面干燥不为泪液湿润称之为干燥斑(Bitot斑)。开始只是很少数的微小泡沫散发在结膜表面,断而成片状灰白色,由椭圆形变为三角形。结膜色素增生也是本病的早期表现,最初见于下穹窿部,在翻转下睑时,在下穹窿部结膜及半月皱襞处,最后在上穹窿部亦可出现浅棕色色素沉着,病愈后结膜干燥首先消失,但色素增生消失较慢。
早期结膜杯状细胞消失,上皮细胞呈玻璃样变性,有时可见色素沉着;后来上皮细胞变平增厚,细胞核消失,呈角化改变。干燥斑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上皮碎屑、脂肪等,或有干燥杆菌。
早期结膜表面暗淡无光,组织变厚并趋向角化,以致外观如干燥的皮肤样,虽有眼泪也不能使其湿润。皱缩、干燥、角化的结膜上皮造成难以忍受的干燥感和怕光等痛苦,在结膜变化的同时,角膜也受累,开始上皮层干燥、混浊、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
对于睑外翻、眼睑缺损、突眼而使眼睑闭合不全时,可引起局部性结膜干燥与暴露性角膜炎。暴露部位的睑、球结膜充血、干燥、角化和增厚。
参考文献
- ↑ 中国人中国字|看中国人专属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
-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汉字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机,搜狐,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