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绛纱玉雪(黎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绛纱玉雪
圖片來自个人图书馆网

《绛纱玉雪》中国当代作家黎乐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绛纱玉雪

“五月到,啖荔枝;红罗裙,白玉肌”。岭南的顺口溜,北方的你听着,想到那满满的荔枝干桂圆干。南方人却会知道那一层烈日下的红艳艳、树下的蝉鸣,掩映在老树、虬枝,新叶间,层层叠叠荡开成云似的一层,也是吉祥的红云。

荔枝在岭南,平常得很。走过绿油油的田间小路,小小的山垄,远远望见一片青红难分的烟岚,微风拂过,飘来阵阵荔香味。荔枝就那样,声势浩大的。你直面那一树树硕果,截然想像不出,树就那么大,那土地到底是有多肥沃,果子总得几百公斤吧。一树果子满了,垂坠的诱惑,达到人心不能承受的温度,那树上还有浓密的树叶。你得自制了再自制。 果农家,是任树儿生长的,极少见圈养。站在树下,很难忍成君子啊,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能打败的渴望,但见有人来,才坦然伸手,摘一串。

那一枚满是纹路的粗粝甚至有点扎手,皮是最正的红色,这已经很好了,绛色的纱衣啊!还要褒奖它不屑于把内在之美直接袒露在外。于是,手指轻剥,取之里,里藏着莹白如玉、凝脂圆润,还有谁能止得住肚子里的馋虫呢?赶紧囫囵了去,满口的汁水纯甜蜜净,比初恋的滋味美妙了太多,早想不起要用什么去形容了,只想再摘再吃,满足了味蕾再说。

然后才想,果然哦,这荔枝在粗枝大叶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柔软剔透的心。剥果壳一两个不觉得如何,多一些,累累伤痕。当凝若羊脂的果肉冒出来,满是玉雪的惬意之下又全是吃在嘴里的感动,负伤的手依然马不停蹄,哪里都是继续剥开来吃的感动。

品荔枝之妙,就如《荔枝颂》所言。轻轻剥去身披着红铠甲的粗粝外壳,莹若凝脂的果肉便蹦跳出来,满口甘滋爽脆、鲜嫩多汁。小趣之处,沾盐。加了薄薄一小撮盐的荔枝,咸甜的糅合,一直在勾动神经,鲜美得人魂不守舍。

这倒是有点像非常爱家的人。离了故乡四五日,便是离了枝头的味变色变,吃不了睡不着心慌如城归心似箭。有人说这就是乡土味见不得世面,可都市爱情里,现代化的节奏下过多的名利与负重,自行车上笑也是笑,乡村的原始美与味,只是对着合上了心意的你,好着不离开,一生一世的纯粹。

荔枝的古称很雅致,唤作“离枝”,典出《文选·司马相如》:“隐夫薁棣,答遝离支。”这个名字来形容它,再贴切不过。离开枝条,它很快就趋于腐坏。就好像白居易在《荔枝图序》里写的似的,“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是以,人们说,荔枝最是薄命红颜!

在汉朝时惠帝用荔枝作贡品祭拜刘邦,因为生前刘邦爱吃荔枝。荔枝自是以孝为始。这可能是最为歌颂的大欢喜,荔枝是珍贵的风物。是以,荔枝无辜无负!

到了唐朝,贵妃爱啖荔枝,色与味的尘俗风情,似乎也让荔枝具有了某种象征。遇见荔枝,像遇见一个红颜皓齿的女子,偏生后世的名称里还有一味妃子笑,沾上的,全是玲珑剔透的一往情深。其实荔枝也只是作为“岁贡”的制度,那是皇家爱用的水果,出落一身贵气。是以,荔枝美味销魂!

只是到了杜牧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他这一写,就开启了全新的荔枝之盛:写形味俱美,写难得可贵,借物喻人,借果喻情,托物言志,以荔抒怀,以道、释入儒观照人生,借荔枝讥讽时政......是以,荔枝变化着各种声色!

苏东坡贬至岭南,爱妾朝云死于岭南,他依然“拜倒”在荔枝的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种子已经种下,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是以,荔枝无欲无求! 会想到山间的亲人,那些飘忽于田园诗歌里的友人,直到红润饱满的沉甸甸,天风红云下,好像满天的繁星数不尽。立在那样的时空下,总是在最美好的那么一瞬间,瞬间忆起某个人,故人。是以,荔枝,就有这种玲珑的浪漫。

荔枝也有天生丽质的意思,大意是食之福禄绵延,自是难以自弃。最爱那一句:“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入口甘美,齿颊留香世上稀,什么呀,可是弄把戏,请尝个鲜。”是以,荔枝,最是南国气息!

小时候,听广东粤剧一代宗师红线女唱《荔枝颂》。红线女把个“枝”字无限延伸,由强至弱,欲断还连,兀地翻起一个高腔滑音,真真是惹了火啊,惹火处,随即戛然而止,除了神魂颠倒,还有余音袅袅,曲终韵味绕之不绝。

炎炎夏日,乡下采摘荔枝时节,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事,亲友们得以相聚,一起劳动,一起品着舌尖上的美味。小孩儿就拿一颗带枝条的荔枝,枝干就是灯杆,下垂的果把红衣外壳撕为两半,上下两半各自翻卷起来,果子就制成了荔枝灯笼。拿荔枝玩成为了许多人童年里一种甜蜜的生活记忆。

红红的外衣莹莹的内里,绛纱玉雪,面对俗世繁华,笑对庭前落花,正是荔枝对这个尘世最好的表达。荔枝玲珑,尽数在你眼前熠熠生辉。要想尝这鲜味须尽早,而人生得意须尽欢,有些情有些谊有些孝有些顺有些人,太多,经不起等待。薄命红颜的故事太多,到了荔枝这里,就是趁快,趁早,只要在手,就不要停留,惜取少年及时行乐,莫待鲜退味变。是以,荔枝亦慈悲!

荔枝入画,取其谐音,有“吉利”、“大利”、“多利”等吉祥寓意。古今诸多名家对荔枝都情有独钟。齐白石雅事里就这样自叙:“有一位歌女,我捧过她的场,她则常常剥了荔枝肉给他吃。’客里钦州旧梦痴,南门河上雨丝丝。此生再过应无分,纤手教侬剥荔枝’。”看,齐老的常常,有多少想像的空间?再加上他常画荔枝,魂牵梦萦的,是佳人?是荔枝?是风月......

最是记忆中,吃过荔枝一筐。他们说一口荔枝一口火,这生生吃下了大约两公斤以上的火,就得找各种凉来平衡。这放纵了口腹,再去节制,正是荔枝的性情。

荔枝在人世间本是草木,却经历着人们强自赋予的一半火焰一半清泉、一半冷薄的世情一半热烈的情深。到底是爱着的,这艳光四射的绛纱玉雪。荔枝在演奏着盛世的交响乐,花间逐芬芳;又似一缓缓的箫声,温柔丝丝入心。[1]

作者简介

黎乐(澳门),自由撰稿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