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繡球燈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繡球燈舞

繡球燈舞是一種山東省的漢族民間舞蹈。從古代的社火中演變而來,是人們表達祈求風調雨順、安居樂業願望的,集武術、舞蹈為一體的自娛自樂的漢族民俗活動。起源發展於齊河縣祝阿鎮官莊村並流傳至濟南市長清、北園一帶。

基本內容

中文名:繡球燈舞

發源地:山東省

類 型:漢族民間舞蹈

舞蹈願景:祈求風調雨順、安居樂業願望

起源

起源康乾傳承300年

繡球燈舞是從古代的社火中演變而來,是人們表達祈求風調雨順、安居樂業願望的,集武術、舞蹈為一體的自娛自樂的民間藝術活動。起源發展於齊河縣祝阿鎮官莊村並流傳至濟南市長清、北園一帶。

300多年前,勞動人民在飽受兵荒馬亂、漂泊流離之苦後,迎來了「康乾盛世」。為了慶賀這一較為安定的生活,每年春節,官莊村民便紛紛表演「社火」表示慶祝。該村有一位彩扎藝人叫徐東文,手藝高超,會做各種繡球燈,逢年過節他便做些繡球燈在春節前到集市上賣。因為繡球燈做得好,人們爭相購買。除夕晚上,人們在繡球燈內點上蠟燭掛在門口,表示喜慶,表達祈求平安、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願望。有一年,村辦「社火」,徐文東就仿着繡球的形狀扎了一對繡球燈讓兩個兒子在「社火」上表演,煞是威風好看。尤其在晚上,手中的繡球燈舞起來通明光亮,如流星,似雲朵,令人叫絕。隨後村里辦「社火」,舞繡球燈成了主要節目,由原來的兩人,慢慢發展到四人、八人。最初的時候,舞燈的套路比較簡單。到了1759年,官莊村出了位武秀才叫徐久誠,指導着把武術動作融入燈舞之中,表演的剛柔相濟,豪放優美。至1763年,村中又有一位文秀才叫宋武烈,他創意獨特,指導着用燈擺成「天下太平」、「天下一品」的字樣,使表達願望的效果更加顯明。從徐東文開創繡球燈到傳到徐春生這一代,繡球燈已經在官莊村留傳了十好幾代了。

習俗

繡球燈舞傳男不傳女。早年間重男輕女,只有男人才能舞繡球燈,村裡的女孩子是不能舞的,只有看的份。而且表演繡球燈舞需要演員動作敏捷,因為跑動迅速,消耗體力很大,所以舞繡球燈要每組8個年輕力壯、且訓練有素的小伙子。為了表演需要可以編成好幾個組,表演時每個人雙手各持一燈。表演者要腿功、手功、腰功高強。繡球燈的表演套路有「單雙剪子股」、「四門斗」、「串花」。隨着表演者的動作造型、套路展示、隊形變換,配樂以「將軍令」、「備馬令」曲牌為主旋律,鑼鼓以「急急風」、「長行」為主要點子為表演伴奏。

繡球燈的製作非常特殊,繡球燈由內圈和外圈組成,內外圈全部是用八個竹製圓圈扎制而成,內圈由八個小圈紮成一個小球。然後在小球上留一個口用來點蠟燭,其餘的地方用毛頭紙將小球糊上,塗上白粉,刷上五彩色,成為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彩球。彩球內裝上轉子,轉子底部可以插上蠟燭。因為普通蠟燭芯細,質脆,安裝在繡球燈上容易熄滅或斷裂,因此,需要用特製的牛油蠟燭才行。

繡球燈的外圈也用八個大的竹圈扎製成一個彩球,把小球用繩子懸空置於其中,使小球在大球內能自由轉動,再用彩紙條把大球的外框纏起來,點綴上紙花,這樣,一個繡球燈就做成了。看起來挺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要做好這樣一對繡球燈,一個人需要4到5天的時間。

在正式表演時,舞燈者全部是武生的裝束。頭戴英雄鬢,腰系絲帶,腳登皂靴,在表演時融入武術、舞蹈動作,如蹲步、跨步、跳躍、旋轉、搭人梯等造型,表演起來威武雄壯、豪放優美、氣勢恢宏。官莊村自古就有練武的傳統,表演者結合武術動作還不時能耍一些高難度的花樣。但不管舞燈人怎樣表演,繡球里的蠟燭始終朝上,燭光不熄。

文化淵源

解放前,舞繡球燈一般是在正月十五開始。那時候村民舞繡球燈的積極性都很高。

一進入臘月門,官莊村的村民們便自發組織起來,喜歡玩燈的跑前跑後,買道具,製作特製的蠟燭,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開始為扎燈做準備。一切都準備好了,村里舞燈的年輕人便聚集起來在一起排練。還不到正式演出的時候,村裡的老人和小孩就紛紛出來觀看,把排練場圍得水泄不通。越是有人觀看,舞燈者就越舞得起勁。過了正月初十,繡球燈舞終於在大家的翹首以待中「粉墨登場」了,表演一直持續到正月二十左右。

早年間,為了展示繡球燈舞,官莊村村民們在正月里還到老齊河縣城裡表演。那時候各村各鎮跑龍燈、劃旱船、舞獅子的齊聚縣城,大家跑龍舞獅好不熱鬧。人們聚在一起,一方面是圖個熱鬧,另一方面也憋着股勁,比比誰家舞的最好。

說到古代用繡球燈為何要擺出的「天下太平」、「天下一品」這幾個字,

這其中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在舊社會人們擺出「天下太平」是為了祈求平安,風調雨順。而擺「天下一品」則還有一段佳話。傳說在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年,乾隆身邊的紅人「劉羅鍋」劉墉回山東老家探親,路過老齊河縣城,正好看到官莊的村民在縣城裡舞繡球燈。他看到舞繡球燈的人舞姿矯健,動作流暢,燃着蠟燭的繡球燈舞動起來,似行雲流水,如流星追月。看罷,他對繡球燈舞大加讚賞,據稱當時劉墉還為繡球燈舞題過一首詩,即興賦詩一首,曰:「故里鄉人稠,燭燈似龍游。祝阿獨一秀,官冊村史留。」由於當時劉墉官至一品,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劉墉曾觀看並稱讚過繡球燈,就擺出「天下一品」的字樣來。

這段老藝人口口相傳的鄉間佳話是否真實,如今已無據可考。據史料記載,劉墉生於1719年,卒於1804年,而宋武烈用繡球燈隊形擺字應發生在1793年之後,也就是說,劉墉看到繡球燈陣時,至少已經74歲了。年邁的劉墉還有體力千里迢迢來到山東省親嗎?據史料的準確記載,1797年時,78歲的劉墉確實來過山東,當年他剛剛被授為體仁閣大學士,奉嘉慶旨偕同尚書慶桂到山東辦案,並察看黃河決口的情況。察看黃河之後,他上疏請求於秋後在決口處「堵築」,下游「寬浚」,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這是劉墉暮年體察民情的又一政績。

藝術傳承

過去農村的業餘生活不豐富,練武、耍燈就成了官莊村民農閒時的主要娛樂活動,

人們有比較高的熱情。那時候村里會做燈、耍燈的人很多,繡球燈舞傳承的很好。但是在建國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村民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發展經濟上了,年輕人在外面上學的上學,打工的打工,沒有人再練武術,也沒多少人再做繡球燈、耍燈了。近幾年繡球燈舞最紅火的時候也只是在1997年慶祝香港回歸和1999年澳門回歸時,繡球燈表演擺出了「九七回歸」、「九九回歸」、「九九歸一」的字樣,給繡球燈舞賦予了新鮮的藝術創意和濃郁的時代氣息。

現在很多複雜的舞繡球燈的套路已經沒有人會了,但有些藝人無論是政治動亂還是生活困難,始終沒有放下製作繡球燈的手藝。現在,為了讓繡球燈這門藝術能繼續傳承下去,徐春生毫不保留地將製作繡球燈的技術、舞燈的套路傳授給年輕人。在他的培養下,目前他的近20位徒弟成為繡球燈舞的表演骨幹,從而為繡球燈舞的傳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各地的燈與燈舞

人們對燈的特殊情感,來源於人類從遠古時期就開始的對火的崇拜。許多民族到現在都保留着對火的敬畏。比如在 彝族風俗中,不能將髒東西拿到火塘里燒烤,絕對禁止從火塘上跨過,等等。由於火的御凶驅邪的強大威力,所以能夠帶來光明、保存火種的燈,就受到了人們日益的重視。燈也得以由 「積薪而然(燃)」的火堆,發展到了「燃油之燈」,再慢慢發展到各式各樣的彩燈。唐朝初年,確定上元(農曆正月十五)為燈節。以後的宋元明清幾朝,燈與燈節繼續發展。到清朝,有關燈的製作、使用、表演已經在各地的城鎮、鄉村發展得非常成熟了。

當工匠的彩燈製作水平發展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人們就不滿足於只把燈掛起來欣賞了。於是就有了燈舞。燈舞,在本質上就是以彩燈做道具的一種舞蹈形式。藝人們手持彩燈,作出種種舞蹈動作。在明清兩朝,燈舞已經盛行。《檐曝雜記》記載:乾隆年間燈節時,有多達三千名的燈舞表演者為皇帝獻藝。他們手持彩燈,口唱「太平歌」,腳下變換隊形,依次排成「太、平、萬、歲」等字。《今樂考證》又說:當時的燈舞表演套路有三十六種之多,有關於宗教的,有關于吉祥的寓意的,有以詩句為名的,還有與古代的陣法有關的。很明顯,這種表演得到了有學識的士紳的指導。而且,燈舞並不只在鄉間流傳,還得到了上層社會的認可。清代戲曲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為詠嘆燈舞,做了一首叫《舞燈行留贈流香閣》的詩,其中有這樣的句子:「久久簾動一燈來,一燈一燈陸續吐。十二金釵廿四燈,燈光人面添媚嫵。」

中國幅,各處的燈舞也有本地的特色。比如福建上猶的「九獅拜象」燈舞,再比如表現鯉魚跳龍門的鯉魚燈,還有在很多地方流行的龍燈。在河北省景縣有一種七巧燈,是由八個少女,手持十六盞荷花燈進行的表演。它的特色,是抒情的民歌伴唱和輕盈柔美的舞步。而在被譽為繡球燈舞之「根脈」的齊河縣繡球燈舞之中,包含着典型的齊魯文化的因子。為繡球燈舞的演出伴奏的,是具有山東特色的嗩吶和鑼鼓。繡球燈舞的表演中,包含着「單雙剪子股」、「四門斗」、「串花」等套路,又有「金雞獨立」、「跨虎」等較有難度的武術動作,所以演出者非得是年輕力壯、反應敏捷、有一定武術根底的小伙子不可。如果把燈舞比做兵器的話,七巧燈舞就是一柄小巧精緻的寶劍,而繡球燈舞則是一把雕金飾銀的五十斤重的潑風大刀,威猛又不失華貴。[1]

參考文獻

  1. 繡球燈舞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