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维兰德(有机化学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维兰德

维兰德(有机化学家)H.O.Heinrich Otto Wieland (1877~1957)德国有机化学家,1877年6月4日生于普福尔茨海姆,1957年8月5日卒于慕尼黑。1901年获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慕尼黑工业学院和弗赖堡大学。1925年任慕尼黑大学化学教授,直到1950年退休。1929年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维兰德早期致力于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了含氮氧化物对烯烃的加成反应和对芳烃的硝化反应,揭示了这两种反应的机理。他还研究了肼,制得四苯肼,这项研究导致了最先发现氮的自由基。后来维兰德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生物有机化学方面。他曾首先提出关于生物体内氧化作用的机理,后来他在长达30多年的工作中,一共发表了50多篇关于生物体内氧化反应机理的论文和著述,创立了氧化过程理论。

人物简介

H.O.Heinrich Otto Wieland (1877~1957)德国有机化学家,1877年6月4日生于普福尔茨海姆,1957年8月5日卒于慕尼黑。1901年获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慕尼黑工业学院和弗赖堡大学。1925年任慕尼黑大学化学教授,直到1950年退休。1929年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

维兰德早期致力于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了含氮氧化物对烯烃的加成反应和对芳烃的硝化反应,揭示了这两种反应的机理。他还研究了肼,制得四苯肼,这项研究导致了最先发现氮的自由基。后来维兰德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生物有机化学方面。他曾首先提出关于生物体内氧化作用的机理,后来他在长达30多年的工作中,一共发表了50多篇关于生物体内氧化反应机理的论文和著述,创立了氧化过程理论。

维兰德的最重要的贡献,首推他对胆汁酸化学结构的确定。他早在1912年就开始研究胆汁酸,后来他证明了胆酸、胆汁酸与胆甾醇的关系。他和合作者多年探索着胆甾醇分子中某个特定部位的氧化作用,终于得出胆酸和其他胆汁酸的部分正确结构。他因研究胆汁酸及其类似物质而获得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此后4年里,他继续研究胆汁酸的结构,于1932年修正了他以前公布的结构式,终于得出现在国际上一致公认的胆汁酸结构式。1955年他还获得奥托·哈恩奖。

Christoph Martin Wieland[1733-1813]德国作家。曾任瑞士和魏玛宫廷教师,同歌德、赫尔德有交往。早期诗歌带有宗教训诫色彩,后来作品多揭露时代缺点,讽刺虚伪道德。主要作品有叙事诗《奥伯龙》,富有洛可可风格;自传体小说《阿伽通》,长篇小说《金镜》等,对长篇小说样式的发展有影响。

维兰德,C.M.

Christoph Martin Wieland (1733~1813)

德国作家。1733年12月 5日生于比贝腊赫一个牧师之家。1747至1749年在马格德堡附近的一个修道院学校学习。1749年在埃尔富特大学学哲学。1750年与莎菲·封·古特曼相爱,同年转图宾根大学学法律。1752年应博德默之邀到苏黎世,1754年先在苏黎世,1759年又在伯尔尼当家庭教师1760年回比贝腊赫任市政官员,1769年任埃尔富特大学哲学教授。1772年被聘到魏玛宫廷任卡尔·奥古斯特亲王的教师。1773至1810年主编刊物《德意志信使》。80年代和90年代从事希腊、罗马文学的翻译工作。1813年 1月20日在魏玛逝世。

维兰德的创作大致可分为早期、成熟期、晚期三个阶段。他早年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宗教感情,是虔诚主义教育和博德默直接影响的结果。克洛卜施托克是他学习的榜样,他第一部作品教诲诗《事物的性质》(1751)受了《救世主》的影响。《被考验的亚伯拉罕》(1753)是博德默直接指教的产物。1753年女友莎菲与拉罗施结婚,他情绪沮丧,写了《一个基督徒的感受》(1753),诗中主张禁欲,激烈反对一切爱情诗。

到伯尔尼后,维兰德逐渐脱离博德默的影响,思想上开始“返俗”。他的悲剧《约翰娜·格莱夫人》(1758)标志这一转变的开始。回到比贝腊赫,维兰德的创作进入成熟期,他接受了舍夫茨伯里和伏尔泰的唯物主义思想,转向现实生活。这时他学习的榜样是莎士比亚,并把后者的22个剧本译成德文,编为《莎士比亚戏剧集》(1762~1766)。他第一部成功之作是《阿迦通的故事》(1766~1767),这是一部“教育小说”(或称“发展小说”),为这种体裁日后在德语文学中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小说描写了主人阿迦通(意即“好人”)从脱离现实的理想世界转向现实生活,并决心为公众事业献身的发展过程,带有自传的性质。这里,维兰德提出了“和谐的人”的思想,认为只有感情和理智心灵和头脑达到和谐的人才是“好人”,只有“好人”才会有“好的时代”。这一思想是维兰德这个时期作品的基本主题,也是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此外,他在比贝腊赫还写了《自然战胜狂热的幻想或罗沙瓦的堂·西尔维奥历险记》(1764)、《滑稽故事集》(1765)以及史诗《摩沙里昂或格拉采女神的哲学》(1768)等。在《滑稽故事集》中有一些迎合宫廷趣味的香艳情节,宣扬享乐的人生哲学,引起了“格廷根林苑派”年轻诗人强烈的反感。

在任哲学教授以后,维兰德研究了人类历史以及卢梭的学说,集中思考帝王将相在历史上起过的和可能起的作用。小说《金镜》(1772)以东方国家为背景,对德国的时弊作了大胆揭露,但寄希望于开明君主,主张自上而下的改革。在魏玛写过一些供宫廷消遣的作品,其中包括剧本《阿尔采斯特》(1773)。这个剧遭到歌德的猛烈攻击,此事与格廷根林苑派以维兰德为敌都反映了维兰德与“狂飙突进”之间的矛盾。维兰德虽不反对这场新起的文学运动,但他乐于留在原来的立场。他在《德意志信使》上发表了小说阿布德拉城居民的故事(1774),以德国早期市民文学的“愚人文学”的形式,借用古希腊的背景和人物,对18世纪德国小市民的庸俗市侩习气进行尖锐讽刺。小说的主人公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发现那里的居民象过去一样的狭隘、自私、愚蠢,为区区小事争执不已。

《奥伯龙》(1780)是一部童话故事集,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以及其他传说故事。这已是维兰德成熟期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进入晚期,他的主要精力用于翻译。他翻译了贺拉斯、卢奇安、西塞罗等人的作品,并编订自己的全集《手订全集》(1794~1802),共39卷,另有6卷补遗。

维兰德是德国启蒙运动后期的重要代表,他文学活动的主要时期已是“狂飙突进”运动席卷德国文坛的时刻。维兰德一生仰仗宫廷生活,作品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宫廷贵族的趣味,因而在他反映了市民阶级维兰德,C.M.

理想的作品中,从内容到形式都掺杂了贵族思想的成分。他一生写了大量作品,在小说创作方面是启蒙运动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小说对日后德国小说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他的小说哲学议论多于人物与环境的艺术描写,读起来显得枯燥乏味。小说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古代外国,异国情调和古色古香的气氛冲淡了作品中包含的现实意义。

[《阿布德拉城居民的故事》插图]

参考书目

J.Jacobs,Wielands Romane,Bern und Mnchen,1969.

C. Sommer, Christoph Martin Wieland,Stuttgart, 1971.   C. Sommer, Christoph Martin Wieland,Stuttgart, 1971.   C. Sommer, Christoph Martin Wieland,Stuttgart, 1971.   C. Sommer, Christoph Martin Wieland,Stuttgart, 1971.

迷你剧维兰德

中文名: 维兰德

英文名称: Wallander

版本: 迷你剧

电视台: BBC-1首播时间: 2208年11月

导演: Richard Cottan (screenplay)

Henning Mankell (based on the novels)

演员: Kenneth Branagh ... Kurt Wallander (3 episodes, 2008)

Jeany Spark ... Linda Wallander (3 episodes, 2008)

地区: 英国,瑞典

语言: 英语

简介:

国家/地区: 英国 / 瑞典

类型: 惊悚 / 犯罪

对白语言: 英语

根据Henning Mankell的畅销书改编的迷你剧,讲述督察Kurt Wallander——一个普通男子在瑞典南部Ystad in Skane一带同恶势力做斗争的故事。(英文不佳,希望大家能帮忙准确翻译一下)

This three-part drama follows Inspector Kurt Wallander u2013 a middle-aged everyman u2013 as he struggles against a rising tide of violence in the apparently sleepy backwaters in and around Ystad in Skane, southern Sweden.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best-selling books by Henning Mankell. [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