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維吉爾 ---- 羅馬

於 2019年3月7日 (四) 21:46 由 Yuig043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維吉爾
File:File:維吉爾122.jpg
[維吉爾----羅馬的搜索結果_百度圖片搜索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BB%B4%E5%90%89%E5%B0%94----%E7%BD%97%E9%A9%AC&step_word=&hs=0&pn=25&spn=0&di=1479093497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6594594%2C1158215217&os=1258151797%2C2782836033&simid=3407409660%2C131384813&adpicid=0&lpn=0&ln=485&fr=&fmq=1551960424669_R&fm=result&ic=&s=undefined&hd=&latest=&copyright=&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thumbs.dreamstime.com%2Fb%2F%E8%91%97%E5%90%8D%E8%AF%97%E4%BA%BA-%E5%90%89%E5%B0%94%E7%9A%84%E4%BC%9F%E5%A4%A7%E7%9A%84%E9%9B%95%E8%B1%A1-3935464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vg_z%26e3B16jw4fpt4j_z%26e3Bv54AzdH3F%25Em%25la%25B9%25Em%25ld%25Bn%25E0%25ln%25Ab%25El%25la%25ln%25D8%25bc%25Ec%25Ad%25lm-%25El%25ld%25b8%25Em%25Ac%25ba%25Em%25bd%25lc%25E0%25ld%25b0%25Em%25A9%25BE%25Em%25B8%25bl-%25El%25bD%25lA%25Ec%25A9%25bA%25E0%25lA%25Bc%25El%25la%25Ab%25Ec%25bB%25AA%25E0%25B9%25Bc%25Em%25BE%25Bm%25D8%25bc%25Em%25AE%25l8%25El%25l0%25bm%25Em%25lB%25A8%25Eb%25lm%25b9-t4w2jnlnc9m9n&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圖鏈接][著名詩人維吉爾的偉大的雕象 庫存圖片. 圖片 包括有 文化, 羅馬, 廣場, 戶外, 詩人, 詩歌, virgil - 39354643 https://cn.dreamstime.com/%E5%BA%93%E5%AD%98%E7%85%A7%E7%89%87-%E8%91%97%E5%90%8D%E8%AF%97%E4%BA%BA-%E5%90%89%E5%B0%94%E7%9A%84%E4%BC%9F%E5%A4%A7%E7%9A%84%E9%9B%95%E8%B1%A1-image39354643 來自dreamstime網 ]
原文名 Vergil
出生 公元前70年10月15日
意大利北部波河
逝世 公元前19年9月21日
國籍 意大利
職業 詩人
知名作品 《牧歌》《農事詩》《埃涅阿斯紀》《鬼泣1-5》
維吉爾122.jpg

目錄

簡介

維吉爾的最後十年都用在他的最重要的著作12卷史詩《埃涅阿斯紀》上。根據當時羅馬神話傳說,羅馬人最早的祖先... 維吉爾於公元前七〇年十月十五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波河(Po)北岸曼圖亞(Mantua)附近的安德斯(Andes)村。這地方屬阿爾卑斯山南高盧地區,因此他的祖先可能是高盧族或埃特魯利亞族。

普布留斯·維吉留斯·馬羅 區在詩人出生前不久才納入羅馬版圖,波河南岸的居民公元前89年獲得了羅馬公民權,而波河北岸直到公元前四九年居民才獲得羅馬公民權,公元前42年才正式歸入羅馬版圖。 維吉爾的父親務農。但據公元四世紀羅馬文法學家多那圖斯說:「有人說他是陶匠,但多數人說,他是一個名叫瑪吉烏斯的小官吏的僕人。他工作得很好,娶了主人的女兒,後來又購置林地,養蜂,頗為富有。」 普布留斯·維吉留斯·馬羅,通稱維吉爾(Virgil),在歐洲文學發展中占據一個關鍵地位。他生活在歐洲古代文明的結尾、基督教即將對歐洲開始其統治的時期,他的歷史地位頗像生活在中世紀和近代之交的但丁的歷史地位。他開創了一種新型的史詩,在他手裡,史詩脫離了在宮廷或民間集會上說唱的口頭文學傳統和集體性。他給詩歌注入了新的內容,賦予它新的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作品具有歷史感和思想的成熟性。他是一個自覺的藝術家。他可以說是第一個近代意義上的作家。這些特點已為一般所公認了。

生平簡介

維吉爾第二部重要作品是他在公元前29年發表的 4卷《農事詩》,全詩共2,188行,用了7年時間才寫成。這首長詩與赫西奧德的《工作與時日》很類似,第 1卷談種莊稼,第2卷談種葡萄和橄欖樹,第3卷談牧牛馬,第4 卷談養蜂。當時羅馬主要是農業國家,經過內戰破壞之後,奧古斯都很注意振興農業,所以作品

維吉爾這篇長詩也是與當時政策相配合的。 維吉爾的最後十年都用在他的最重要的著作12卷史詩《埃涅阿斯紀》上。根據當時羅馬神話傳說,羅馬人最早的祖先是來自特洛伊的英雄埃涅阿斯;在伊利昂城被阿凱亞人攻陷後,埃涅阿斯在天神護衛下逃出來,同他父親安基塞斯和他的小兒子尤利烏斯一起,輾轉到了意大利,娶當地的公主為妻,建立了王都,開始了尤莉婭家族的統治。這個傳說就成為史詩內容的根據。史詩第 1卷敘述埃涅阿斯等經歷海上風浪到達迦太基,受到當地女王狄多接待;第 2卷敘述他回憶伊利昂城被攻陷時的情景;第3卷敘述他如何從伊利昂到了西西里島;第4卷敘述埃涅阿斯如何拒絕了女王狄多的愛情,服從天意,繼續前行去完成上天交付給他的使命,女王狄多因而自殺;第5卷敘述他父親的葬禮;第6卷敘述他前往陰間詢問他父親的鬼魂關於羅馬未來的命運;第 7卷敘述他的船到達意大利,當地各族準備抵抗;第 8卷敘述他沿河而上,到達未來的都城羅馬所在地,他第一夜休息的地點就是後來奧古斯都的家裡;天神給了他一個神異的盾牌,上面的圖畫預告羅馬未來的日子;第 9至12卷敘述特洛伊人和當地拉丁部族的戰鬥,以拉丁部族的領袖圖爾努斯的死結束全詩。 維吉爾死於公元前19年,只活了51歲,在他將死時,他的史詩只基本上完成初稿,還沒有定稿。他的創作態度十分認真,一篇詩往往作多次修改,不肯輕易發表。據說他遺命將這部稿子燒掉,幸而奧古斯都非常重視這部史詩,他的朋友們也沒有照他的意思去作,《埃涅阿斯紀》才得保存下來。

個人影響

維吉爾在生前就已被公認為最重要的羅馬詩人,在他死後,他的聲名始終不衰。由於羅馬基督教會從公元4 世紀起就認為他是未來世界的預言家和聖人,他在中古時代一直享有特殊的尊榮地位。但丁在《神曲》中以維吉爾為他的老師和帶路人。文藝復興以後,許多用史詩體裁寫作的歐洲著名詩人,如塔索、卡蒙斯、彌爾頓等都以維吉爾的史詩作為他們的範本。在古代希臘羅馬文學作家中,一般公認維吉爾是荷馬以後最重要的史詩詩人。

經歷

維吉爾幼年在他父親田莊上過着農家生活,熱愛意大利北部美麗的山川。他的父親為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先送他到克萊蒙那(Cremona),後來又送他到米蘭和羅馬學習。他學修辭學,向亞歷山大派哀歌詩人帕爾通紐斯(Parthonius)學希臘文,從希羅(Syro)學伊壁鳩魯哲學。盧克萊修(Lucretius)新問世的《物性論》引起他很大興趣。他還學過醫學、算學和法律,並出庭做過一次辯護,但由於口拙,像個沒有文化的人,而放棄法律。以後他又信奉斯多噶哲學和宗教。 據多那圖斯說,「維吉爾身材修長,面色黧黑,像個莊稼漢。他體質不佳,時患喉疾、胃病和頭痛症,還常吐血。他飲食不多」。維吉爾每到羅馬,一旦人們認出他來,他便急忙就近躲進人家,其羞澀如此。

在羅馬他結識了詩人和政治家迦魯斯【Gaius Cornelius Gallus(約公元前69—公元前26),在屋大維與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作戰時,他保衛非洲前線,取得勝利,成為埃及首任總督,但治理無方,被召回羅馬。屋大維疑其不忠,判他流放,後自殺。】、波利奧【Gaius Asinius Pollio(公元前76—公元5),內戰時期,站在安東尼一邊,公元前40年任執政官,並任阿爾卑斯山南高盧總督。後與安東尼發生爭執,但也不歸順屋大維,遂退出政壇,以詩歌自娛。】和瓦魯斯【Alfenus Varus,繼波利歐任阿爾卑斯山南高盧總督,總司該區沒收土地的工作】這三人在他的《牧歌》中都影射到。通過波利歐他結識了屋大維(後來的奧古斯都),並成為屋大維親信梅塞納斯【Gaius Maecenas【(公元前70—公元前8年),資助了維吉爾、賀拉斯、抒情詩人普羅佩提烏斯(SextusPropertius,約公元前50—公元前16)、悲劇和史詩作者瓦里烏斯(Lucius Rufus Varius,維吉爾的好友,後為其遺囑執行人之一)等一批著名詩人。】幕中成員。 公元前44年凱撒遇刺,公元前43年維吉爾回到他的曼圖亞田莊,創作《牧歌》。次年屋大維聯合安東尼在腓力比之戰中擊敗刺殺愷撒的主謀者布魯圖與卡西烏斯的軍隊。他在公元前41年犒賞退伍老兵,為此把阿爾卑斯山南高盧地區的農民土地充公。維吉爾被趕出家園,他想抗拒,但險些喪命。於是他避居老師希羅宅中。這在他詩里有生動的描寫,對他也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據說後經迦魯斯等人的說項,可能恢復了田莊或在意大利南部康帕尼亞地區另外分得土地田莊作為補償,總之他沒有再回家鄉去。 公元前37年,在他的朋友們的勸說下,他出版了《牧歌》。公元前37—30年間他創作了《農事詩》。在這段時間的後期,他定居康帕尼亞的諾拉(Nola)和那不勒斯,偶至西西里。公元前30年以後,維吉爾用了十年來創作他的史詩《埃涅阿斯紀》。公元前26年與公元前25年,屋大維在西班牙出巡時兩次投書索閱已成部分,維吉爾都未首肯。但公元前23年他曾向屋大維和屋大維的姐姐屋大維婭朗誦過一部分,後者甚至因過於激動而昏倒。

維吉爾為屋大維與屋大維婭朗讀埃涅阿斯紀 經過十多年的經營,《埃涅阿斯紀》初稿基本完成,而維吉爾還準備用三年時間修改。為此,他在公元前19年起身去希臘、小亞細亞,去學習和實地觀察。到雅典後,他會見了屋大維,後者這時正在這一帶出巡,準備回國,勸其同歸。他準備啟程回國,回國前到科林斯的麥噶拉(Megara)遊覽,罹熱病,渡海抵意大利的布倫迪西姆(Brundisium),九月二十一日卒,年五十一,葬在那不勒斯。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以下兩行銘文: 曼圖亞生我,卡拉布利亞(Calabria,布倫迪西姆所在地區。)奪去我的生命,如今 帕爾特諾佩(Parthenope,即那不勒斯。)保有我;我歌唱過放牧、農田和領袖。 維吉爾終身未娶,他有兩個弟弟,都早死。他死後,據多那圖斯說,他把一半產業留給了異父弟,四分之一獻給了屋大維,十二分之一獻給了梅塞納斯,其餘留給了他的朋友瓦里烏斯和圖卡,並在遺囑中要求他們把史詩稿焚毀。但他們在處理他的遺稿時,並沒按照他的遺囑做,屋大維命令他們整理編輯這部史詩,公之於世。

參考文獻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