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绿叶胡颓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绿叶胡颓子(Elaeagnus viridis Serv.)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一种常绿直立小灌木,该种根、枝条可入药。

形态特征

绿叶胡颓子高约2米,具刺,刺纤细,长约10毫米;幼枝略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灰褐色或黑色。叶薄革质或纸质,椭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2.5-6.5厘米,宽1.2-2.6厘米,两端钝尖,全缘,上面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深绿色, 下面除中脉褐色外银白色,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侧脉6-7对,与中脉开展成45度的角,两面略明显;叶柄锈色,长5-7毫米。

花白色,俯垂,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1-3花簇生叶腋短小枝上;花梗长2-3毫米;苞片线形,早落;萼筒短圆筒形,长4.5-5毫米,裂片宽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毫米,顶端渐尖,内面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包围子房的萼管长椭圆形,长1.5-v2.5毫米;雄蕊4,花丝极短,花药椭圆形;花柱直立,微被星状短柔毛,顶端微弯曲,超过雄蕊,达裂片1/3,长5.5毫米。果实未见。花期10-11月。[1]

主要价值

绿叶胡颓子的根、枝条主要用于胃痛。

近种区别

绿叶胡颓子与长叶胡颓子E. bockii Diels相近,区别在于该种的萼筒长4.5-5毫米, 裂片宽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毫米,花柱微被星状短柔毛;叶片较小,椭圆形。

生长环境

绿叶胡颓子生长于海拔500-1200米的向阳沙质土壤的灌丛中。

分布范围

绿叶胡颓子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湖北西部。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栽培技术

绿叶胡颓子耐干旱瘠薄, 具根瘤, 可作为荒山造林、改良土壤的重要树种,并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育苗 

可用播种、压条、扦插及嫁接等方法繁殖。种子育苗 选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做苗床,5月份果实成熟时采下,加工果实时取出种子后立即播种,胡颓子休眠期短, 发芽对温度要求不高,对湿度要求高,接种后,要保持苗圃地土壤湿润, 半月左右可出苗,第2年春可将幼苗带土定植。

扦插繁殖

可用绿枝、硬枝和根段进行扦插育苗。插条剪成长15cm, 每个插条留芽3~ 4个, 用3000ppm吲哚丁酸浸渍5秒后埋入沙床中,露出先端1~ 2个芽进行催根,经常淋水保湿, 10~ 20天后检查, 根部长出白色愈伤组织时便可进行扦插。株距9cm,行距24cm,斜插于苗床上,保持湿润; 绿枝扦插宜在秋季进行,硬枝及根插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扦插一个月后可长出生根小苗,可施腐熟的稀薄粪水。

造林

胡颓子对环境适应性强, 属灌木类, 树冠小,适宜密植, 一般1× 1. 5m,每公顷6000~ 7500株,定植前挖直径及深为60~ 80cm的定植坑,以农家肥为底肥,栽苗后浇透水。

抚育管理

栽植当年要适时中耕除草和追施肥料促进幼苗生长, 以后每年中耕除草1~ 2次,成林后每年秋季剪去过密枝条, 可按丛枝树形管理,剪去下垂枝和蘖条,保持通风透光, 3年后进入结果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