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绿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绿竹


绿竹风景
原图链接

绿竹为竹的一类,因竹身全绿而得名。别名甜竹吊丝竹,俗称"马蹄笋",为最著名笋用竹种。秆可作家具、农具或劈篾编织竹器,或作造纸原料,其中层竹材可入药,有解热之效。绿竹可作为笋用竹;随着技术的发展,绿竹材也用于造纸和生长重组竹。绿竹主产于华南地区,是主产地的经济来源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绿竹

拉丁学名: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Munro) Keng f.

别称:坭竹,鸟药竹,甜竹,吊丝竹,马蹄笋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绿竹节间圆筒形
原图链接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竹亚科

族:牡竹族

属:绿竹属

分布区域: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

绿竹形态特征

主干高6~9米,径粗5~8厘米,幼时被白粉,粉退后呈绿色或暗绿色。箨鞘坚硬而质脆,无毛而有光泽,长8~16厘米,宽8~28厘米;箨叶三角状披针形,直立,下面无毛,上面粗糙;茎每节有3枚粗大的和若干较小的枝条,每小枝生叶7~15枚,叶鞘长7~15厘米,幼时生有小刺毛,后则无毛;叶片披针状矩圆形,长12~30厘米,宽2.5~6.2厘米,次脉9~14对,还有小横脉。开花枝条通常细而坚硬,节间一侧扁平,小穗下部绿色上部赤紫色,长20~35毫米,宽7~10毫米。笋期5~11月。

节间圆筒形,长20-35厘米,通常邻近的节间稍作"之"字形曲折;竿壁厚4~12毫米。箨鞘脱落性,革质,顶端近为截形,背面无毛或被有或疏或密的褐色刺毛,边缘无毛或其上部显著生纤毛;箨耳近等大,椭圆形或近圆形,边缘生纤毛;箨舌高约1毫米,近全缘或上缘呈波状;箨片直立,三角形或窄三角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并向内收窄,其宽度约箨鞘顶宽之半。分枝习性较高,常在竿第七节以上始发枝,竿每节计有3主枝和若干较细小的枝条。

末级小枝具6~15叶;叶鞘长7~15厘米,初时被显著小刺毛,以后渐变无毛,边缘大都无毛或有时疏生纤毛;叶耳半圆形,边缘有棕色燧毛;叶舌矮,截平或圆拱起;口十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圆或广楔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被柔毛,边缘粗糙或有小刺毛,次脉9~14对,脉间的再次脉为9条,小横脉较明显;叶柄长2~6毫米。

花枝无叶;假小穗。单生或丛生于花枝各节,长2.7~3厘米,宽7~10毫米,两侧扁,下部绿色,上部赤紫色;苞片3~5,上方1或2片腋内无芽;小穗含5~9朵小花;小穗轴脱节于颖下,其节间粗短;颖1片,卵形,长 9~10毫米,宽8毫米,无毛,边缘生纤毛,具多脉,脉间有小横脉;外稃与颖相似,卵形,长17毫米,宽13毫米,先端尖,有小尖头,无毛或有微毛,具多脉(约有31条),其脉间亦有小横脉,边缘生纤毛;内稃长13毫米,宽4毫米,顶端尖锐而不具裂缺,两面均生微毛,背部2脊间有3~5脉,脊外至边缘各有2脉,各脉间均有稀疏小横脉,边缘和脊上均生显著的纤毛;鳞被3,近同形,卵状披针形,长3.5毫米,脉纹明显,边缘生纤毛;花药长8毫米,顶端有小尖头,其上还生小刺毛;子房卵形,长2毫米,被粗毛,花柱显著,较子房为长,顶端有3条长而纤细的羽毛状柱头。果实未见。笋期5~11月,花期多在夏季至秋季。[1]

分布范围

主产于华南地区。

生长环境

绿竹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一般要求年平均温度≥17.5℃,极端低温>-6℃,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上。在冬季霜冻少,低温时间短的条件下,方可越冬。 年平均相对湿度65%-82%;土壤以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酸性的壤土、砂壤土或冲积土为宜,溪河两岸、路旁、缓坡地下部、房前屋后等都适合绿竹生长。引种绿竹能否成功的关键因子是气候条件,尤以极端低温为最主要限制因子。

栽培技术

林地选择

绿竹造林地最好选择在海拔300米以下,坡向朝南、空气流动性好,冷空气不易沉积的地形最佳,不宜选择在山顶、山坡上部等海拔较高的地方。

栽前准备

在栽植前先要做好造林地准备,即清理林地、整地、挖穴等。按株行距4×4米或5×5米进行定点挖穴,若是单行栽植,株距可按3-4米,穴规格为:穴面80×80厘米,穴底60×60厘米,深度40-50厘米,穴位按梅花形(品字形)排列。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块最好先进行全垦或带垦后开穴。

栽植穴挖好后,最好先施些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好,施下后要回填部分表土与之拌匀备栽。基肥应在种植前1-2周施入。

造林季节

绿竹一般都在3-4月长叶,恢复生长活动;6-10月间出笋长竹。由于绿竹大多采用移竹蔸造林,所以宜在生理活动最弱的1-3月休眠期进行造林。易发生冻害的地方,造林时间应选择在低温期过后进行。根据各地群众的经验,造林时间选在雨水至谷雨期间成活率最高。

选择生长健壮、芽眼肥大、须根发达的一、二年生竹分蔸作母竹。栽植前用黄泥浆沾蔸,以保护竹蔸根点,栽植时将母竹斜放穴中,竹秆切口向上,以便接存雨水和遇干旱天气时人工灌水,要注意不要反向斜放,以免造成根系不能自然舒展,影响生长;母竹放好后即分层覆土、踏实。覆土应超过母竹原入土处5--15厘米左右,上部要堆成馒头形,最后加盖一层松土或草,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养护管理

幼竹的管理

⒈、笋的留养:造林后当年就会有2-3株新竹长成,第二年以后,每丛留5-6株,第三年便可成林。挖笋时要用"笋铲"斩下笋头上的幼嫩部分,留下笋头下的幼笋芽,以利生长新笋。

⒉、中耕除草:每年在3-4月除草松土1次。松土的深度一般为15-20厘米,将杂草埋入土中作肥料。除草松土应尽量避免损伤竹蔸和笋芽。

绿竹成林
原图链接

⒊、施肥:为促进新造竹林尽快成林,应进行施肥。肥料要以有机肥料为主,最好在秋、冬季施肥,以提高林地土壤肥力、保持土温、增加新竹芽眼抗寒越冬能力。株施0.5-1担厩肥或土杂肥,挖沟施入。施速效肥(如人粪尿、硫酸铵、尿素等要用水冲稀),可结合除草松土后施放,也可直接浇在竹蔸附近,以利根系吸收。每丛新竹施0.3-0.5斤化肥或3-5斤人粪尿。

⒋、立体经营:绿竹种植后第一、第二年林中空地较大,可推行立体经营,如套种黄豆花生西瓜蔬菜等农作物,放养鸡、鸭,这样可"以耕代抚",节省劳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夏季还能降温保湿,为竹林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成林竹的管理

一、笋期管理:每年的5-10月为产笋期。在笋期的培育管理上,要抓如下几个技术环节:

适时割笋:绿竹的抽生能力很强,采笋后笋头上的幼芽在养分充足的条件下,仍能抽生新笋。因此,当笋即将破土时即行采割,此时的笋尚在地下,嫩白质好,笋味鲜甜。露出土后的笋,笋尖开散,见阳光变绿,笋体老化,笋味差而带有苦味。割笋时,要小心扒开表土,用锋利的"笋铲"沿笋篼上部、用锺敲割。割笋后,要及时把表土复回原处,以免影响再次出笋。

增施肥料:绿竹从抽芽至发笋到长竹的整个生长过程,养分消耗很大。所消耗的养分主要靠其连生母竹供给。因此,在产笋期要及时补充养分。一般每丛绿竹增施腐熟栏肥30斤左右,并在采笋处用少量稀人尿或低浓度尿素水溶液浇灌,然后复土盖实,这样可提高笋的抽发能力。

灌水保湿:绿竹与笋的生长都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在采笋期如遇干旱炎热天气,要用清水浇灌竹丛,保持竹丛土壤湿润,以利竹、笋正常生长发育。 采高留低:子竹的秆柄总是高于母竹的秆基,致使新竹的位置逐渐增高。因此,要采去高位笋,把位置低的笋留作新竹,以免造成根篼重叠,芽眼露出地面,影响新竹丛平衡发展。

新母竹要在出笋盛期留养。若出笋初期留养,会过多消耗养分,影响当年笋的产量;过迟留养,则气温下降,幼竹易受冻害。一般在8月下旬利用竹丛空隙地留笋养竹为宜。新母竹留养不宜过多,以每丛竹留2-4支健壮的笋养成新母竹即可。同时也应考虑留方向适宜的笋成竹。满三年的老竹可砍去,以后每丛保持9-14株青壮竹。每隔六年左右,要挖除老竹头。

二、中耕施肥:每年的3-4月中耕1次,深度为20-25厘米,中耕时结合施肥,每丛母竹施入人粪尿或厩肥1-2担,或施用0.5-1斤化肥,然后培土20-30厘米,使笋不易出土。

三、合理采伐,掌握"砍弱留强、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内留外"的原则。3年生以下的竹应保留或适当砍一些过密竹,4年生以上的竹可全部砍去,砍伐时间可在秋后至春前进行,此时不影响竹林生长,且竹材性质良好,不易虫蛀。过早砍伐会影响新竹的生长,甚至造成缺乏营养而枯梢。过迟伐竹竹液流动旺,伐桩营养浪费过多,易损伤竹林"元气"。砍竹要尽量降低伐桩,节约竹材,老竹头应及时挖去,以利更新。

常见病虫害

1、竹锈病:危害程度低时,叶片的背面会有橙黄色的夏孢子堆,若危害严重时就会引起大量的叶片脱落,要在发病初期将病叶以及病枝剪掉,并用波尔溶液喷洒防治,以免二次感染,平时要保证空气流通。

2、竹卷叶螟:这种虫害很常见,被危害后竹叶会被它侵蚀,竹枝也会变黄,会影响它正常生长,在发现后可以人工摘除,也可以用敌百虫喷杀,若在成虫时发现,最好用黑光灯将它诱杀。[2]

防治方法

①人工摘除卷叶,消灭幼虫。

②发现幼虫虫苞叶时,可喷射90%敌百虫1000倍液505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

③成虫出现期间,可用黑光灯诱杀。

4、竹蚜虫:常群集于叶背面或秆部吸食液汁,易引起煤病。

防治方法:喷射40%乐果乳剂1000~1200倍液。

绿竹主要价值

竿可作建筑用材或劈篾编制用具,亦为造纸原料。笋味鲜美,质地柔软,除蔬食外,还可加工制笋干或罐头;由于笋期长,产量丰富,故商品效益颇大。此外在台湾还有在本种竹竿刮取竹茹,作为解热的中药材。[3]

在农业方面,竹子的利用更为普遍。竹子可编制各种农具,如箩筛、簸箕、扫帚、晒垫等。将竹子的竹节打通当作水管,供农田灌溉和引水之用。四川自贡盐区用竹管输送盐卤,费用低廉,经久耐用。大竹秆削去竹青,扎成竹筏,吃水浅,浮力大,至今仍是我国南方内河上游传统的交通工具。在水利工程上,劈竹成篾,编成石笼,内装石块,围在岸边用来防止河岸冲刷,巩固堤坝,修建水库,在都江堰等全国著名水利工程上被广泛使用。在渔业生产中,竹子也广为利用,从简单渔具到复杂的器具,水产养殖的固定支架和漂浮物均要用竹子制成,渔船的网架、桅杆、船篷、船篱也都离不开竹子。[4]

在园林绿化观赏上,竹子的利用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竹,虽无梅的俏姿,菊的艳丽,兰的芳香,松的雄伟。然而,竹的高节心虚,正直的性格和婆娑,惹人喜爱,受人赞诵。所谓"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菊、竹"四君子,构成中国园林的特色。纵观古今,爱竹、书竹、画竹、诗竹之士,不仅喜竹之外形,更爱竹之内涵,无不把竹子当作做人之楷模。因此,人们喜欢在房屋周围、庭园、公园里种植竹子。园艺爱好者用竹子制作盆景,宜作盆景的竹子品种很多。[5]

竹笋是我国人民传统的素食品种之一,用现代工业化方法将各种鲜笋加工成罐头食品,不仅可满足无竹地区人民食笋的需要,而且竹笋加工业已成为我国重要出口创汇行业。竹笋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学家认为竹笋是天然的保健食品,它纤维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能促进肠胃消化和排泄,常食竹笋可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滞留和吸收,具有防癌和减肥的功效。红竹、黄秆乌哺鸡竹等优质笋用竹,竹笋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产量高,红竹等竹种在农村中已开始推广种植。[6]

竹杆光滑坚强,纹理通直,是制造乐器、文化体育用品、家具以及工艺美术品等的重要材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采用各种竹子制成的家具和用品占很大的比重。竹竿和竹制工艺品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例如著名的茶秆已有100多年的出口历史,主要用于钓鱼竿和滑雪杖;竹簧雕刻、竹席、竹屏、竹瓶都是驰名海内外的工艺美术品。绿竹是一种以笋用为主的多效益竹种。种植绿竹一般三年即可成林产笋,亩产量可达800-1000公斤,绿笋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清水罐头。绿竹竹材可作建筑、竹编材料和造纸原料,并可加工成竹胶合板和美术工艺品。绿竹根系发达庞大,耐水力强,能固土护岸、保持水土。绿竹树冠翠绿喜人,可绿化庭院、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绿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在土层深厚、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的溪河岸畔、河滩、河洲以及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脚均可生长。气温25℃时生长最佳(气温小于-5℃时叶片受冻,气温在-7℃~-9℃时植株会冻死),绿竹一般在三月下旬发芽,5~10月为出笋期,10月底老叶脱落。[7]


相关视频

山上红叶绿竹很多

乡间景色之绿竹猗猗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