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绿颊小太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绿颊小太阳

绿颊锥尾鹦鹉(学名:Pyrrhura molinae)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

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

鸟体羽毛为绿色,前额、头顶、头部后方以及耳羽为棕色;颈部两侧、喉咙、

胸部上方的羽毛从褐色渐渐变为棕绿色,脸颊两侧带有些黄绿色的羽毛。

食物为种子、浆果、水果、坚果、昆虫以及其幼虫等。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

外文名Green-cheeked Parakeet

别 名绿颊鹦哥,绿颊鹦鹉,绿颊太阳鹦鹉中文学名绿颊锥尾鹦鹉

拉丁学名Pyrrhura molinae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鹦形目科鹦鹉科族锥尾鹦鹉族属Pyrrhura属种绿颊锥尾鹦鹉

亚 种5亚种分布区域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命名者及年代Massena & Souancé, 1854保护状况IUCN无危(2018年重新定义)

外形特征

绿颊锥尾鹦鹉依照不同亚种体长为24到26厘米,体重60-80克。这种鹦鹉体为绿色,头部前方有一条细窄的红棕色羽毛分布;

前额、头顶、头部后方以及耳羽为棕色;沿着颈部则分布些许蓝色的羽毛;颈部两侧、喉咙、胸部上方的羽毛从

褐色渐渐变为棕绿色,每片羽毛均有浅棕灰色到暗黄色的滚边;脸颊两侧带有些黄绿色的羽毛;主要以及二级飞行羽为蓝色,

下腹部带有一块红棕色的羽毛;尾巴内侧覆羽带有蓝色,尾巴上方为绿底带有红棕色,并且完全隐藏在尾巴上方的覆羽之内;

眼睛周围有着一圈白色的裸皮,鸟喙为深灰色,虹膜为棕色。

幼鸟的体色和成鸟大致相同,但是整体羽色较暗淡,虹膜颜色也比较深,下腹部的红棕色羽毛亦只有零星分布。

栖息环境

绿颊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各种树木林立的区域、沼泽、充满小树的森林、生长次要植被的区域以及2900米高云雾弥漫的林区。

生活习性

绿颊锥尾鹦鹉在繁殖季会组成10到20只左右的小团体,有时候则会聚集比较多的数量。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

在觅食的时候,可以接近到相当近的距离观察,由于体色在浓密枝叶间形成相当好的掩蔽,因此平时在林中相当难以察觉。

绿颊锥尾鹦鹉在飞行的时候通常高度较低,呈直线状,但是相当吵杂。主要以干燥的种子、花朵、浆果以及坚果为主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玻利维亚。

繁殖方式

绿颊锥尾鹦鹉在野外的繁殖期从2月开始,会寻找中空的树洞筑巢,巢距地面一般高于5米。每窝产卵3枚,

大小24.2 x1.96毫米。人工豢养下的绿颊锥尾鹦鹉繁殖难度不高,照顾得宜的话一整年都可以繁殖,

可以提供30*30*60厘米的厚木巢箱。一次会产下3到7枚卵,通常以5枚居多,孵化期为24天,幼鸟羽毛长成约50天。

亚种分化

绿颊锥尾鹦鹉(5亚种)

中文名称

绿颊锥尾鹦鹉指名亚种 Pyrrhura molinae molinae

阿根廷锥尾鹦鹉 Pyrrhura molinae australis

赤尾锥尾鹦鹉 Pyrrhura molinae phoenicura

暗色锥尾鹦鹉 Pyrrhura molinae hypoxantha

圣克鲁兹锥尾鹦鹉 Pyrrhura molinae restricta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1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1]

参考资料

  1. 绿颊小太阳,搜狗, 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