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缄(拼音:jiān),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 。此字始见于金文

本义指捆箱箧的绳索,引申出捆扎之义,又由捆扎引申出包封、收敛、封闭、遮封等义,后再引申为信函、计算信件的量词等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缄

拼音; jiān

繁体; 缄

部首; 纟

五笔; xdgt(86)、xdgk(98)

仓颉; vmihr

郑码; zhaj

字级; 二级(编号5330)

平水韵; 平声 十五咸

注音; ㄐㄧㄢ

统一码; U+7F04

四角码; 23150

字形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总笔画; 12

笔顺编号; 551131251534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糸,咸声。形旁为糸,表示其本义与丝、线有关。声旁为咸,表示其读音与"咸"相近。

西周金文"缄"字作图中1字形,从糸,咸省声。战国文字则作图中2、3字形,从糸,箴省声。《说文》小篆中作图中4字形,后演变为今楷书字形。

《说文》中解释"缄,所以束箧也",本义是捆箱箧的绳索。《庄子·胠箧》中有"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陆德明释文引《广雅》曰:"缄、縢,皆绳也。

"由此引申为用以固定棺木的绳索,如《释名·释丧制》中"棺束曰缄。缄,函也。古者棺不钉也",《集韵·陷韵》中解释"缄,棺旁所以系纤者",都是此义。又由捆绳引申出捆扎之义,如《墨子·节葬下》中有"谷木之棺,葛以缄之",北周庾信《伤心赋》有"藤缄轊椟,枿掩虞棺",都是此义。又由捆扎引申出包封、收敛、封闭、遮封等义,如《广韵·咸韵》中解释"缄,缄封",是包封之义,《孔子家语·观周》中"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马,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是封闭之义。又由包封等义引申出信函之义,再引申用为计算信件的量词。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缄

束箧也。从糸咸声。古咸切


说文解字注

(缄)所㠯束匧也。所㠯二字今补。箧者,笥也。束者,缚也。束之者曰缄。引申之,齐人谓棺束曰缄。《丧大记》作咸。从糸,咸声。古咸切。古音在七部。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缄

《广韵》古咸切。《集韵》《韵会》居咸切。并音监。《说文》:束箧也。《广韵》:缄封。《家语》:孔子观周庙,有金人,三缄其口。《庄子·齐物论》:其厌也如缄。

又《集韵》公陷切。减去声。棺旁所以系纤者。

又与咸通。《礼·丧大记》:大夫士以咸。注:咸,读为缄也。《释名》:棺束曰缄。缄,函也,古者棺不钉也。[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