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罗伯托·罗西里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伯托·罗西里尼

来自 快资讯 的图片

中文名:罗伯特· 罗西里尼

外文名:Roberto Rossellini

出生地:罗马

出生日期:1906年5月8日

逝世日期:1977年6月3日

民族:意大利

国籍:意大利

信仰:基督教

职业:导演

代表作品:《枪手》《罗马不设防》《德意志零年》等

罗伯特·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1906年5月8日-1977年6月3日)生于意大利首都罗马,是意大利导演。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的建筑家。高中毕业时,他突然对电影感兴趣,于是放弃升大学,进入电影界。[1]

影人简介

罗伯托·罗西里尼,意大利著名导演,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滥觞的发起人。他拍摄的一系列低成本电影用最大的真实记录了战后意大利的民生,这种关切相比起其中那些手摇镜头、低俯的角度等电影语言更为人们所纪念。

罗伯托·罗西里尼生于罗马,祖父和父亲是著名建筑家。高中毕业,突然对电影十分热衷。于是,放弃升入大学,进入电影界,开始在布景装置方面工作,其后学习摄影技术做摄影师,而后又学习剪接技术。

1934年,他写了一篇灵感来自德彪西的音乐《牧神午后》的电影故事,然后把它拍成电影。因一部分场面过于露骨而未获审查通过,在意大利未曾上映。他从1936年到1940年在一家国营专拍新闻片和纪录片的公司导了几部纪录片,但缺乏资料可查。处女作《牧神午后的前奏曲》创造性运用新鲜的视觉表现芭蕾的手法,但遭到禁映。罗西里尼并未灰心,百折不挠地投拍第二部电影《鱼的幻想故事》。他在罗马郊外一处别墅建了一个小影棚,希望把自己的梦想变成影象,企图把诗的梦幻拍成影象。在该片中,他描述了两条鱼在日常生活中的遭遇的变化和危机。他还建了一个小水族馆,搜集各种鱼类,并用长头发缚住鱼来控制行动,虽然十分艰难,他仍然贯彻始终,最终使该片于1937年完成,上映十分成功。此后又执导不少短片,到1940年共自资拍摄6部。这些短片手法新颖,尤其《鱼的幻想故事》,获得很高评价。

1938年,罗西里尼应邀撰写描写空军飞行员的战争片剧本。1941年海军司令让他拍摄一部海战纪录片,他前后拍了几千尺胶片的胶片,觉得作为纪录片使用太可惜了,最后决定改为剧情片,也就是他第一部长片,描写一艘医院船里的人际关系,上映后很受赞美。罗西里尼的弟弟伦兹奥协助配乐,并从此开始合作。1942年,他执导由维托里奥·墨索里尼 (执政者的儿子,也是他上部影片的制片人)构想,安东尼奥尼编剧的《飞行员归来》,描述空军飞行员从集中营逃走的故事。1943年导演从军牧师在俄国前线的《带十字架的人》。之后执导一部描写妓女生活的影片,因战火停拍。

二战期间,罗马被德军占领,他在逃亡中决心将这段日子拍成电影。他运用纪录手法拍摄罗马市民的艰苦,使用了过去从未见过的手法,这部影片就是二战影片最大杰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同时又是开创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之作。影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大奖,该片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开端。它在国际上的成功使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

次年他的《游击队》又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此后,他开始导演表现资产阶级精神道德空虚堕落的影片。1948年的《德意志零年》被欧美评论界认为是他的战后三部曲之一,也是一部重要的新现实主义杰作。影片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全盛时代曾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它在意大利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8年,他与瑞典女明星英格丽•褒曼展开了一段轰动的恋情,当时褒曼被其的名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深深感动,并写给他一封信表示期望能与之合作,罗西里尼也为之动容,后来两人于1950年合作《火山边缘之恋》时坠入情网,英格丽•褒曼并怀上了罗西里尼的孩子,当时她还与瑞典医生彼得•林斯特龙保持着婚姻关系,不顾大量誉论的抨击,褒曼很快与林斯特龙离婚,并与罗西里尼结婚。结果两人遭到了以好莱坞为首的电影界的抵制,两人后来合作的电影大都在业内颇有口碑却难以与观众见面。但是这段感情最终在1958年以离婚告终。而罗西里尼又与一印度女郎结婚,数年后又离。

1959年罗西里尼的作品《罗维雷将军》获得了第二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这部二战题材的影片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应。60年代的罗西里尼更是自由发挥,导演的作品大都颇富争议性,比如1966年的《路易十四的崛起》就被认为太过沉闷。不过罗西里尼并未理会这些意见,而喜爱这种风格的影迷也大有人在。

这位开创一代门派的电影宗师到最后都有没有离开过电影,1977年5月他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会主席,影展结束后因心脏麻痹而去世。[2][3]

评价

罗伯托·罗西里尼是重要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从《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到《弥赛亚》,他的电影实践长达30余年,而他最具辉煌的时期出现在上世纪40至50年代,被认为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尽管很多评论家认为他在50年代以后的作品、《德意志零年》之后的作品都已经脱离了呈现人民苦难生活的现实主义立场,但是巴赞却说这些电影是真正的“新现实主义”,因为他书写的是战后十年间已经回归了生产生活的人们的日常(这也是我们今天的现实主义电影所需要表达的对象),所以在《为罗西里尼一辩》中,他也提出了“新现实主义”的居无定法,并认为《德意志零年》和《游览意大利》是两部极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电影。

我们看到的是罗西里尼对男女主人公情感描摹的异常细腻,为了刻画他们的心理变化,罗西里尼使用了诸多近景和特写镜头。

尽管他的作品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但并不能说他就是绝对的“第三人称”或是“上帝视角”,相反,罗西里尼一直在用现实的一种微妙状态展现着人物心理(例如《德意志零年》最后一刻钟,男孩儿一边游戏一边自杀),真正关键的是主人公内心的状态与外界的关系,而不是造成主人公境遇的人们的状态;重要的是主人公对另一主人公的情感观点,而不是造成这一情感观点的其他人物。所以我们看到在他的电影中,其他群像被塑造成一种情境性、场景性的存在,是移动的机器,是有思想的摆设,是为主人公创造叙事的契机,是主人公身边所行走着的摇曳的花朵和会讲话、会产生矛盾的物事。

罗西里尼的暧昧的现实主义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了一种对于人的存在的呈现,一种寄居于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存在的呈现。

巴赞所说:“没有绝对的现实主义”——正如文艺作品本身作为一种话语本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罗西里尼所追求的现实主义是一种“生活流”的状态,人物始终保持一种运动,但是却并没有极度的戏剧性,而这种运动是自然的、生活中的、普遍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生发出来的运动,人物眼睛所看到的,也是自然的、生活中的、普遍的事物。罗西里尼并不将生活中最具戏剧性、传奇性的那一部分生活截取成为电影,而是选取生活中漫长的、普遍的、令人痛苦或纠结的过程。所以罗西里尼的结局常常非常的重要,他的结局彰显他对于这一故事的态度。

罗西里尼在自己的现实主义剧作中,将生活里所有决定命运的时刻呈现为“微”的积累和偶然的促动,“肖像”的生成也居于叙事影像的零散的、碎片化的动态融合之中,而不是一个强有力的戏剧场域之下。

我们不得不说,纯粹的现实主义不存在,可是真正的优秀的现实主义是存在的,它必然居于导演对于世界的领悟之中,它应该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的融合,是一种主观的认知性、精神性与客观戏剧性的统一。这样一来,我们必须允许在现实主义的话语之中这种主观性的存在,因为这种主观性,也恰恰是一种艺术创作上的现实主义。毕竟,就艺术创作这件事而言,主观性是永恒的。 [4] [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