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罗兰·巴特

增加 3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罗兰·巴特'''({{lang|fr|'''Roland Barthes'''}},{{bd|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catIdx=B}}),[[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學家]]、[[社會學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巴特的許多著作對於[[後現代主義]],尤其是[[結構主義]]、[[符號學]]、[[存在主義]]、[[馬克斯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思想的产生了很大影響。早期的著作在阐述语言结构的随意性及对大众文化的一些现象提供类似的分析。在《神话学》(Mythologies, 1957)书中分析大众文化。《论拉辛》(On Racine, 1963)在法国文学界造成轰动,使他成为敢与学院派权威相抗衡的人物。他后来有关符号学的作品包括较激进的《S/Z》(S/Z, 1970)、研究日本而写成的《符号帝国》(The Empire ofSigns, 1970),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作品使他的理论在1970年代受到广大的注目,并在20世纪有助于把结构主义建立为一种具领导性的文化学术运动。1976年在[[法兰西学院]]担任文学符号学讲座教授,成为这个讲座的第一位学者。
== 生平事迹 ==
1915年11月12日,羅蘭·巴特出生在法國諾曼第的[[瑟堡]]。父親路易·巴特是一位海軍軍官,在他未滿一歲前於北海的一場戰鬥中死亡。巴特的母親安麗耶塔·巴特與他的姑姑與祖母共同抚养他,在法國[[巴约讷]],他跟著姑姑學習鋼琴,是他初次接觸文化的經驗。9歲時他跟隨著母親遷移到 [[ 巴黎 ]] 並且居住在那直到成年。(這造成他一生中對鄉村文化的熱愛)
巴特在学生时代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1935年到1939年,巴特就读于[[巴黎大學]]并獲得古典希臘文學學位。後因為肺結核使他經常進出療養院,亦因健康問題中斷了他的學術生涯,但也使他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没有徵召入伍。在無法進入法國主要大學進修的狀況下,他輾轉於各地做法語講師,其後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也刻意避開這些主要的正規大學教职。
在健康状况不佳的的這些年間,巴特將大部份的時間用在取得文法與[[文字學]]學位上,也發表了第一篇論文,同時參與了一個醫學預科的研究。1948年他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在法國、 [[ 羅馬尼亞 ]] [[ 埃及 ]] 的研究機構裡得到一些短期的職位。這段時間裡他參與了巴黎左派論戰,後來將觀點整理成第一篇完整的作品《{{link-fr|写作的零度|Le Degré zéro de l'écriture}}》(1953)。1952年他進入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從事[[辭彙學]]與[[社會學]]的研究,之後的七年間他發表揭露大眾文化的迷思的文章於[[新文藝]]雜誌上,爾後集結成冊[[神話學]](1957)。
60年代初期,巴特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開始了對[[符號學]]與[[結構主義]]的探索,這時期他主要的作品是對傳統學院文學理論觀點以及大眾文學型態的論述。他獨特的觀點引起法國思想家的不滿,他們稱巴特為[[新批評]],認為巴特漠視且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學根源。巴特則以《[[批評與真實]]》與其對抗,控訴舊的、布爾喬亞式那種不重視語言細節的、刻意忽視其他理論概念(如馬克思主義)挑戰的批評方式。
60年代晚期,巴特的名聲越来越大,他到 [[ 日本 ]] [[ 美國 ]] 旅遊,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演說。1967年,他發表了他最著名的論文《作者之死》,主要是受到[[雅克·德希達]]逐漸崛起的[[解構主義]]所影響,這篇論文變成為他向[[結構主義]]思想告別的轉折。巴特持續地在[[菲利普·索莱尔]]所主編的前衛文學雜誌《[[原樣]]》(Tel Quel)上發表文章,該雜誌亦相當贊同由巴特作品所發展出的各類理論。1970年發表著名的作品《[[S/Z]]》,是對[[巴爾扎克]]小說作品《薩拉辛》的批判式閱讀,被認為是巴特最為質量兼具的作品。整個70年代巴特持續的發展他的文學批評理論,發展出[[文本性]]與小說中的角色中立性等概念。1971年成为[[日内瓦大学]]客座 [[ 教授 ]]
1975年,他完成题为“罗兰·巴特”的自传。1977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文學]]與[[符號學]]主席。同年他的母親逝世,對於從小被母親獨自扶養長大的巴特而言是重大的打擊,他將過往與攝影相關的論述與理論集結成冊為他最後的偉大作品《[[明室]]》。本書從他對一張母親的老照片沉思開始論起,包含了他對攝影媒介對傳播的理論論述,以及他對母親思念的哀悼。在他母親過世三年之後,1980年2月25日,當他從[[密特朗]]主辦的一場宴會離開返家時,於巴黎的街道上被卡車撞傷。一個月後的3月26日,巴特因傷重不治而逝世,享年64歲。
97,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