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 第三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 第三场出自于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此戏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该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他们的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赎罪的羔羊,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这个意义上称这出戏是乐观主义的悲剧,也就是人们惯说的悲喜剧。[1]

第三场同前·劳伦斯神父的寺院

➤ 劳伦斯神父携篮上。

劳伦斯 黎明笑向着含愠的残宵,

金鳞浮上了东方的天梢;

看赤轮驱走了片片乌云,

像一群醉汉向四处狼奔。

趁太陽还没有睁开火眼,

晒干深夜里的涔涔露点,

我待要采摘下满箧盈筐,

毒草灵葩充实我的青囊。

大地是生化万类的慈母,

她又是掩藏群生的坟墓,

试看她无所不载的胸怀,

哺乳着多少的姹女婴孩!

天生下的万物没有弃掷,

什么都有它各自的特色,

石块的冥顽,草木的无知,

都含着玄妙的造化生机。

莫看那蠢蠢的恶木莠蔓,

对世间都有它特殊贡献;

即使最纯良的美谷嘉禾,

用得失当也会害性戕躯。

美德的误用会变成罪过,

罪恶有时反会造成善果。

这一朵有毒的弱蕊纤苞,

也会把淹煎的痼疾医疗;

它的香味可以祛除百病,

吃下腹中却会昏迷不醒。

草木和人心并没有不同,

各自有善意和恶念争雄;

恶的势力倘然占了上风,

死便会蛀蚀进它的心中。

罗密欧上。

罗密欧 早安,神父。

劳伦斯 上帝祝福你!是谁的温柔的声音这么早就在叫我?孩子,你一早起身,一定有什么心事。老年人因为多忧多虑,往往容易失眠,可是身心壮健的青年,一上了床就应该酣然入睡;所以你的早起,倘不是因为有什么烦恼,一定是昨夜没有睡过觉。

罗密欧 你的第二个猜测是对的;我昨夜享受到比睡眠更甜蜜的安息。

劳伦斯 上帝饶恕我们的罪恶!你是跟罗瑟琳在一起吗?

罗密欧 跟罗瑟琳在一起,我的神父?不,我已经忘记了那一个名字,和那个名字所带来的烦恼。

劳伦斯 那才是我的好孩子;可是你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

罗密欧 我愿意在你没有问我第二遍以前告诉你。昨天晚上我跟我的仇敌在一起宴会,突然有一个人伤害了我,同时她也被我伤害了;只有你的帮助和你的圣药,才会医治我们两人的重伤。神父,我并不怨恨我的敌人,因为瞧,我来向你请求的事,不单为了我自己,也同样为了她。

劳伦斯 好孩子,说明白一点,把你的意思老老实实告诉我,别打着哑谜了。

罗密欧 那么老实告诉你吧,我心底的一往深情,已经完全倾注在凯普莱特的美丽的女儿身上了。她也同样爱着我;一切都完全定当了,只要你肯替我们主持神圣的婚礼。我们在什么时候遇见,在什么地方求爱,怎样彼此交换着盟誓,这一切我都可以慢慢告诉你;可是无论如何,请你一定答应就在今天替我们成婚。

劳伦斯 圣芳济啊!多么快的变化!难道你所深爱着的罗瑟琳,就这样一下子被你抛弃了吗?这样看来,年轻人的爱情,都是见异思迁,不是发于真心的。耶稣,马利亚!你为了罗瑟琳的缘故,曾经用多少的眼泪洗过你消瘦的面庞!为了替无味的爱情添加一点辛酸的味道,曾经浪费掉多少的咸水!太陽还没有扫清你吐向苍穹的怨气,我这龙钟的耳朵里还留着你往日的呻吟!瞧!就在你自己的颊上,还剩着一丝不曾揩去的旧时的泪痕。要是你不曾变了一个人,这些悲哀都是你真实的情感,那么你是罗瑟琳的,这些悲哀也是为罗瑟琳而发的;难道你现在已经变心了吗?男人既然这样没有恒心,那就莫怪女人家朝三暮四了。

罗密欧 你常常因为我爱罗瑟琳而责备我。

劳伦斯 我的学生,我不是说你不该恋爱,我只叫你不要因为恋爱而发痴。

罗密欧 你又叫我把爱情埋葬在坟墓里。

劳伦斯 我没有叫你把旧的爱情埋葬了,再去另找新欢。

罗密欧 请你不要责备我;我现在所爱的她,跟我心心相印,不像前回那个一样。

劳伦斯 啊,罗瑟琳知道你对她的爱情完全抄着人云亦云的老调,你还没有读过恋爱入门的一课哩。可是来吧,朝三暮四的青年,跟我来;为了一个理由,我愿意帮助你一臂之力:因为你们的结合也许会使你们两家释嫌修好,那就是天大的幸事了。

罗密欧 啊!我们就去吧,我巴不得越快越好。

劳伦斯 凡事三思而行;跑得太快是会滑倒的。(同下。)[2]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571年—1579年,进入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1591年,创作的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创作的戏剧《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首演。1596年,创作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创作的戏剧《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坛关注。1603年,创作的戏剧《奥赛罗》首演。1605年,创作的戏剧《李尔王》首演。1606年,创作的戏剧《麦克白》首演。1614年,离开伦敦,返回故乡。1616年4月23日,在故乡去世。[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