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big>''' |- |<center>…”)
 
 
第22行: 第22行:
 
|}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是宋朝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作品之一。
+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是[[ 宋朝]][[ 文学家]] [[ 书法家]] [[ 画家]][[苏轼]]的作品之一。
  
[[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3b99a16ff2dd.aspx 苏轼]古诗文网</ref>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3b99a16ff2dd.aspx 苏轼]古诗文网</ref>

2023年4月7日 (五) 23:11的最新版本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来自 古诗文网 的图片

作品名称: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苏轼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宋朝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作品之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1]

正文

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 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 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 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 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 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余情。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

前年过南京,麦老樱桃熟。 今来旧游处,樱麦半黄绿。 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复。 青衫老从事,从稳生髀肉。 联翩阅三守,迎送如转毂。 归耕何时决,田舍我已卜。

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 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粳稌。 山泉宅龙蜃,平地走膏乳。 异时亩一金,近欲为逃户。 逝将解簪绂,卖剑买近具。 故山岂不怀,废宅生蒿稆。 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2]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3]

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祐元年(1086)复出,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赦还,次年病死常州,追溢文忠。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出知湖州,在此前曾:三次到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知湖州仅三月,即因作诗“谤讪朝廷”(著名的“乌台诗案”)被拘至京师下狱。晚年被贬惠州、儋州,病逝于常州。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4]

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在词方面开了豪放一派。工书画,为—代大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述甚丰,有《东坡七集》、《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5][6]

参考资料

  1. 苏轼古诗文网
  2. “苏轼”诗词全集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诗词名句网
  3. 苏轼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资讯网
  4. 家风诵读丨苏东坡——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威海市市直机关党建网
  5. 吴兴历史名人——苏轼吴兴人民政府网
  6. 苏东坡大余人民政府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