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羊鸦仁(?~549年),字孝穆,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

  • 自幼骁勇善战,起家泰山主簿。普通年间,率众归梁,封广晋县侯。
  • 率军北伐,拜北司州刺史,迁豫州刺史,奉命接应侯景。太清之乱,率军回援建康,为侯景所败。
  • 太清三年,打算逃亡江陵,投靠梁元帝,途中为荀晷所害。

目录

基本信息

姓名    羊鸦仁  
字号    字孝穆      
民族    不汉  
官职    都督、北司州刺史      
出生地   泰山钜平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549年 
所处时代   南朝刘宋   
主要成就   率军北伐,拜北司州刺史,迁豫州刺史,奉命接应侯景     

人物生平

归附梁朝

  • 羊鸦仁,字孝穆,是泰山钜平人。他从小骁勇善战,出任本郡主簿。普通年间(520~527),他带领兄弟们自魏来归附梁朝,受封为广晋侯。在攻打青州、齐州时,屡立战功,被任命为都督、北司州刺史。 [1]

上表谢罪

  • 侯景归降时,朝廷诏令羊鸦仁总督楚州刺史桓和之、仁州刺史湛海珍等前往悬瓠接应。侯景到南方以后,羊鸦仁仍任都督司州、豫州二州刺史,镇守悬瓠。这时侯景在涡阳失败,魏军进逼悬瓠,羊鸦仁担心粮食接应不上,便回到北司州,并上表朝廷陈述情况并谢罪。武帝对羊鸦仁大为恼怒,羊鸦仁很害怕,将军队驻扎在淮上。当侯景反叛时,羊鸦仁率领本部人马入京救援。 [2]

兵败台城

  •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违背盟约后,羊鸦仁便和赵伯超以及南康王萧会理一起攻打敌人所占的东府城,但反被敌人所败。台城沦陷后,侯景委任他为五兵尚书。羊鸦仁经常想要奋发精神,有所作为,他对所亲信的人说:“我本是个平庸之辈,受朝廷恩宠,竟无以报效,以答重恩。如今就这样而终的话,死而尚有余责。”说完便掉下泪来,见到的人都大为感伤。[3]

惨遭杀害

  •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出奔江西,准备前往江陵到达东莞郡时,被原北徐州刺史荀伯道的儿子荀晷杀害。临死时,他仍以自己报效不终而潸然泪下。后来,羊鸦仁哥哥的儿子羊海珍得知情况,便挖开荀晷的父亲荀伯道、他祖父母以及生母共五个死者的坟墓,各取出一半骸骨,放在一起和棺材同时烧掉,又用剩余的一半尸骨加上别的乱七八糟的骨头混在一起,分别装入五只袋子,在袋子的表面上写着“荀晷祖父母某人之骨”。 [4]

人物评价

  • 李延寿:“王神念、羊侃、羊鸦仁等,自北徂南,咸受宠任。既而侃及鸦仁晚遇屯剥。侃则临危不挠,鸦仁则守义以殒。古人所谓"心同铁石",此之谓乎?” [5]
  • 姚思廉:“而羊侃、鸦仁值太清之难,并竭忠奉国。侃则临危不挠,鸦仁守义殒命,可谓志等松筠,心均铁石,古之殉节,斯其谓乎!” [6]


史书记载

  • 《南史·卷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三》[5]
  • 《梁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三》[6]

参考资料

  1. 《南史·羊鸦仁传》:普通中,率兄弟自魏归梁,封广晋侯。征伐青、齐间,累有功绩,位至都督、北司州刺史。
  2. 《南史·羊鸦仁扎传》:及侯景降,诏鸦仁督土州刺史桓和之、仁州刺史湛海珍等趣县瓠应接。景至,仍为都督、司、豫二州刺史,镇县瓠。会侯景败于涡阳,魏军渐逼,鸦仁恐粮运不继,遂还北司,上表陈谢。帝大怒鸦仁,鸦仁惧,顿军于淮上。及侯景反,鸦仁率所部入援。
  3. 《南史·羊鸦仁传》:太清二年,景既背盟。鸦仁乃与赵伯超及南康王会理,共攻贼于东府城,反为贼败。台城陷,景以为五兵尚书。鸦仁常思奋发,谓所亲曰:"吾以凡流,受宠朝廷,竟无报效,以答重恩。今若以此终,没有余责。"因泣下,见者伤焉。
  4. 《南史·羊鸦仁传》:三年,出奔江西,将赴江陵,至东莞,为故北徐州刺史荀伯道子晷所害。临死以报效不终,因而泣下。后鸦仁兄子海珍知之,掘晷父伯并祖及所生母合五丧,各分其半骨,共棺焚之,半骨杂他骨,作五袋盛之,铭袋上曰:"荀晷祖父母某之骨。"
  5. 5.0 5.1 《南史·卷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三》.国学导航.2014-12-10
  6. 6.0 6.1 《梁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三》.国学导航.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