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美国枪械暴力问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美国枪械暴力问题
图片来自pixnet

枪械暴力美国社会重大的公共议题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并且与青年活动和帮派暴力息息相关。自1865年林肯总统,以及后来的加菲尔德总统、麦金莱总统和肯尼迪总统被暗杀以来,枪枝暴力对美国人来说已相当常见。而枪枝暴力引发的重大事件,如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暗杀,以及科伦拜中学大屠杀华盛顿特区狙击手攻击事件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也时常引发对枪枝政策的辩论。在美国枪枝暴力与大多数凶杀案与超过一半以上的自杀案有关。

在美国发生的枪击案件中,很大比例都是非致命性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计,美国在2000年总共发生了52447起蓄意、23237起意外非致命枪伤。美国大多数因枪伤致死的人都是自杀,2004年共有16907起自杀是使用枪枝的。

美国联邦、州和地方各级的法律政策试图通过各种方法解决枪枝暴力,包括限制由青年和其他“高风险”的人购买枪枝、为购买枪枝设置等待时间、设立枪枝“回购”计划、针对性执法和制定警务策略、对违反枪枝法者从重量刑、为家长和子女开设教育课程,以及在社区推广。研究显示这些政策结果好坏参半。一些政策如枪枝“回购”方案成效不大,而像波士顿“停火行动|Operation Ceasefire”(减少帮派暴力的策略)已有效地减低青少年暴力。枪枝管理政策在美国受到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强烈影响,该法案禁止侵犯“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拥枪权[1] 倡导者一般鼓励大众捍卫宪法第二修正案所保障的权利。

对美国总统的暗杀与企图

在早期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暗杀事件受害人是1865年的亚伯拉罕·林肯总统。林肯总统在被枪手约翰·威尔克斯·布斯用一挺0.44口径手枪发射的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后,仅活了几小时。詹姆斯·加菲尔德威廉·麦金莱均死于手枪暗杀:加菲尔德总统被凶手使用0.44口径手枪打死;麦金利总统被从0.32口径左轮手枪射出的两颗子弹打死。约翰·肯尼迪总统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手动上膛卡尔卡诺M1891/38步枪(6.5×52毫米)暗杀。安德鲁·杰克逊总统和哈利·S·杜鲁门总统皆遭暗杀但全身而退,而杰拉尔德·福特总统则在隔没几周先后遭到两次独立的企图暗杀。罗纳德·里根总统在遭约翰·欣克利以一挺罗姆RG-14 .22口径左轮手枪击中后生存下来,是唯一一个中枪受伤后存活的在任美国总统。

凶杀案

在华盛顿特区的枪击及整体凶杀案都集中在位于社会经济弱势居民区的犯罪黑点(包括(Shaw)、什善抠达(Sursum Corda)、崔尼达(Trinidad)、安纳哥斯夏(Anacostia)、与国会岗(Congress Heights)),相较之下在其他市郊区域凶杀案很少发生。]]

虽然美国人在19世纪就已关注暴力犯罪,但暴力犯罪往往以暴动和其他造成社会动荡的方式进行。然而,枪枝暴力有时候也出现在这些暴动(见干草市场暴乱)中。在当时许多城市(如费城),凶杀案发生率明显低于今日。

1980年代和90年代初,美国各城市凶杀率飙高(见右图)。从1985年到1993年为止,手枪杀人案几乎占了所有总体增加的杀人率,而涉及其他凶器的凶杀率却在同时下降。在美国80年代和90年代初,凶杀案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尤其在青少年、拉丁美洲裔、以及非裔美国人男性当中,而年纪13到17岁黑人的伤亡率是一般水平的3倍,18到24岁伤亡率则是两倍。一般认为美国各城市吸食可卡因人数的上升是在这段期间横行于青少年间枪枝暴力的因素之一。

美国犯罪率大致上跟其他已开发国家相同。然而,许多开发中国家有显著较高的凶杀率;而在某些国家使用枪枝的凶杀案较多,例如墨西哥巴西泰国瓜地马拉牙买加千里达和多巴哥哥伦比亚爱沙尼亚以及俄罗斯

在美国,凶杀案和暴力犯罪发生概率最高的地点是市区。在大都会地区,2005年,每10万人就有6.1起凶杀案,相形之下非大都会的州郡仅有3.5起。在美国超过25万人以上的都市中,平均凶杀率是每10万人有12.1起。而与枪枝有关的凶杀案发生率在南部与西部州最多。

美国各地介于18岁到24岁的凶杀案发生率从1993年来渐趋下跌,不过仍较1980年代前的发生率为高。根据2005年的统计,17至24岁年龄群暴力犯罪统计数据仍占整体数据的大部分,特别是涉及枪枝的凶杀案。在2005年统计数据中,17岁至19岁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4.3%,却占死于枪枝凶杀案人数的11.2%,同时在所有杀人犯罪占10.6%。20-24岁年龄群占美国人口的7.1%,占死于枪枝凶杀案人数的22.5%,也占所有凶杀犯罪活动的17.7%。牵涉17岁以下的人的凶杀案不多。在2005年,13至16岁占美国总人口的6%,但只占枪枝凶杀案受害者的3.6%,同时仅占总体杀人犯罪活动的 2.7%。

案底的人亦较容易成为凶杀案的被害人。在1990年和1994年间在波士顿,所有年纪低于21岁的凶杀案受害人中,75%有前科记录。另一方面在费城,涉及枪枝凶杀案中有案底的受害人百分比从1985年的73%增加到1996年的93%。而在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参与犯罪活动的男性遭枪击的风险是常人的22倍。

参考文献

  1. 拥枪权,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