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國駐英國大使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美國駐英國大使館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看點快報

美國駐英國大使館(英語: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London)是美國英國首都倫敦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1],辦公處自1960年到2017年設於格羅夫納廣場西側的24號大樓,2018年搬到九榆树Nine Elms大道33号[2]。這棟館舍同時也是美國駐西歐各國使領館中規模最大的建築[3],以及美國在英相關事務的焦點場所[4]

建築歷史

第一代美國駐英大使館位於大坎伯蘭廣場(Great Cumberland Place,(Great Cumberland Place,51.515156°N 0.159479°W)之後遷至皮卡迪利街波特蘭街格羅夫納花園Grosvenor Gardens等地。1938年時,又移至麥克唐納大廈Macdonald House, London(格羅夫納廣場1號,目前是加拿大駐英高級專員公署High Commission of Canada to the United Kingdom部分單位的辦公處),之後該大廈還成為美國數個機構的聯合辦公樓,當中包含了盟軍駐歐指揮官德懷特·艾森豪的辦公處及美國海軍駐歐司令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敏公爵捐出了一塊用地以紀念大戰期間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5]

1950年代末期,開始興建美國大使館的辦公大樓,該棟採現代主義風格的樓宇由芬蘭裔美國建築師埃羅·沙里寧設計,並於1960年啟用,總共擁有地上六層和地下三層。樓頂上安裝了一隻西奧多·羅斯札克Theodore Roszak (artist)設計的鍍白頭海鵰塑像,雙翅展開的寬度約有11公尺,使之成為倫敦一個醒目的地標[3]。2009年10月,美國大使館館舍獲授英國的二級登錄建築地位[6]

維安問題

美國大使館的安全問題曾在1980年代、1990年代時,因為有數起針對美國駐外使館和領事館的連續攻擊事件而升高。然而,直到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發生後,可見的維安措施才顯著增加。之後在使館週邊進行了大量改進工程,包含取消開放格羅夫納廣場的一側給外界車輛進入,建築外圈也增設了武裝路障。2002年8月29日,一名zh-cn:突尼斯; zh-hk:突尼斯;zh-tw:突尼西亞;裔的瑞典公民克里姆·沙提Kerim Chatty斯德哥爾摩-韋斯特羅斯機場準備搭乘瑞安航空685航班前往倫敦zh-tw:史坦斯特; zh-cn:斯坦斯特德;機場時,就因為在行李內攜帶槍械被捕,而事發後便有不具名消息來源出現在媒體上,宣稱此男的目的是預謀劫機、衝撞美國駐英大使館,並利用使館樓頂的老鷹像來從空辨視目標。Template:Link-svSäpo)否認了這類意見,並表示報導「資訊有誤」[7]。這場風波的結果是沙提被免除了一切與恐怖主義掛勾的嫌疑和指控[8]

對大使館的安全威脅也促使美國政府開始考慮另遷新址的可能。數家英國媒體一度指出美方希望利用肯辛頓宮作為新館,還稱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以該宮為理察親王愛德華親王等數位英國王室成員的住所為由,而予以拒絕。美國大使館「費力否認」了這些報導,而白金漢宮發言人也表示美國沒有提出正式請求[9]。當時新館的另一個選項是切爾西軍營Chelsea Barracks,美國大使館曾於2007年2月試著出價將之購下,卻未成[10]

參考文獻

  1. The London Diplomatic List (PDF). 14 December 2013. 
  2. McKenzie, Sheila. Billion dollar US embassy opens in London. CNN. 16 January 2018 [18 January 2018]. 
  3. 3.0 3.1 US embassy moving to south London. BBC. 2 October 2008 [27 December 2013]. 
  4. William Lee Adams and Liz Logan. US Embassy in London to Move Down-Market. Time. 2008-10-06 [2013-12-30]. 
  5. Video: Britain's Roosevelt Memorial at Grosvenor Square, 1946/11/28 (1946). Universal NewsreelUniversal Newsreel. 1943 [February 20, 2012]. 
  6. Sherwin, Adam. US sale plan spoilt as its London embassy is listed. The Times (London). 2009-10-23 [2009-11-04]. 
  7. Whitaker, Raymond; Hetland, Jarle; Carrell, Severin. Hijack suspect had flight training in US.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02-09-01 [2006-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1). 
  8. Sweden drops hijack inquiry. BBC News. 2002-10-30 [2006-12-27]. 
  9. US 'eyed royal palace'. BBC News. 2003-08-17 [2009-11-04]. 
  10. US Embassy bids for Chelsea Barracks. The Times. 2007-02-21 [201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