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羽绒羽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羽绒羽毛
图片来自搜狐网

羽绒羽毛》(GB/T 17685-2016)是2017年7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归口于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国家标准《羽绒羽毛》(GB/T 17685-2016)规定了羽绒羽毛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适用于羽绒羽毛的生产、加工和贸易。[1]

制定过程

编制进程

2014年11月19日,国家标准计划《羽绒羽毛》(20141380-T-607)下达,项目周期12个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组织起草,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归口于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6年12月30日,国家标准《羽绒羽毛》(GB/T 17685-201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7年7月1日,国家标准《羽绒羽毛》(GB/T 17685-2016)实施,全部代替国家标准《羽绒羽毛》(GB/T 17685-2003)。

修订依据

国家标准《羽绒羽毛》(GB/T 17685-2016)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规则起草。

修订情况

国家标准《羽绒羽毛》(GB/T 17685-2016)与国家标准《羽绒羽毛》(GB/T 17685-2003)比较,主要变化如下:

1.“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对“GSB16-2763”的引用;

2.取消了“代号、品名”;

3.将“水洗”“未水洗”羽绒羽毛产品的要求作了统一规定;

4.修改了长毛片、陆禽毛、耗氧量、残值率的定义及类似绒和异色毛绒的英文,并遵照国际惯例,将透明度改称为浊度;

5.取消了硬毛片及与微生物相关的定义;

6.增加了羽毛绒及大毛片的定义了;

7.调整了“绒子含量允许偏差”“蓬松度”“耗氧量”“浊度”“残值率”“绒丝+羽丝含量”“气味”等指标;

8.将“鸭毛绒含量”修改为“鹅毛绒含量”;

9.增加了“大毛片”要求;

10.取消了“异色毛绒”和“水分率”要求;

11.取消了“微生物”要求;

12.调整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

13.取消规范性附录A《类似绒样照》。

起草工作

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柳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浙江华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安徽明牛羽绒有限公司、杭州三星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广州文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湛江紫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安徽一隆集团、河北雪瑞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中国羽绒工业协会。

起草人:傅妙奎、夏吉国、高德康、陈夕牛、宋保国、杜达生、刘建红、张玉莲、邓瑾、胡习刚、刘建国、田泓、姚小蔓。

内容范围

国家标准《羽绒羽毛》(GB/T 17685-2016)[2]规定了羽绒羽毛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适用于羽绒羽毛的生产、加工和贸易。

意义价值

国家标准《羽绒羽毛》(GB/T 17685-2016)的实施是中国羽绒行业标准工作中的里程碑,为统一中国羽绒标准(包括羽绒服、羽绒寝具在内的羽绒制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推动中国羽绒制品市场的发展,从羽绒生产大国向强国进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