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翁万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翁万达


翁万达(1498年-1552年),字仁夫,号东涯 。明朝中期名将、诗人。潮州府揭阳县(今汕头市金平区𬶍浦一带)人。

翁万达出身寒门,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历任广西梧州府知府,陕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衔巡抚陕西,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保定军务兼莉粮饷,左副都御史、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职,曾参与平定安南莫登庸叛乱,后期统理北方边防,抗击蒙古俺答汗侵扰,统边五六年间,屡立战功。又修筑大同宣府间长城800余里,烽堠300余座,使边境得以安定。后三罢三起,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逝于回乡途中。明穆宗时追赠太子少保,谥号"襄敏"。

人物生平

翁万达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1498年7月17日,折算据《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明纪年表 ,下涉及处折算皆同),为广东潮州府揭阳县𬶍江里举登村(今属汕头市金平区𬶍浦一带。据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纪事》附录:潮汕地区的历史沿革 )人。

翁万达5岁丧母,从小就过着清贫艰辛的生活,但一直勤于诗书。至嘉靖五年(1526年)得中丙戌科进士,时年28岁。一朝成名后,翁万达开始了26年的从军从政仕途生涯,其中,戎马生涯就达16年之久。

翁万达中进土后不久,即授户部广西司主事,此后历任广西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在此期间,他查勘悬案,诅抑权贵,督税课兑,陈盐政利弊,赈畿辅饥民,精明练达。诸如豪强侵夺官地商税,阻挠漕运河道等等,都逃不出他的严正惩处。虽因此备受诽谤,他依然"略不为动",秉公执法,诸豪强"毋敢挠其令",因此"以廉法著称"

嘉靖十三年(1533年) ,35岁的翁万达出任梧州知府。梧州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地方,边防要地,师旅众多,翁万达治理梧州4年,声绩大著,被誉为"治行第一"。期间,镇守两广的咸宁侯仇鸾,纵悍卒横行,翁万达不惮权贵,拘缚其为首分子十余人投之于狱。翁万达治梧声名远播,受兵部尚书毛伯温极力荐举,任命为广西副使。

嘉靖十七年(1538年) ,安南国(今越南)莫登庸父子篡位称制,勾结广西土官反叛朝廷,明世宗朱厚熜命两广总兵仇鸾、兵部尚书毛伯温率部征安南。征南号令传出后,兵部、礼部意见不一,翁万达提出以"重兵威慑,抚剿兼施,迫其乞降"的策略,被毛伯温和两广总督张经接受,转呈中央,成为朝廷的国策。翁万达遂被推荐为征南副使,成为征南大本营决策层中的智囊以及广西一路前线的指挥官。在征南一役中,翁万达先平定与莫登庸互为呼应的少数民族上层(土司)的叛乱,并实行策反,兵不刃血迫使莫登庸乞降。两广总督张经大称之:"翁君神算也。"班师论功,翁万达功居第一,毛伯温上奏,朱厚熜大喜,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擢升其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先后转任陕西左、右布政使。

曹家庄大捷后,朱厚熜授予翁万达兵部尚书之职 。不久,又召其回京"入掌本兵",主持兵部大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翁万达的父亲去世,他遂于年底南归奔丧。按明制,大臣遇丧事,可守丧三年,称"终制(终三年之制)"或"终丧(终三年之丧)"。俺答汗得知翁万达离开边关,即兴兵犯境。在他归乡后,大同失守。朱厚熜不顾"终制",急诏翁万达返抵边关,掌其督抚重任。翁万达因丧期未满,又加之背疽发作,所以匆忙修书,派义子翁从云携带《乞恩陈情终制疏》上京,请求"待三年服阕而后起用"。翁从云至河间府地界遇盗,失落表疏;尚未抵京,而俺答已从古北口"溃墙南下,直薄都城"。朱厚熜又连下两道金牌,催促翁万达起程。翁万达命侄翁思远带《题知起程疏》先行赴京。由于翁万达家处"岭海极南之地,去京万里,虽间道兼程,犹必历四十一日"才抵京到鸿胪寺报到。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55岁的翁万达约同友人抵闽游武夷山,途经三河,被当地山川形胜所吸引,顺便为自己选择了墓地。在福建清流县途中,背疽疾发,急忙回归,至上杭县,于十一月十三日(1552年11月28日) 卒于舟中。此前,朱厚熜又感到防边重任非万达莫属,于是年十月十三日(1552年10月30日) 颁诏,曾第三次起复其为兵部尚书,但为时已晚。翁万达卒后二日遗体运抵家乡,又四日诏命才临门。《明史》说其"未闻命而先卒",即指此。死后葬于大埔三河镇。隆庆(1567年-1572年)年间,明穆宗追赠太子少保,谥号"襄敏"。

历史评价

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翁万达:

"(平安南役)是役也,万达功最,赏不逾常格"。

"(修长城)万达精心计,善钩校,墙堞近远,濠堑深广,曲尽其宜。寇乃不敢轻犯。墙内戍者得以暇耕牧,边费亦日省。初,客兵防秋,岁帑金一百五十余万,添发且数十万,其后减省几半"。

"(守疆)万达顺风鼓噪,扬沙蔽天。寇惊曰:翁太师至矣。是夜(闻名)东去。诸将追击。大胜。"

(综述)"万达事亲孝。父殁,负土成坟。好谈性命之学,与欧阳德、罗洪先、唐顺之、王畿、魏良政善。通古今,操笔顷刻万言。为人刚介坦直,勇于任事,履艰危,意气弥厉。临阵尝身先士卒,尤善御将士,得其死力。嘉靖中,边臣行事适机宜、建言中肯窾者,万达称首。""赞曰:毛伯温能任翁万达、张岳,以成安南之功,不失为持重将。万达饬边备,整军实,其争复套,知彼知己,尤深识远虑云。"

叶春及·《翁襄敏安边记·序》:曾有躬出御虏,介而先驱若襄敏者耶?史臣谓嘉靖中边臣动合机宜,画中綮窾,惟公一人而已。

王锡爵《翁襄敏公神道碑》:"治行第一。"

何乔远《名山藏》:"万达言(阙),谈说时事,如倒囊出物。心灵敏健,遇事一思,便彻终。始家居,束修无少瑕玷,论者以方郭泰、徐穉云。"

郑莆样《刻东涯集书后》:"学闻至道,文率性成,笔引千钧,心雄万变。"

查继佐《罪惟录》:"余谓兵有三十声,威近袭远,此声之大者也。而当时录安南(阙两字)及此。使以刍杖远因交南,而交南之耳目应之,即不(阙四字)必登庸就欸,乃及藤峡等,是先难而后易也。何似先易(阙)难者亦易,所差岂寻杖哉。曳柴之计,与昔蒙马虎皮一例,是误之以形耳。"

冯奉初《潮州耆旧集·东涯集题辞》:"经世之文,非小儒所能及。"

个人作品

翁万达虽然著述丰赡,诗、文、议、纪等各种文体充备,除了现能见到的书札集《稽愆集》、诗集《稽愆诗》,以及纪念集《东涯集》外,尚有见诸目录家著录的《总督奏议》、《三镇兵守议》、《平交纪略》和《思德堂集》,等。其中,翁万达好友兼亲家邹守愚将关于他所写的序、碑、记、议、论、说、疏、书、传、墓表、墓志铭、祭文编定为《东涯集》,凡17卷。其中篇幅最大的是奏疏,有10卷之多。《东涯集》最初的刻本为嘉靖乙卯邹刻本,此后多次重刻。另,据饶锷在《潮州艺文志》中所说,上述《总督奏议》、《三镇兵守议》二议,在明代时还有单行本。

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有吴奎信、朱仲玉整理的《翁万达集》,该书结集了有现存可见的大部分翁万达各时期的作品,为研究翁万达的重要资料。

轶事传说

翁万达四岁时随父亲翁玉出海打鱼为生。翁万达,天天缠着要跟父亲去打鱼。传说,海中鱼虾将翁万达看成是白毛老虎,互相呼喊着逃开了。他父亲网网落空,只好返航。自此,凡是带翁万达跟着出海便打不到鱼;反之则鱼虾满载。翁玉终于得出晦气来自儿子的结论。

某次,父亲翁玉见翁万达不在,遂上船出海。正要下网,忽见船舱里钻出万达来。翁玉一时气急,顺势将翁万达抛进大海,随后后悔不迭,以为以致溺死亲子,不由眼泪直流。悲哀回家里,却见翁万达在床上睡觉。传说,翁万达掉进大海之后,南海龙王知道他是天上"白虎星"再世,日后要为明朝建功立业,便急命几名虾兵蟹将,护送"白虎星"回家。翁玉只认为是神明保佑,大难不死,必成大器。从此,便不再翁万达将当成晦气。

墓址

翁万达墓位于梅州市大浦三河坝汇城虎星山,建于1551年,座西向东,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于1957年开山造田时被毁坏,1986年由旅泰华侨陈宾出资重建。墓碑有"明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赐太子少保谥襄敏崇祀名宦乡贤东崖翁公墓",墓前左右对称竖有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寓意千里扬威,是封建时代皇帝诏封有军功的大臣将士的一种殊荣。这些石像雕刻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品,但石翁仲的头部被不法分子盗走,其后人依照原造型做了修补。墓左是新建的翁衙书屋,内陈列翁万达生平事迹,墓右侧建有一凉亭,供游人歇息。

从墓前可见韩江、梅江和汀江蜿蜒流过,据说古代顺流而下的船只至此因江流曲折,不能扬帆而象下旗致哀,逆流而上的船只因水流喘急,船工要府身船舷奋力撑篙而象匍匐跪行,而夜间因三段水域都有船只灯火,故此墓人称"日受千夫拜,夜观万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