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翠玉白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翠玉白菜一般是指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玉器雕刻,长18.7公分,宽9.1公分,厚5.07公分,利用翡翠天然的色泽雕出白菜的形状。近年来因为知名度很高,与国宝的毛公鼎和人气高的重要文物肉形石[1]合称民间版的“故宫三宝”

外形特点

虽然翠玉白菜不只一颗,但最常展示或出现的翠玉白菜原是永和宫的陈设器,永和宫为清末瑾妃所居之宫殿,据说翠玉白菜即为其随嫁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嫁娘的纯洁,昆虫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自然色泽、人为形制、象征意念,三者搭配和谐,遂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玉,在中国是非常珍贵的质材,琢磨玉料成为器物则相当的费工、费时,如何节料、省工遂成为玉器设计过程中,空间思考的准则之一,而便是此思考方向下产生的艺术特质。所谓“量材就质”,简而言之,就是顺应玉料自然天成的外形或色泽设计玉器形制,是一种在外设条件的限制下发挥创造力的创作方式。协调天然与人为,则是此一创作方式最重要的理念。

原料

翠玉白菜的原料来自缅甸,它的翠色晶润淡雅,通透无暇。自古以来,人们鉴赏翡翠首先要看它的“种”。“种”多指翠玉的颜色和通透程度,有“玻璃种”、“水种”、“蛋清种”、“金丝种”、“芙蓉种”和“紫罗兰种”等。其中,透明度高,水分充足,颜色纯正的翡翠被称为老坑玻璃种。

原料介绍

,在中国是非常珍贵的质材。翠玉白菜的原料来自缅甸,它的翠色晶润淡雅,通透无暇。自古以来,人们鉴赏翡翠首先要看它的“种”。“种”多指翠玉的颜色和通透程度,有“玻璃种”、“水种”、“蛋清种”、“金丝种”、“芙蓉种”和“紫罗兰种”等。其中,透明度高,水分充足,颜色纯正的翡翠被称为老坑玻璃种。

历史寓意

长:18.7厘米 宽:9.1厘米 厚:5.0厘米 。

这件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为百分之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亲切的题材、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别忘了看看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它们可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此件作品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因此有人推测此器为瑾妃的嫁妆象征其清白,并企求多子多孙[2]

虽说翠玉这个材质与白菜造型始风行于清中晚期,白菜与草虫的题材在元到明初的职业草虫画中,屡见不鲜,一直是受民间欢迎的吉祥题材。

视频

翠玉白菜 相关视频

2005-136.国宝档案.0711.翠玉白菜(上)
古窑讲堂之翠玉白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