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香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翠香记》,川剧《翠香记》又名《调翠下书》。
剧目介绍
弹戏传统戏单折
明代,穷秀才邱山与何府的凤鸾小姐相恋,小姐赠以金钗私订终身。
一夜,凤鸾命丫鬟翠香送书信约邱山绣楼相会。翠香与邱山穿街过巷,胆颤心惊地从后花园逾墙登楼。不巧老夫人前来叩门,邱山藏身桌下。老夫人命翠香抬开桌子,邱山硬着头皮与老夫人辩理。翠香以"家丑不可外传”为由,劝老夫人赠银助邱山攻读,待日后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老夫人只得应允。
该剧以生、旦应工,为文小生、奴旦的讲口戏。戏中的“小话子”(口语、谐音)、“小动作”如“撞招牌”、“翻园墙”、“没门坎”、“抬桌子”等均令人为之捧腹。
全本已散失,只存《吊翠下书》单折,统称《翠香记》,或名《遣翠怜才》。
整理本载《川剧》第2辑、四川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编印的《戏曲资料》第26辑、《川剧丛刊》第7期、《川剧传统喜剧选》下集,《传统川剧折子戏选》第8辑。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藏手抄本。
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1]”、“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最显著、最独特的艺术特点就是“曲”,“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一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如:四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山东的吕剧[2]、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河北的评剧、江苏的昆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