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老呔 |
老呔 河北省东北部,人称冀东。其地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滦水中贯,碣石擎空,山川名胜,遐迩闻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老呔 [1]
又称 冀东
地点 河北省东北部
文化诠释 称昌、滦、乐人为老呔儿
简介
河北省东北部,人称冀东。其地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滦水中贯,碣石擎空,山川名胜,遐迩闻名。滦河由滦县偏凉汀出山,在其潆洄入海的冲积扇上,左岸为昌黎,右岸为滦县、滦南(原属滦县)、乐亭、唐海。如今这几个县虽分属秦皇岛、唐山二市所辖,但世人何以常习惯地统称之为昌滦乐呢?是因为有一条无形的纽带,亘古迄今把昌黎和滦县、滦南、乐亭、唐海等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条纽带,就是本文拟研讨的既古老又新奇的文化现象--老呔文化。老呔文化圈涵盖昌、滦、乐,辐射周边,影响深远,堪称是一个超级社区文化。
文化诠释
老呔文化诠释
从前,世人称昌、滦、乐人为老呔儿,对此各家说法不一,贬褒各异。对于呔字,查《康熙字典》注释为"南人詈北人为呔子"。按此贬义,老呔儿是指心术不正、志大才疏又死好面子、办事外行的人。也就是说称之为老呔儿,是对昌滦乐人的詈侮。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更颇怀愤慨。所谓北人,历史上泛指江淮以北所有人群,怎能把呔字仅冠之于昌滦乐呢?再按《辞海》的注释为"当地人称外地口音为呔",也有人说老呔儿是乐亭二字的谐音,这两种说法既不贬、也不褒,是为中性。还有人说老呔儿二字是老太爷子的简化,是对昌滦乐人的尊称。姑不论上述各种诠解哪个正确,而昌滦乐人被称为老呔儿,却是历史留传下来的不争事实。对于呔字,无论是贬是褒,昌滦乐人不仅默认不讳,却津津乐道引以为荣者,是因为老呔人创造了老呔文化,老呔文化蕴育的仁人志士、风物文章代代生辉,彪炳史册。在近代,有最早传播马列主义于中国的伟大革命先驱李大钊。至于各朝各代宰相、进士、文人墨客、三教奇人、艺坛翘楚,更是数不胜数。老呔文化圈儿,堪称"代代倍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十年"。
昌滦乐人之所以被统称之为老呔儿,不仅是因历代曾有显赫人物的涌现,更主要是因为五县人性格相近、习俗相同、语音如一。这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为语音,如吟似唱的韵味,长而婉转的尾音,那就是人们所说的老呔话。有人说滦县是京老高儿、乐亭是花老呔儿,昌黎为纯老呔儿,只不过是从其语音的老呔儿韵味上划分,并无本质的区别。鉴于性格、风俗、语音等,都属于文化范畴,因而可统称之为老呔儿文化。二奇葩倍出的老呔文化
在老呔文化圈里,不仅历代曾出现过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更因其蕴育了无数枝艺坛奇葩而使老呔二字熠熠生辉。诸如产生于滦南县的评剧,产生于乐亭的皮影、大鼓,产生于昌黎的"三歌"等艺术形式,都别具一格地在祖国艺坛中争芳斗艳。
上述艺术形式的产生,既是老呔人才艺的结晶,更是共同创造的结果,其产生背景都离不开老呔文化。评剧产生于滦南县,创始人为成兆才,这已为世人所公认。孰不知在成兆才的背后,有多少个老呔儿为评剧的问世而呕心沥血。众所周知,成兆才编导了《杨三姐告状》而开评剧现代戏之先河,但此剧本原稿实出于滦县老站人王怡然之手。王怡然之子王来雨,20世纪80年代曾任职于昌黎县文教局(曾多年从事脍炙人口的表演唱等文艺节目编导工作,卓有成就),对此事知之甚详,并长期保存其父原稿(但惜已毁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王怡然为老站巡警,与剧班中艺人们熟稔,成托其按本县狗儿庄(现属滦南县)杨三姐的事迹写一剧本,王写成后交成执导,演出后一鸣惊人,引起轰动。在当时所谓著作权、署名权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王怡然又不是剧班中人,所以《杨三姐告状》也就传为成兆才一人所创作。此段文字并非为质疑成老先生评剧创始人的定论,仅欲旁证评剧艺术是老呔儿群体智慧的结晶。
再如享誉中外的"昌黎三歌",其中民歌的演唱要点就是必须强调要演唱出"味儿",也就是说必须唱出极富乡土气息的老呔儿语味儿。当时昌黎民歌的演唱形式分秧歌调、单口唱和对口篇三种,其中对口篇原由二人对唱,用一副竹板伴奏,尔后逐步演变成边唱边舞,加入乐队伴奏,而成为评剧艺术的雏型。由此可见,在老呔文化圈里,各姊妹艺术通过相互借鉴,相辅相成,才得以在发展中逐步升华而自成体系,成为别具一格的一种艺术形式。"昌黎三歌"除民歌外,尚有吹歌和地秧歌。吹歌属鼓吹乐,既可单独演奏,又是地秧歌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地秧歌节目《跑驴》,早在一九五三年即荣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银奖。又在沈阳国际民间艺术节、全国中老年健身舞大赛、全国群星奖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膺高奖,博得了演艺界"从南京到北京,跑驴、荷花灯"的盛誉。在实践中,"昌黎三歌"承前启后地继承和发展了老呔文化。评剧、乐亭皮影和乐亭大鼓,被称之为冀东艺术三枝花。评剧早已跃身于涵盖全国的大剧种行列,为老呔文化搏誉争光,影响深远自不待言。而乐亭皮影和乐亭大鼓,除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颇受青睐外,在全国各地,也有一定的市场。
乐亭皮影,是我国皮影艺术中源远流长、影响较大的一个剧种。在其唱腔与念白中,必须以老呔方言为标准,声调柔媚,娓娓动听,具有天然的音乐性。外地人欲从事皮影艺术,必须先过"正口"关,"正口"就是先改掉原籍方言,练就一口纯正的老呔儿话后,方能从艺。皮影艺术早在元代即已流传国外,波斯、埃及、法、英、德等国都有皮影活动。尤其是皮影艺术家齐永衡(昌黎县耿庄人)几次到欧洲演出、讲学,通过传授皮影艺术,促进了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弘扬了其家乡的老呔文化。
发祥于民歌的乐亭大鼓,俗称"说书",是在为民歌《清平歌》配调的基础上,规范为书词程式,再加以鼓板和三弦伴奏,而逐步形成为我国北方俗曲鼓词中的佼佼者。演唱乐亭大鼓,同样必须体现地方语音,用老呔话说唱。这让外地人听起来虽觉得别扭,但让本地人听起来却感到津津有味。
评剧、皮影、大鼓、三歌等艺术种类,之所以能在老呔文化圈中孕育产生、发展壮大,绝非偶然,是因为这里具备了社会基础、艺术基础和群众基础等三个先决条件。老呔文化圈中,不仅山川秀丽,又为内地通往东北地区的必经之地,土地肥沃,物阜民丰,社会基础堪称优越。老呔文化圈里,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人民又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天赋--其性格天生具有参与性,其语言悲时如泣如诉,乐时说而似唱,事事处处追求艺术美。性格、语音、风俗等所体现的地域特色,构成了孕育奇葩的艺术基础。老呔文化圈受战争与移民多种因素的影响,得天独厚地借鉴和吸收了大量外地区和其它民族的艺术。外来和本地艺术融合后,互补生华,这就是人群的广泛性,汇成了孕育艺坛奇葩的群众基础。三与时俱进的老呔文化
从前昌滦乐人被称之为老呔儿,即使按褒义诠释,也会给人以土里土气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呔所创造的老呔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土能生金,屡育奇葩。即足以证明,老呔文化既然谱写了熠熠生辉的历史,就应有兴旺发达的今天。欲使其永世不泯,发扬光大,已成为当今老呔在文化建设中的新课题。
如何继承和发展老呔文化,使之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再立新功,这就要本着科学的态度、与时俱进的眼光,有选择地继承之。譬如说在老呔话中,三山不分,四事不辨、二三声混淆等弊病,在普通话日益普及的今天,已成为昔日乡音,再固执地模仿运用,必将贻笑大方。原汁原味的老呔语音,虽逐步被普通话所取代,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提倡,但在扬弃的同时,还应对其有所了解和加以研究。试想,如果用普通话演唱乐亭大鼓和皮影,那将得不偿失,使极富地方特色的皮影、大鼓的艺术性大打折扣。再如在评剧中偶尔道出几句老呔话念白,那将会使观众备感新鲜,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者,在当今社会,正确运用老呔文化,尚可化解诸多不必要的争端。众所周知,评剧的产生地,有滦南和唐山两种说法,昌黎县也论证其民歌的对口篇为评剧的雏型。孰不知唐山是新兴城市,滦南建置较晚,两地原属滦州治下,如今在市辖县体制下说产生于滦南也好,唐山也好,昌黎县要争也好,总而言之,评剧是老呔文化的产物。如果说评剧产生于老呔人聚集的滦河下游,以人文地域代替行政区划,那将是绝无疑义的。再如乐亭皮影,竟有三种争论;有人叫唐山影,有人叫滦州影,乐亭县惟恐他处掠美,始终坚持乐亭皮影之说。如果把乐亭皮影的俗名扶正,干脆称之为老呔影,将会使永无休止的地域之争心平气和地迎刃而解。因而说老呔文化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又是统一认识、化解矛盾的文化。
多少年来,老呔文化为域内人民陶冶情操、锻炼性格、抒发情感、交流思想起到了无形的纽带作用。时至今日,还在不遗余力地为域内经济建设搭台唱戏,为精神文明搏誉争光,为推动社会进步,继续发挥着其它文化现象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老呔文化,将做为昌滦乐人的共同家珍,永世不泯;并在先进文化的统领下,必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再现辉煌。
老呔文化就其内涵而言,虽早已在域内盛兴多年,家喻户晓,但老呔文化这一名词概念,实为前人所未提及。笔者不惮,才疏学浅而为此文,谨为抛砖引玉,就教方家。文中所引历史事实与论证观点,有不妥之处殷望斧正。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