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老子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老子墓

老子墓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西约3公里西楼观西300米。老子即李耳,字聃,生卒不详,春秋晚期(前500年左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任东周柱下史。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五千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就水出南山就谷,北迳大陵西,世谓老子墓。老子墓在就峪口就峪河西岸,依山为陵,陵山海拔730米,顶有天然石洞名为吾老洞,高2.18米,宽1.40米,深不可测。据明代《重建吾老洞殿宇记》碑载,洞内有石函,葬老子头盖骨。陵山顶有吾老洞道观,存有明代《重建吾老洞殿宇记》碑及清乾隆四 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立老子墓碑2通。清代乾隆时著名学者,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周老子墓”三字石碑。

一九五六年老子墓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内容

中文名:老子墓

位于:周至县楼观台

属于:陕西省

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也称老聃,号老子。春秋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今见老子,其犹龙乎!”后见周代衰落,遂西出函关,隐去,不知所终。其实他隐于终南山之楼观台,在这里,他著有《道德经》,他用“道”来说明万物的演变,否定神造世界。“道”有“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永恒性,认为一切万物生成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无是最基本的。

周至楼观台老子祠,祠内有说经台唐代和明代道德经古碑、上善池,炼丹炉。

老子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五华里之大陵山,是我国周代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晚年生活、著经、羽化之地,又称西楼观台。东距古都西安70公里,距周至县城13公里,地处终南山北麓,就峪河绕陵而过,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就水出南山就谷,北径大陵西,世谓老子墓”。在椭圆形墓冢前有清代乾隆时著名学者,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周老子墓”三字石碑。一九五六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末年,老子为周守藏史,周弱,弃周入秦,函谷关令尹喜接迎老子到楼观台,老子讲授了道德之意五千言,即《道德经》后隐居西楼观台大陵山,坐化于吾老洞,洞侧现有老子祠、尹喜祠等遗址。

楼观台是老子文化的发祥地,是道教祖庭圣地,老子墓地大陵山,经过近三千年的风雨苍桑,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迹和史话轶闻。唐时玄宗李隆基、诗人岑参、温庭筠等在此拜谒留诗;宋时苏东坡在此踏雪赏景,王禹、薛周在此寻古抒怀;明时康海在此苦读,考中状元,其饮水山泉至今仍叫状元泉;清乾隆时著名学者、陕西巡抚毕沅亲题“周老子墓碑”。

大陵山山顶“吾老洞”是老子晚年生活、著经、羽化之地,石洞宽8尺,高丈余,深不可测,世传内藏石函,函内有老子头盖骨,多年来探险者甚多,均为洞中阴风所阻。明万历四年《重修吾老洞碑》,碑额有“终南福地”四字,洞额嵌汉白玉匾,上镌“吾老洞”三字,洞内东侧有“藏丹神洞”石刻,洞内供奉明代老子石像一尊。吾老洞侧有老子祠遗址,始建唐初,香火极盛,后毁于北宋时火灾,明代重建,清时复修,文革时被毁。后虽有修复,但规模较小,是历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祭祀活动的场所。大陵山峰顶有玉皇楼遗址,陵北有王母宫遗址,王母宫北坡下有百亩水田,世称传说中的瑶池,为王母的起居之地。大陵山东坡下有遇仙桥遗址,相传为鲁班所建,建桥时巧遇八仙之张果老而得名,是通过就水进入大陵山必经之地,唐、宋时为竹桥,明时为木桥,后屡毁屡建,现明代桥墩还在。

此外,还有老子弟子尹喜祠、尹喜墓和徐甲墓址;宋苏轼“赏雪亭”遗址;明状元康海读书台遗址;康海汲水状元泉遗址;传说中《西游记》里孙悟空斗琵琶精的琵琶洞遗址等。大陵山依山傍水,茂林修竹,秀岭飞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天独厚,经地质勘探,温泉资源丰富,是凭吊怀古、游山赏景,休闲度假,疗养避暑的胜地。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海内外群众云集此地,以古老的民间特有的传统形式祭祀老子,年均10万之众。其供奉的大蜡、纸火队伍连绵十数里,不时有港台、东南亚游客前来膜拜圣哲老子。

老子葬地考

像所有的伟人一样,老子逝后,留下了许多谜团。与所有的伟人不一样,老子逝后,留下了比宇宙还要大的谜团。其中老子从入秦到逝世以及葬地,从汉代至今,是许多学者尚未破解的谜团之一。笔者查阅文献、考查文物、实地调查、请教学者得出的结论是:老子曾任周守藏室史,见周室衰微,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迎请老子至周至县楼观台,著《老子》,授于尹喜。尹喜倍侍老子,西上大陵山,老子逝去,葬于大陵山吾老洞,洞西南有尹喜墓。笔者将考证的要点,呈给方家指导。

老子出生的传说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1]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参考文献